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遠古時代,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很多介於神話和歷史之間的著作。《詩經》也有涉及古代神話的部分,我國藏族同胞也有其長篇史詩《格薩爾王傳》。英國古典學家康福德在形容這種作品的時候用了「mythistoricus」這樣一個複合詞來形容它。這個詞可以解釋為「混雜有虛構的神話傳說的歷史」。

德國人海因里希·謝利曼因為對《荷馬史詩》的熱衷,早在19世紀就發現了Hissarlik的廢墟,並且對其進行過六次較大的發掘,之後又有許多學者進行進一步的發掘。經過發掘證實:在公元前1260年——前1240年在該處有一座城池被摧毀,並且及有可能是《荷馬史詩》中的特洛伊。根據出土的陶器,將這個遺址形劃分為九個主要文化層。其中第七期A層到B層的過度,伴隨著大火與搶掠,大部分學者認為這就是《荷馬史詩》中所提及的特洛伊戰爭。發掘的城池也與《伊利亞特》中所描述的城市面貌有所吻合。

除了考古發掘的證實,作為上古的文學作品,即便參雜了神話元素,依然也能反映當時人們的思想生活和社會形態意識。比如古希臘的奴隸制城邦一般以一座城市為中心,向外擴散。而其地理條件是海洋>山區>平原,耕地不足,也導致他們產生外向型經濟。發展了城邦手工業和海外貿易,並且敢於冒險、也嗜好虐奪和殖民。也就造就他們嚮往的勇敢、英雄主義的美,和我們中國所追求的中庸和諧之美是不一樣的。正如在我國也有很多古代優秀小說和風俗畫也在研究範圍內。故事的本身可能是虛構,但是並不影響它反映當時社會風貌的屬性。也是可以合理研究的。


一開始西方人也認為《荷馬史詩》只是神話故事,不是信史,但隨著特洛伊城的被發掘,宮殿遺址和文字的出土,《荷馬史詩》被證明是信史了。

我們的伏羲神農不也是神話故事嗎?連黃帝都乘龍飛天了,每年還煞有介事的祭祀,這叫什麼?

《荷馬史詩》所記述的時代處於米諾斯文明和邁錫尼文明之後、古典時代之前的一個過渡時代,而克里特和邁錫尼文明,早就被考古所證實,至今聳立在克里特島的巨大宮殿、石雕人像,已經成為了熱門旅遊景點。

所以說,是不是傳說,一切以考古為準。中國人不要妄自菲薄,但也不能妄自尊大。


【一句話答案】歷史本來就是神話,是被建構出來的(這句深了,不多解釋,請自行體會)。

說西方沒有歷史的能別太搞笑嘛?《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了解一下?修昔底德公元前四百年就等著您了喂。言歸正傳,荷馬史詩已經經過無數文獻考據和考古挖掘了,地中海小亞細亞地區存在特洛伊人和伊利昂城是史實,特洛伊戰爭也確有其事,公元前12世紀左右,希臘半島上的各部落聯合起來,越海東征毀滅了特洛伊。戰爭是文學的最原始、最重大題材,因此戰爭結束後,街頭巷尾就流傳著無數關於戰爭的歌謠和傳說,游吟詩人(或者說就像今天的流浪歌手)就把這些碎片匯總加以整理編成固定的長詩流動歌唱,這正是最早的文學民間創作與歷史民間保存。(怎麼就不是歷史了?)

(雅典和斯巴達時期的伯羅奔尼撒戰爭)

然而因為歌唱的藝術吸引性,和民間傳說的特性,用了神話為整個架構和整條線索而已。到公元前六世紀,雅典的統治者庇士特拉圖下令把史詩記錄下來,這是史詩第一次成為文字作品;公元前3-2世紀,亞歷山大城的學者們又最後編訂,從此成為西方的源頭——不僅僅是歷史的源頭,荷馬史詩開始了西方的文學創作,貫穿著西方精神的內核個體主義與理性精神,還記錄了許多地理乃至法律,可以說是整個西方文明的源頭。從新歷史主義的歷史是被不斷建構的來說,荷馬史詩正是作為建構的起點,所以後來才成為文藝復興的藍本精神。這也正說明荷馬史詩是西方歷史的起源啊。

(文藝復興時期波提切利的希臘題材繪畫)


楊早講史,不一樣的回答


為什麼荷馬史詩成為西方的歷史呢?因為西方沒有歷史。作為輿論戰的一部分,只能通過單方面注水權來拔高。

記載歷史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從《海經》到《尚書》、《左傳》、《春秋》、《史記》、《漢書》,歷朝歷代正史野史,方誌族譜,都記述歷代祖先做過什麼事情。後來波斯也學習了中國這種文化。

但是西方野蠻之地,從來沒有這種文化東西,並不記載幾代祖先做過什麼。也就沒有了準確時間書寫記載的史書。唯一的就是所謂的《荷馬史詩》了,為什麼用「所謂的」形容?因為它畢竟不是史,而是一種戲摺子。比如二人轉有《密建游宮》、《包公鍘侄》、《狸貓換太子》等等,這和史書的區別是什麼呢?就是歷代班主會根據聽眾喜好去修改和添加內容,而後人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時間的人修改的。因此,西方考證《荷馬史詩》的爭議就包括,荷馬並不是一個人,是多人寫的;作者跨度不小於800年。

因此,是不能把這種東西當證據的,比如我們不能用《鍘美案》的故事去當歷史,對吧?


荷馬史詩,相傳是古希臘詩人荷馬創造的。也是西方歷史上唯一能牽扯到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的社會和邁錫尼文明。

現在,許多人喜歡給自己找一個耀眼的祖宗,國家也不例外。提升一個國家的歷史,一個民族的文明史對於提升自己國家的民族自豪感都有巨大的價值。就像現在的南朝鮮一樣,沒有歷史卻自己創造歷史。

而西方國家古代幾乎就是一家,直到現在各國王室貴族都有血緣關係,又一直識希臘文明為西方文明之濫觴。提高希臘文明的地位,對於提高自己,歐洲人的民主自豪都有一定推動力。而《荷馬史詩》所記載的邁錫尼文明,正是希臘神話發展的時期。

西方國家進而在此基礎上又宣布了所謂的「克里特文明」公元前2850年—前1450年,希臘神話的起源。比中國夏朝還要早。幾乎和傳說中的「虞朝」同時期了。

西方一直以各種理由,不承認夏朝。但是對於存在於神話中的克里特卻深信不疑。無非就是貶低別人,抬高自己多賺點兒面子。


感謝我不請自來。

一個荷馬史詩,西方人就自以為是真實的歷史,記載的都是真實的,一個聖經,西方人也自認為是真實的。

一個夏王朝存在不存在,西方人認為不存在,我們某些狗就以為也是不存在的,西方人認為我們中醫是假的,陰陽五行是假的,私底下開始大量註冊中醫品牌,我們某些狗也認為是假的。


故事是這樣的,好象是一英國(注意,記憶,不一定準)有錢人,堅信荷馬史詩是信史,於是去了克里特島,搗鼓呀搗鼓,然後宣布發現遺址,他估計賺了不少,順帶"證明"了前希臘史.上述故事線索是真的,有這麼個事,因多年沒看相關的書了解相關的事了,記憶可能不一定準,我也不是文史糊口的人,所以是個引子,有興趣的,可以按線索找資料弄明白.我曾經想去做遺址的年代鑒定來著.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