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鉅的任務是脫貧攻堅。當前,重慶脫貧攻堅工作已經進入全面衝刺、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爲打贏脫貧攻堅戰,重慶正全力以赴、攻堅克難。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推出“脫貧攻堅進行時——學論述抓整改促落實”系列報道,首先推出“脫貧路上有你”子欄目,來看駐村第一書記、基層幹部如何紮根扶貧一線,整合資源、科學施策、構建多元化脫貧路徑。

  相關新聞:

  脫貧路上有你:修路、通水、種李樹 第一書記牽頭“共同富裕”不掉隊

  脫貧路上有你|這個走路帶風的女人,每天接200多個電話走近3萬步

  脫貧路上有你:第一書記的流動“百寶袋”,爲山裏娃變出愛與希望

  脫貧路上有你:種桃種李種希望 農業升級讓貧困戶兩年摘掉“窮”帽子

  脫貧路上有你:產業扶貧撒下致富金種子 也讓山裏娃有了大夢想

  脫貧路上有你:陽壩村來了“男保姆”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15日6時訊(記者 馮司宇)在萬盛區關壩鎮涼風村,有這樣一位“新手書記”,她叫汪廷惠。之前從未接觸過扶貧工作的她,卻在上任不滿一年時間內,以踏實的作風,真切的關心贏得村民們的交口稱讚。

  “笨鳥先飛”挨家挨戶摸底調查 以真心打動羣衆

  汪廷惠在萬盛區交通局組織人事科任職,2018年8月,她被選派到涼風村任第一書記。初來乍到,汪廷惠就一頭扎進了工作中。“精準扶貧首先在於把扶貧對象摸清搞準,把家底盤清。那我就笨鳥先飛,從基本的步驟做起。”汪廷惠坦言,自己做事比較軸,要幹就得幹好,於是來之前做了不少功課,甚至翻閱了其他扶貧書記的大量資料,決定來涼風村的第一件事就是進行貧困戶全覆蓋入戶走訪。

  最初,貧困戶們對新來的女書記並不上心,大家覺得這個城裏來的書記能把扶貧工作做好嗎?每天早上,汪廷惠第一件事就是到貧困戶家裏看一看,摸清情況,也混個臉熟。自從到涼風村任職後,她索性將高跟鞋、小挎包都鎖在了櫃子裏,再也沒有穿過、用過,皮膚上也曬出了雀斑,成了地道的“村裏人”。

  駐村兩個月後,汪廷惠就把涼風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困難家庭走了個遍,對村情民意瞭如指掌。涼風村2018年建檔立卡貧困戶77戶208人,其中穩定脫貧戶76戶,未脫貧1戶3人。

  藍國海是涼風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60歲出頭,家中3人,“等靠要”思想極端嚴重,也是涼風村2018年唯一的未脫貧戶。汪廷惠擔任第一書記後,立即上門瞭解藍國海家的情況,想方設法爲其出點子發展產業,均被其以各種藉口拒絕。她決定採用迂迴的方式,爭取他的信任。

  藍國海的兒子小藍在讀職中,汪廷惠便和小藍交談,並通過小藍做藍國海工作,慢慢地催生了藍國海“我要脫貧”的動力。 在汪廷惠的勸說下,藍國海終於擯棄“等靠要”的思想。如今,他搭起了雞棚養殖土雞,另外也再次拾起了他的編織技術,每個月家裏也有了將近1800元的收入,日子慢慢變好。

  開座談會蒐集村民“金點子” 集中搞產業促就業

  不斷走訪瞭解後,汪廷惠針對每戶的致貧情況制定了脫貧致富計劃。

  精準扶貧除了摸透摸清貧困戶們的情況外,還得“集中火力”搞產業,怎麼做?如何做好?汪廷惠表示,搞產業得了解村民們的想法,於是村裏不定時召開產業發展座談會,邀請涼風村各村民小組組長、種植養殖大戶和部分企業負責人蔘會,讓大家暢所欲言,圍繞涼風村產業發展進行了一次頭腦風暴。汪廷惠說,“產業發展座談會效果甚好,不少種植養殖大戶和企業負責人只要有新的想法都會跑來告訴我。我也將他們的意見、建議一一整理,並根據涼風村的實際情況,制定產業發展計劃。”

  汪廷惠還有一個專用的文件夾,裏面整整齊齊地擺放着村內各村民小組組長、種植養殖大戶和企業負責人對涼風產業發展的建議單。建議單上除了他們的意見、建議,也寫滿了汪廷惠的回覆意見。

  “通過集思廣益,梳理建議,我們將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積極推動30畝競釣池和生態休閒魚池建設,增加村級收入,有效帶動周邊消費,助推脫貧攻堅。”此外,汪廷惠表示,村裏今年還成立了勞務公司,能以此爲平臺承接勞務派遣項目,吸收貧困人員就業,解決一部分貧困人員的就業問題。

  作爲駐村扶貧第一書記,汪廷惠深知自己的工作責任重大。對她而言,這裏有剛起步的事業,還有待啃下的“硬骨頭”,與此同時,這裏也有着村民們逐步攀升的幹勁與對她的贊同,這些都讓她篤定了前進方向,要踏踏實實地做好工作,帶村民奔向幸福的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