聽說今年網路劇會呈爆髮式增長,每家公司都在拍攝網路劇,據多名跑組經紀人朋友抱怨,怎麼現在市場裏一半的組都是網路劇,小夥伴們都驚呆了。甚至連視頻網站的自制力度也增強了不少,出現了像《心理罪》《盜墓筆記》《暗黑者2》這樣的超級大劇(聽說成本都在單集500萬以上)。上週大家也看到了《盜墓筆記》的口碑表現,連編劇的內心都崩潰了。

(圖片來源於新浪遊戲、河南100度、騰訊遊戲)

那麼,在這麼作死的市場環境下,作為製片方在想靜靜之後,應該怎樣開發一部既有情(zhuang)懷(bi)又有商(zhuan)業(qian)的網路劇呢?

(圖片來自於速途網)

上圖是根據2014年的觀眾統計,選擇網路劇的決定因素。可以清楚地看到,即使是網路劇,決定觀眾是否買單的依舊還是內容!內容!內容!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啊!那麼問題來了,如何讓自己的網路劇內容有趣,讓劇情吸引人。

首先,你得有個好故事。

當然,這是一句圈裡老生常談的廢話,可是有多少人真的知道自己的故事是否合格呢?我們經常會看到某個投資人或是製片人對外宣稱我的劇本有多牛逼、我的IP有多強勢,實際情況你們都懂的,呵呵。如何評判一個好故事成為大家都在糾結的問題。我們先做一個假設前提,在北京拍攝團隊的攝製硬體設施一致的情況下,劇本和攝製團隊至關重要。

什麼是好劇本?

每個人或者說每個做劇本前期開發的人都會有自有獨特的認知體系,編者認為好劇本應該具有以下因素:

1、故事主線、輔線清晰,交疊之餘也可單獨成句。

2、人物關係、情感層級清晰,人物性格刻畫有多奇葩就多奇葩。

3、起碼得有3個以上的轉折點或者反轉,無時無刻的衝突點,各種衝突點。

試想將本文讀者放置網路觀眾的規定情境中,揣測他們想看什麼故事呢?

1、俊男靚女,互虐感人的愛情題材,《匆匆那年》為什麼可以收穫9.34億,除了IP的火熱效應加持下,陳尋、喬燃、方茴的三角戀的最終走向纔是觀眾最為期待的。說到底這個故事的核心仍舊是講傳統愛情的人物困境,只是把包裹元素轉換成了校園、青春,但是整體上故事主線清晰,風格唯美,劇中的「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等臺詞既成為了文藝青年、學生羣族的個性簽名,又用一句話高度概括了故事的意圖、精華,這樣故事主線清晰、又配搭時下熱門的青春元素,又怎麼會失敗?

2、一天天工作很累,壓力大,白天上班受到領導的壓迫,下班時間在地鐵上就想找個能讓自己捧腹大笑的,要是人物也是屌絲,跟自己有共同特點,還能像自己一樣,能意淫與無數宅男女神的靈魂交流,最好再有點兒小熱血,大夢想。夢想還是要有,萬一實現了呢的逗比精神。哎你是不是聽著這段描述,覺得在哪裡見到過,對啊,說的就是大鵬的《屌絲男士》。它每一集就是講大鵬身邊的遭遇,遇到的人物多姿多彩,性格多元。如果說《匆匆那年》的收視率有一大部分是靠IP效應,那麼《屌絲男士》可是憑藉這幾年的成長,將自己打造成了IP,憑的是什麼,筆者認為,除了走馬觀花般的客串明星,故事中對小人物喜樂的把控,屌絲的白日夢情懷,還有給予每個普通人的那一點點可以在這個世界中繼續奮鬥的正能量。

《萬萬沒想到》也是基於這樣的創作原理,並將人物性格刻畫的奇葩,還有讓人印象深刻的渣五毛特效,來滿足觀眾的獵奇心理和感官沒得到滿足的歡愉感。

3、光有傳統故事核,小人物的共情會出現類似「換湯不換藥」的疲軟性評論,如何在自己的故事中埋伏筆,使得自己的劇情變得跌宕起伏尤為關鍵。《暗黑者》、《靈魂擺渡》在這一方面值得研究,兩部劇都沒有所謂的賣座演員,也沒有強大的IP效應,就是靠著對故事的精心打磨,纔有瞭如今的成績。《靈魂擺渡》的衝突設置在了主人公能看到鬼的眼睛,而《暗黑者》一直在引領觀眾尋找DARKER,或者說誤導觀眾以為故事就是這樣。正是這些精心安排的伏筆,使得這兩部劇在口碑上頗佳,做續集的打算。

