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雯雯]"八百壯士"等退伍軍人團體因不滿臺灣"立法院"審查"軍人年改法案",25日試圖衝進"立法院",並爆發多次流血衝突。"暴力抗議"26日引發島內輿論的反思。

抗議民衆丟擲煙霧彈、突襲拆除"立法院"正門外鐵拒馬,與警察爆發數波混戰推擠,共造成11名記者、84名警察以及多名退伍軍人受傷。臺灣"中央社"稱,經偵訊後,聲援民衆有9人依妨害公務及傷害罪送辦、48人以違反"社維法"送辦。26日,仍有約1000人抗議,雖然他們使用鳴笛及喇叭等,但未發生激烈的衝突。

" 八百壯士"執行長羅睿達26日向記者公開道歉。他稱,軍公教朋友過去很少走上街頭,這次抗議就像剛入伍的"新兵",很多事情沒有經驗,需要在不斷磨合及發生的錯誤中學習。據聯合新聞網報道,爲避免記者受到傷害的情況再次發生,"八百壯士"已組成糾察隊專門維護記者安全。糾察隊由25-30人組成,有的跟着遊行隊伍走,有的分佈在定點,若發生狀況會第一時間現場排除。26日下午,羅睿達宣佈本次遊行活動結束,將視民進黨與"年改會"的響應再決定下一步動作。

針對反年改抗議爆發流血衝突,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6日稱對暴力表達意見感到遺憾,但"年金改革"會堅定不移地走下去。"行政院長"賴清德指示"法務部"研議攻擊警察的"襲警罪"。"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還稱,"太陽花學運"時青年和學生並沒有對記者或警察動粗,也不會搶媒體器材,這是和軍人抗爭很大的差別。國民黨則向警察及退伍軍人喊話稱,你們彼此之間不是敵人,不要被某些政治人物給操弄得殺紅了眼。

多數島內媒體認爲,臺灣抗議活動越來越激烈的原因,就是在於"太陽花學運"。淡江大學蘭陽校園全球政治經濟學系主任包正豪稱,法院的判決(指"太陽花學運"二審判決無罪)代表一種社會價值,也指引社會行爲,所以當"公民不服從"成爲無罪理由,其他人羣起效尤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聯合新聞網26日稱,如今反年改團體進攻"立法院"的場面,其實早在民進黨"立委"爲"太陽花"學生打開"立法院"那扇門時,就種下了因;反年改抗議失控的結果,也早在蔡當局上任簽下第一份公文撤告"太陽花"頭目時,就埋下了導火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