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长平大败实则赵王一手造成的,与前线将领无关!其实廉颇本有机会打赢秦军的,只是赵王鼠目寸光,没有大战格局!

阙与之战,赵奢与赵括父子领兵击败并全歼秦军,这让秦军以为赵国的真实威胁。秦王急调白起到秦赵前线视察,白起在当时就认为秦赵必有一战,所以他便开始了对赵国的战略筹备,他夺取野王并囤积大量粮草物资!也就是说,白起提前十年在准备这场大战!相比之下,战国的战略格局则乱得多,贪图蝇头小利,不顾大局安危!韩国将上党献给赵国的时候,廉颇就主张拒绝接受!因为赵国没有做好与秦国全面开战的准备。

廉颇在长平之战爆发时曾提出一个战略方案,那就是放弃上党山地据守邯郸,把几百里补给不便的山地让给秦国,让几百里山地去消耗秦军,然后在邯郸城下与秦国决战,做防守反击,但是这个方案却被赵王驳回了。理由是赵国不能放弃一寸土地!(实际上这个方案相当可行,李牧在后期也用这种方式打败过秦军)然后,从实力到准备程度都不如秦国的赵国自己在几百里山地上建立了补给线,最后自己先把自己拖垮了!因此,不是廉颇不行,而是赵王不行!如此,换来李牧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谢谢邀请。

赵国即使由李牧率兵出战,也一样必败!

自古以来,战场上的胜负从来都不是由士兵多少来决定的,像长平之战这样的战略决战,双方真正比拼的首先是国家意志!其次拼的是将帅决心,再拼的是三军的战斗精神!最后才是后勤呀军事素养呀等等一大堆常规的东西。

以秦国来说,首先在国家意志上就已经「未战而先胜」甩赵国几条街都不止。为何如此说?因为直到秦赵双方对峙于长平了,赵国君臣还在为要不要先外交斡旋、是和还是战、由谁来打……等等系列问题不断加长自己的会议桌,朝堂上下并为意识到此战已是赵「存亡之秋」了!反观秦国,在范睢远交近攻的原则下,在攻取野王致使长平成为飞地之前,对赵开战之后果的学术论证会议早就完成了,攻取野王只是战役准备阶段必然的一个过程而已。

兵法云:上下同欲者胜。这个「欲」,对于长平之战之秦国表现的尤为强烈和彻底。秦军在商鞅变法后早已是脱胎换骨,将士的战斗精神用爆表一词都不能尽述,为了能多杀敌立功以致在战场上兴奋的连衣甲都嫌碍事索性脱了,这种军事文化熏陶出来的士兵会有怯战和犹豫之心吗?面对这样的敌人,赵军士兵怕是未战先怯了吧?

最后,不管李牧是善于守还是善于攻击,都极有可能与廉颇同样因离间计而被换掉,李牧后来的结局不正好验证了吗?这是他们的宿命,因为国家意志的脆弱和将帅决心才是赵国致命伤!后勤粮草或许是客观存在,但绝不是根本理由。难道秦国粮草的保障成本和难度会小于赵国吗?

要是说将长平之战中秦赵双方人马互换,或许还有别的结果。


更多精彩 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大相无形


那时李牧年纪小,可能还不成熟,尚不具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不过,战国未期的李牧绝对不亚于白起。李牧率部曾四次击败秦军,在北部边境一战成名,十万匈奴,落花流水。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军队战斗力迅速提高,尤其是汉胡组成的骑兵部队英勇善战,也催生了赵奢、廉颇、李牧、庞暖等杰出战将。赵被秦灭掉,关键是几任赵王平庸甚至昏愦所致。


从秦昭王亲自到河西督战而赵国平时老是组织合纵抗秦但长平之战一反常态丝毫不想借助外力这两个国家的不同行为,就知道赵国无论以谁为主帅,结果都是输。

秦国铁心打赢长平之战,赵国虽然国力不足但若组织合纵抗秦,即便赵国不赢,秦国也不敢心无旁无鹜的攻打赵国。

秦赵王和赵孝成王两个国君的不同行为,已经决定了长平之战的胜负。

将帅只能决定战争如何打,不能决定是否举国力战。因此即便是李牧,也难以获胜。这就是和李牧在后期赵国击败秦国成绩也不错,但依然无力让赵国免于被灭。

归根到底,长平之战是赵国偷了秦国的桃子,赵国理由不足,也没有足够理由要求国家和自己联合抗秦。放弃上党,把上党人迁入赵国,刘留给秦国空城,是当时赵国的最佳战略。

这个战略无论是冯亭提出以上党归赵时,还是赵国换帅时,都是赵国最佳利益的策略。


赵孝成王派李牧出战李牧也可能不会赢。因为他也是名将,名将没有必胜把握是不会出战的。李牧在对抗匈奴时,也曾经据守不出战,导致当时赵王误以为他害怕匈奴,派人顶替他,结果那人每次战斗都失败,只好又调李牧去前线,李牧不战是在等待时机,一旦时机成熟后来果然大败匈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李牧在面对白起的时候,双方都不会去贸然进攻犯错误,就像廉颇面对王龁一样坚守不出,因为廉颇三年没有发现战机,白起更不会犯错误。

李牧最后是死于反间计的,赵括上任也是反间计,当李牧接任廉颇继续坚守的时候,赵国国力无法支撑,还是会中秦国的反间计,最终还是赵括出马。

所以,即使当时真是李牧来打长平之战,恐怕也难改变战局,毕竟他们都是战神,毕竟他的国君昏庸还是会中反间计的。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擅打歼灭战,李牧擅以少击多,王翦廉颇稳重。

白起还在时李牧太年轻还没怎么出道,肯定是打不过白起的,但等李牧成熟了。绝对不输于白起,可是白起又死了。非常可惜。

那么假如他们都在自己巅峰时期时期交手,会怎么样呢?

