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思維和詩詞創作

淮南·唐加成

形象思維,是文學藝術創作過程中的主要思維方式,藉助於形象反映生活,運用典型化和想像的方法,塑造藝術形象,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詩詞作者在創作過程中伴隨著感官所感受到的具體物象,通過聯想和想像的手段加以渲染,再融入作者的抒情和抒懷等感情活動。這個過程就是形象思維。

對於詩詞來說,運用形象思維所產生的詩詞語言具有三個特點。

第一,應當是看得到、聽得見或感覺到的感性素材所組成的含有具體物象的語言。

第二,應當是經過作者合理的豐富的想像、聯想,而形成的內涵更加豐富的語言;

第三,應當是賦予抒情、抒懷等相應的感情活動,把寫景、寫事和寫情聯繫在一起的詩詞藝術的語言。

形象思維是從學齡前就開始形成一種思維方法,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成熟。一開始進行簡單的、原始加工的作品,到被稱之為某一藝術領域的藝術創作,要經過作者長時間的磨練,進行大量的科學的勞動,這樣,才能創造出被稱之為「作品」的藝術形象,因此,形象思維自然就被稱為藝術思維。

詩詞的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對感官所感受到的大量物象進行高度的分析、綜合、概括、取捨,形成典型性形象。再藉助想像、聯想的方法,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塑造作品的藝術形象。最終才能完成一篇優秀的藝術形象。

詩詞藝術形象的形成一般採用三個步驟。

首先,彙集通過自己感官所感受到的大量的感性元素,自然也包括看見的,聽到的,和感受到的山水花鳥人間萬物等。沒有物象的語言是不能使用的,如,「天安門上紅旗飄」,在這裡,天安門和紅旗都不是物象,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政治概念,是「革命」的代詞而已。由此不能產生聯想和想像。再如,「欣聞焦崗勝瑤池。」這一句,瑤池也不是物象,只是一個表示蘊含著美好和美麗願望的形容詞。因此可以看出,所謂的物象必須是詩人的感官所真實感受到的感性素材。

其次,是選題和立意。就是詩人想些什麼,表達一個什麼樣的願望。譬如寫荷花,可以是寫夏荷、秋荷、雨荷,也可以是寫荷塘月色等。不同的選題所需要的物象素材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就要捨去一些,要留下一些。有時候也有可能要人為地增加一些,誇張一些。也許還要根據作品立意的需要,虛構一些有利於突出主體的物象。再進行合理的想像和聯想,形成一種美化了的意象。

最後,由於在意象中融合了詩人的感情,包括抒情和抒懷,最終完成了作品的藝術形象。人人都知道唐詩比宋詩好,就是好在唐詩重視對抒情的描寫;婉約詞比豪放詞精彩,也就是精彩在婉約詞特別重視對感情的描寫。無論是寫詩還是寫詞,最後都要把作者的感情寫進去,無論是親情、友情和心情都是這樣。

如何運用形象思維的方法進行詩詞創作,可以舉一個寫詩的實例加以說明:

在一個春天的早晨,踏青遊春的人們滿山遍野,寫詩的、畫畫的、攝影的都會約幾個朋友一同出去採採風。淡淡的霧中透露了絲絲春天的芬芳,花開了,草綠了,春風春雨滋潤著春天的美麗。而美麗的景色又美化了採風人的心境。

按慣例,採風回來一定是要創作的,詩人們也一樣要經過一個複雜的、艱辛的、認真的、縝密的運用形象思維的創作過程。

第一步必須彙集所有的感性素材。譬如遊人、淡霧、野草、柳芽、菜花、麥苗、蜜蜂,還有雞鳴犬吠等。

第二步是選題和立意。選題可以是遊春、踏青、春霧、春草、春花,甚至於春雨、春情等等,這些題目都很醒目,無論選哪個題目都有足夠的理由,也有足夠的素材成就一首好詩。權且就寫寫春天的花吧,所以選題定為《春花》。

立意,《春花》可以寫菜花、桃花、野花等,可以寫花的美麗、也可以寫人們愛花的心情等。如果是寫菜花和麥苗,可能更適合寫田園詩;如果寫桃花杏花,可能更適合寫抒情詩,完成一篇春意盎然,感情濃鬱的婉約作品。