好了,當你依據這三個要素,成功擁有了一個好的故事,並假設擁有了成熟的製作團隊。

然後,你得好好控制成本。

好吧,我承認現在靠項目前期撈錢的製片人真的不少,一個逗比都市愛情劇要600-1000萬,編者經常看到朋友圈裡轉來一些貴到炸天的項目,試問一句,這麼高的成本能回收嘛?平臺花大資本運作超級劇是可以通過自有渠道回收並盈利,但你既沒平臺也沒有天使投資人伸出上帝之手,如何將你已經準備好的故事呈現在大眾面前?

首先讓我們來看下目前網路劇的盈利模式:

據統計,網路自製劇的投入成本僅是同類題材的電視劇成本的1/3,沒有大規模取景,也沒有大牌演員。易觀智庫調研數據顯示,網路自製劇多以小成本喜劇和情景劇為主,比例分別為51.6%與42.9%。而過去的兩年中,不少視頻網站都在嘗試以廣告客戶「私人定製」、貼片廣告等方式來回收成本。現在的問題是,視頻網站仍以購劇為主,網路自製劇的回報相比於購劇的支出,遠遠只是杯水車薪,專家指出,現階段的網路自製劇尚不足以幫助視頻網站整體實現盈利。盈利還有一段距離非專業的自製劇模式除了引起市場關注之外,實際上並不能為視頻網站帶去實際效益。除了廣告收入之外,未來能否走通付費點播這條渠道,是很大的挑戰。但不能只是簡單的都靠廣告,也不能只是電視廣告的轉移,傳統免費很難實現付費,但當內容足夠好,渠道好,觀眾有期待值,付費點播也不是沒可能。而且付費方式得簡單,按一個鍵就要做到全支付,這在技術上來說,沒有任何難度。可以看到目前行業內仍舊沒有摸索出盈利的具體模式,在這種情況下,控制好整個的項目成本更為關鍵。

網路劇的盈利仍舊依靠廣告植入的成本回收,但是在廣告植入的尺度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1、廣告的重複度、曝光量要適中,不可以引起觀眾的反感。

2、儘可能的貼合劇情,成為劇情的調劑品。

3、需要觀眾記住的是產品在劇中出現,讓觀眾有深刻印象。

4、網路劇的廣告收益,不易回收,廣告方與製片方同樣承擔著巨大的風險。

好了,假設你有好故事,找到了好平臺,也有了穩定的投資,那麼你還需要做一個長遠的考量。

那就是,好口碑導致系列化的模式。

你辛辛苦苦的打磨好劇本,又費儘力氣找到投資,忍心看著一個好項目就被五毛特效、三觀盡毀嗎?!你找到了最當紅的小鮮肉,手握最熱門的IP,搞定了優質的播放平臺,但播出的作品遭到口碑的差評,你真的甘心嗎?也許你在上一個環節,即成本控制上就已經完成該項目的收益了,但一個良好口碑的延續是你做接下來的項目的關鍵。我們觀察美劇市場會發現,成功的美劇都秉承著系列化的原則,《生活大爆炸》、《破產姐妹》、《權利的遊戲》,網路劇在近年來有在走系列化的路線,《萬萬沒想到》、《暗黑者》,成功的網路劇都在拍攝續集。拍續集的資本是什麼?一定是觀眾口碑源源不斷的積累,讓製作方有信心續集作品仍可在網路劇市場上獲得收益。

當你掌握了一個好故事,並依靠這故事收穫了穩定的廣告植入,並能通過口碑將這一品牌系列化,那你就真的開發了一部高逼格的網路劇。希望本文為大家提供了一些思路,讓大家在影視產業孵化地MAAN COFFEE的生意場上更加順利些。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