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小土

  編輯|李春暉

  積怨多年,視覺中國一朝掉坑。不,掉進了黑洞裏。

  事情的起因是,全球多國曆經多年努力,人類捕獲的首張黑洞照片終於在4月10日晚面世。各家媒體爭相來報道,喫瓜羣衆忙做表情包。然而視覺中國一句“需要購買後使用”,大家趕緊怕怕得收回小手。

  原來,有媒體查詢到黑洞照片在視覺中國圖庫中,且申明擁有相關版權,不得商用。細心網友迅速向視覺中國客服求證,被告知使用黑洞照片“價格一般幾百到幾千不等,編輯圖片使用需要申請”。

  但事實上,發佈黑洞照片的歐洲南方天文臺(ESO)在官網上早已申明,只需註明圖片來源,便可自由使用,無論是商業或非商業用途。4月12日,ESO更是正面迴應:視覺中國從未與我們聯繫,更無權出售黑洞版權牟利。

  “視覺中國靠黑洞照片圈錢”的話題持續發酵,還勾出了這家公司更多不合理售賣版權行爲。共青團中央、鳳凰網科技、百度、蘇寧易購和各大媒體,紛紛加入爆錘“視覺中國”的隊列,指出視覺中國爲大量它根本不可能擁有版權的照片,當起了商業代理。

  而視覺中國收“保護費”的商業模式也再次被討論,即便視覺中國兩度道歉,也沒能平息輿論。官方約談、關站整改、股票跌停,視覺中國前途堪憂。此時,不止受夠了視覺中國的苦的媒體和公司齊齊叫好,很容易被忽略的一股勢力是:貴圈人士奔走相告,粉絲臉上難掩喜悅。

  “再也不用看視覺中國亂髮咱家黑照了!等它倒閉我抽三天獎,跟姐妹們一起慶祝慶祝。”幾家粉絲都在明星超話裏這樣寫道,一臉大仇得報。

  視覺中國的貴圈恩怨

  這兩年,視覺中國在貴圈的存在感是越來越強,基本就意味着所謂“無p”、“明星的真實樣貌”。帶着“視覺中國”水印的明星機場照、街拍照和活動照廣泛傳播,這些照片也因“生圖”噱頭多次空降熱搜,引起了喫瓜羣衆的密切關注。

  衆所周知,明星團隊爲了維護藝人形象,宣傳曬出的官方照都會進行修圖處理。視覺中國則以扮演明星“照妖鏡”而聞名。攝影師的高清鏡頭總能抓準明星顏值崩塌、氣色不佳的瞬間,說是內地的“蘋果日報”也不爲過了。

  “良心”的視覺中國,讓網友們見識過垮掉的林心如、趙麗穎、鹿晗……一時間,敢於接受視覺中國檢驗的明星,才能真正自證顏值過硬。這也成了飯圈撕逼的常用標準,在視覺中國鏡頭下還能美豔帥氣的明星,粉絲吹噓自家愛豆顏值時都硬氣些。

  但這些號稱零修圖的明星照片,雖然能供喫瓜路人娛樂,卻讓明星、藝人團隊和粉絲深感焦慮。眼見自家愛豆崩壞照頻出,粉絲甚至還會喊話經紀公司去打點一下視覺中國的關係,不說修圖至少拍攝角度友好些。

  如今視覺中國身陷版權風波,貴圈總算翻身做主,曾經遭受其公開“處刑”的藝人甚至開始絕地反擊!

  4月12日,@王小豔律師微博發文,怒斥視覺中國沒有獲取藝人肖像權,就敢出售其照片,甚至還賣到了經紀公司頭上。並且提到根據娛樂圈知情人士反饋,視覺中國曾以向藝人收取保護費作爲生財之道,不接受合作就會發藝人醜照。隨後演員莫小奇轉發了此條微博,圈出@視覺中國影像要個說法。

  雖說視覺中國“挾醜照以令藝人”一事沒有足夠證據支撐,但視覺中國早就因“故意拍黑照”被聲討。神婆莫小奇痛打落水狗,而早就怒斥視覺中國要涼的,是結怨已久的袁立。

  去年10月,視覺中國在網上發佈了一組袁立的機場照。照片上,袁立面部浮腫、雙頰黑紅,老態盡顯。袁立在微博怒斥視覺中國是惡意滿滿的攝影組織,並且曬出自己美照反擊。而後她又補充表示,其朋友一眼看出視覺中國採用了液化p圖工具,故意惡搞、醜化照片。

  曾經被封爲良心照妖鏡的視覺中國,逐漸在這條路上玩過了火,失了民心。曾致力於爲喫瓜羣衆提供貴圈八卦的視覺中國,如今自己倒成了談資。

  視覺中國的前世今生

  2000年,身爲攝影記者、圖片編輯的柴繼軍,和李學凌、陳智華合夥創立了名爲“Photocome ”的網站,正式幹起了圖片銀行的生意,打造了中國首家互聯網圖片公司。