第三步是對物象的聯想和想像,使詩句更加美麗,使意境更加含蓄。如果寫個山花野花什麼的,小小的抒個懷也很有情趣。

由於是寫景和抒懷,在絕句的佈局上可以採用最常見的起承轉合法。起承寫景,轉句寫事,結句抒懷。這樣一首七絕就成功了。下面杜撰一首七絕加以解析。

第一句,起,寫遠景:行人隱隱靄如紗;

第二句,承,寫近景:野草初青柳見芽。

第三句,轉,寫事等:借問蝶蜂何處去;

第四句,合,抒懷等:春風一夜滿山花。

用起承轉合法寫絕句,最後一句至關重要,這首詩前兩句是寫景的句子卻都沒有寫花,實際上是對寫花的鋪墊,所以第三句借轉的機會,明著是問,實際上以擬人的手法告誡蝶蜂們不要到別的地方去,這是想像,也是聯想,也許明天就是一個萬紫千紅山花燦爛的世界。這是作者對美好未來的描寫,也正是作者的抒懷。這後二句寫好了叫做轉結好,是對絕句極好地評價。

我們再用形象思維的三個特點來評價和驗證這首七絕。《春花》

行人隱隱(看見)靄(看見)如紗(聯想),

野草初青(看見)柳見芽(看見)。

借問(想像)蝶蜂(看見)何處去(聯想),

春風一夜(想像)滿山花(聯想、抒懷)。

這首詩把物象、想像和抒懷連在一起,每句詩都言之有物,由於從物象,意象到藝術形象的合理轉化,從而使這首詩有了很大的可讀性。

運用形象思維的方法進行藝術創作,是唯一可行的科學方法,所有的文化藝術創作都無例外的遵守這一法則,詩詞創作自然也能不例外。我們欣賞解讀一首毛澤東先生的《卜運算元·詠梅》,體會和學習毛先生如何運用形象思維的方法寫作這首卜運算元的。

讀陸遊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物象)送(聯想)春(想像)歸(想像),

飛雪(物象)迎(聯想)春(想像)到(想像)。

已是(聯想)懸崖(物象)百丈(誇張)冰(物象),

猶有(聯想)花枝(物象)俏(比喻、擬人)。

俏也不爭(聯想)春(比喻),

只把春(聯想)來報(比喻、想像)。

待到山花(物象)爛漫(想像)時,

她(擬人)在叢中(想像)笑(想像、比喻、抒情)。

可以感受到毛先生在這首卜運算元中,絕大多數詩句都是由感性素材、想像、聯想以及抒情、抒懷的合理組合而成的。所以這首詞讀起來朗朗有聲,給讀者以極大的美的享受。

形象思維最基本的特點是形象性。形象思維所反映的對象是事物的具體形象,其形象性使詩句詞句具有更生動、更直觀和具有整體性的優點。

我們再欣賞一首毛澤東先生的《蝶戀花·答李淑一》

我失驕楊(比喻)君失柳(比喻),

楊柳(比喻)輕颺(想像),直上(聯想)重霄九(聯想)。

問訊(想像)吳剛(聯想)何所有,

吳剛(聯想)捧出(想像)桂花酒(聯想)。

寂寞(想像)嫦娥(想像)舒廣袖(聯想),

萬裏(誇張)長空(物象),且為忠魂(想像)舞(比喻、聯想)。

忽報人間(聯想)曾伏(想像)虎(比喻),

淚(物象)飛(誇張)頓作傾盆(誇張)雨(抒情,比喻、想像)。

作者在這首蝶戀花中運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包括比喻,誇張、擬人等,這些都會在作品中產生意象,使得語言更美,蘊意更深,增加了誦讀性。

形象思維能力的大小往往取決於一個人的審美水平的高低。詩詞的整個創作過程中終伴隨著作者的觀察能力,作者的想像能力,起決於作者的感情是否充沛,經歷是否豐富。自然也伴隨著作者對生活的觀察、領悟和理解。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