虽然李牧没有跟白起交手,但跟王翦交手了。结果就是王翦奈何不了李牧,秦国就用离间计,害死了李牧。

所以说如果李牧跟白起交手,两人谁也奈何不了谁的话,就看谁背后的君主更牛逼,那赵国君王,肯定不如秦襄王,李牧还是败。

如果要钻牛角尖,假设李牧背后的赵王信任李牧,也跟秦王一样英明神武。不被离间。那么谁赢呢?

其实当双方都是顶级军事家的时候,战斗反尔并不精彩。因为顶级军事家,面对同等级对手,都会求稳,就跟司马懿对诸葛亮一样,很无聊。双方都小心翼翼,什么诱敌啊,计谋啊,基本没用。最后靠的还是双方国力,看谁耗的久。谁先扛不住。

而赵国国力明显不如秦国,所以李牧还是输。战争其实是两个国家的对决,并不是光靠统帅。出色的统帅,是可以以弱取胜,但是双方统帅都是同一水平时,比拼的就是两个国家综合能力。


赵括是战国最出色的军事战略家,战术大师,和军事教育家,发掘和培养了李牧这样的名将! 换上李牧也一样会全军覆没,因为有冯亭这个bug在!但是,如果司马尚也在,那么司马尚就能拔掉冯亭这个bug,赵军必胜!

赵括以少打多,大败王龁和白起秦军,却被上党冯亭军出卖断了后路。

赵括被误解,来源于《史记》关于长平之战的记载(同期有资料可以参考,比如同时代编写的《战国策》),破绽百出。

一、 冷兵器时代2.5万人想在几天内,没有内应攻下故关是不可能的,这在军事上是不可能达成的!秦兵攻打百里石,赵军会没有狼烟示警?赵括随便派一支部队,就能全歼这2.5万人! 秦军必然是有内应的!这个内应就是冯亭的上党军!

二、廉颇被打败,马上就被撤换,没有等三年。冯亭献出上党前,廉颇刚被秦军打败,损失2万,2座城,赵王本来不想用廉颇,是蔺相如拍胸脯保荐,结果2年不敢打,错失先机,一开战就败的稀里哗啦!史记记载, 长平之战只打了半年,公元前260年3月到9月,所谓打了多年,是某些所谓专家的误导!从3月廉颇长平首败,4-6月秦赵谈判,到七月廉颇彻底惨败,赵王立刻走马换将,换上赵括。

三、赵军不是45万,最多20万!赵括20万赵军虽然全部战死,但是秦军损失大的多,50万左右! 所谓赵军突围杀死过半秦军,那是天方夜谭,这样的战绩,赵括就该封神了!赵括毕竟还是人,从史记记载可以看出,赵括利用西壁垒和丹水分割包围了秦军,打得非常漂亮,要不是冯亭上党军背叛,献出故关百里石,白起能不能活著回去都难说! 最后冯亭上党军民还是被杀了,按照赵军算人头,算下来45万! 这就造成秦王误判,才会打邯郸之战,白起是自己作死!

而白起在邯郸之战初期,就说过:秦国军队已经损失了一半多!两方印证,可见赵括用20万消灭秦军50万,壮哉赵括!


李牧是赵国最后的顶梁柱,作风稳健,又敢于决断,不打无准备之仗。总能抓住最好机会,给敌人致命一击。与廉颇作战风格有很多共同之处。

长平之战初期,廉颇坚守不出,秦军毫无办法,就看谁能坚持。而秦军远道而来,粮草不济,意在速战。如果像赵括一样冒然出击,正中秦军下怀。因此,正确的战略就是以逸待劳,坚守不战,等候时机。

李牧其时方年少,且主要驻守北疆。但如果换李牧,也一样会采用廉颇的战略。那样的话,不至于大败。

还有一点必须说明,长平之战赵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赵王昏庸,奸臣弄权,秦国离间,导致中计而临阵换将,犯了大忌。因此,如是李牧带兵,也很有可能因为长期不出战而被猜忌。史上唐朝名将哥舒翰,就因为守而不战,被皇帝下旨责令出战而失败,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因此,古代战争受多种因素影响,主将是一方面,而政治因素十分关键。所以,兵法云:将帅和、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侧面分一下,1、李牧再厉害是厉害不过国家君主的,包括白起在内,只有听从的份,忠君思想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只要郭开在,赵国便没有胜算,2、李牧长途奔袭"大规模作战也不差。但是白起也不是傻子,就没有打过败仗,白起可以输一场,输两场,李牧输一场就要砍头的,要不就要和廉颇一样跑路的,看书上写的李牧是不会跑的,和结局一样,悲剧的!


两军交战,将领的战略指挥和士兵的作战态度缺一不可。古往今来,除非有绝对兵力优势才会打围歼战。白起40余万围歼赵括40余万,就好比包饺子,包不住皮会破的!但是,秦军军功制,才是胜利的关健!古代各国百姓听说打仗征兵,想尽办法逃兵役,更甚者打断自已一条胳膊或腿自残方式逃避参军。而秦国百姓听说打仗,哪是摩拳擦掌的期待!兴奋!父母送子上战场,妻子送夫上前线。为的就是通过一场战争,挣军功。:有田有地又有钱。打仗已然不是单纯的为了国家。是为自已,为家人,为改变全家人以后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打!作战何其勇猛,能不赢吗?!岂是你赵国换几个将领就能不败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