  當時,攝影作者手頭作品難以售出,容易造成圖片資源浪費。而大多報刊、出版社也難以和攝影師搭線,時常陷入缺少圖片素材的難題。Photocome扮演了攝影師和圖片需求方的中介平臺。一方面,與攝影師簽訂協議,將其作品放在網站上售賣。另一方面,它又對接媒體、廣告商,向其兜售站內作品,獲得銷售收入後再與攝影師分成。

  恰逢這一時期,新浪忙於業務擴張,需要大量圖片傳輸至網上獲取流量。新浪和photocome達成合作,爲柴繼軍送去了第一桶金。

  2002年,photocome的生意版圖覆蓋了各大媒體,公司開始盈利。新浪一度開價600萬,意欲收購photocome,因創始人意見不同沒能推進。

  2005年,柴繼軍從報社辭職,全力投入圖片生意。同年,pohotocome更名爲漢華易美,並與全球著名的數字影像公司Getty Images成立視覺中國的前身華蓋創意,開啓了收購各種圖片庫資源的征程。

  2014年,遠東股份宣佈收購柴繼軍、李學凌、廖道訓等17名自然人合計持有的漢華易美和華夏視覺全部股份,同時向上述交易方發行股票,總額爲兩家公司的交易價格24.88億元。經歷重大資產重組後,漢華易美和華夏成功借殼,在A股主板上市。2014年8月,遠東股份正式更名爲視覺中國(sz:000681)。

  2015年財報顯示,視覺中國圖庫數量高達2.69億張,擁有15000多名簽約攝影師和藝術家,同Getty Images、ITN、BBC等全球240多家知名圖片社、影視機構等達成版權獨家合作。

  特別是最近兩年,隨着國內版權意識不斷增強、打擊盜版的力度加大,視覺中國的業務也隨之水漲船高。視覺中國和新華網、人民日報等傳統媒體達成合作的同時,也將一點資訊、百度、搜狗、微博、優視科技、鳳凰網等衆多互聯網平臺納入囊中,穩坐國內版權圖片行業的龍頭位置。

  維權的灰色生意

  4月12日,也正是視覺中國3.88億股限售股上市流通的日子,約合解禁市值103.30億元,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的55.39%。

  然而,股東們一夜暴富的好運全被黑洞吸走了。4月12日一開盤,視覺中國就迅速封死跌停。最新市值176.54億元,相較於前日,市值蒸發近20億。

  跌停毫無懸念,關鍵是這樣的跌停還會有多少。“黑洞照片”事件也揭開了視覺中國商業版圖的黑暗角落,“碰瓷索賠”“釣魚維權”的商業模式遭受集中質疑。

  2017年,視覺中國基於圖像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自行開發了圖像版權網絡追蹤系統“鷹眼”。該系統能夠用於追蹤公司圖庫中圖片在互聯網上的使用情況,可以大幅降低版權保護成本,維護版權人的利益。

  顯然,鷹眼系統對視覺中國的版權生意助力良多。近年來,視覺中國和子公司涉及的訴訟案件指數增長,被網友戲稱爲“原告狂魔”。不少媒體、博主都曾發帖稱遭遇過視覺中國的“敲詐勒索”。

  尊重版權,人人有責。但視覺中國的圍繞“維權”經營方式卻讓大家格外不滿。一些企業、媒體和博主在蒐集圖片時,素材並未註明來源出處,也沒有看到商業付費提示。但等他們使用後,就會被視覺中國系統追蹤篩選,面臨索賠。

  去年,著名投資人張穎就曾在微博吐槽,指出視覺中國開發了相關係統,有組織地大範圍搜索未授權使用公司圖片的各種企業,然後漫天開價要求鉅額賠償。通常一個小疏忽、一張圖片也不接受刪除,直接索要幾十萬人民幣的天價賠償,要挾企業籤年度合同。也難怪視覺中國“黑洞照片”風波一起,各大企業紛紛有怨報怨、有仇報仇。

  而視覺中國的維權意識也是過於強烈,甚至撈過界。它將很多根本不具版權的圖片明碼標價,放到自家網站出售。這種“都是我的”的想法,也是很韓國啊。而視覺中國靠着維權賺得盆滿鉢滿,給攝影師卻分成甚少。簽約攝影師沒有底薪,分成不到50%。

  視覺中國翻車後,網友們又扒出全景網、東方IC有着同樣流氓的商業模式。目前,這些網站也已經無法訪問,想必在迅速自檢自查。而視覺中國的事究竟如何了局,或將關係整個圖片版權市場的未來走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