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5日電(記者沈敏)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最新一輪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沒能達成一致,三方技術工作組14日再開一輪會議,以求彌合分歧。

墨西哥難以接受美方對汽車產地和汽車製造業工人最低時薪設限等要求。

美國汽車產業人士說,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希望借更新自貿協定迫使投資和就業崗位迴流美國汽車產業,但「算盤」可能沒打對:考慮實際成本,跨國車企可能寧肯多付關稅,也不會把海外生產線移至美國。

▲資料圖片:2017年12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馬裏蘭州。(新華社/路透社)

寧可多交稅 難移生產線

業內人士說,車企不會貿然「連根拔起」前期投入數以十億計美元的海外工廠和供應鏈。一些車企無法滿足新版北美自貿協定有關「產區」要求,可能選擇繼續在海外設廠造車,為進入美國市場的每輛客車支付八九百美元關稅,同時從亞洲採購價格相對低廉的汽車零部件,以沖抵關稅成本。

諮詢機構阿利克斯合夥公司北美汽車產業分析業務主管馬克·韋克菲爾德說:「大體上說,增加(的關稅)沒有高到可以促成大規模改變。沒有一家車企會樂意關閉一家在墨西哥正常運營的工廠,在美國另建一家替代工廠。」

美國「底特律汽車三巨頭」通用、福特和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中,只有通用汽車打算繼續在墨西哥生產輕型客貨兩用車、即「皮卡車」。一名熟悉通用汽車生產方案的人士告訴路透社記者,通用汽車有信心在不轉移生產線情況下、適應美方針對貨車組件產地的份額要求。

不過,業內人士說,產於墨西哥的通用旗下品牌貨車已有相當大部分組件實現「美國製造」,如發動機。如果把通用汽車在美國密歇根州的工程設計環節價值計入在內,不難達到美方標準。

通用汽車打算升級設在墨西哥錫勞市的一家大型工廠,以便生產新一代「雪佛蘭」和「通用汽車」品牌皮卡車。這家工廠去年出廠超過40萬輛大型皮卡車,佔據2017年美國皮卡車市場超過40%的銷售量。

根據美方提議,無法達到產區份額規定的皮卡車將被課以最高25%的關稅。

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塞爾吉奧·馬爾基翁內11日說,北美自貿協定更新可能會促使這家企業調整部分墨西哥工廠的生產方向,但不會撤回在墨西哥的生產鏈。這家車企今年1月發布生產計劃,2020年將旗下重型皮卡車生產從墨西哥轉移到美國密歇根州,以降低美國可能退出北美自貿協定帶來的利潤風險。

「美國產地」做好準備了嗎?

美方在談判中提出,北美地區企業若想免稅進口墨西哥所造汽車,條件是輕型客車40%、貨車45%的價值需產於工人時薪不低於16美元的環境。

▲2018年4月6日,美國華盛頓州塔科馬港口停放的汽車。(新華社/美聯社)

這一規定會抵消墨西哥勞動力成本相對低廉的競爭優勢,保護美國和加拿大製造業工人就業機會,墨方反對。

美方要求75%客車組件出自北美地區,墨西哥希望砍到70%。不滿足產地和時薪要求的墨產小轎車和運動型多功能車,進入美國市場時將被徵收2.5%關稅。

當前在墨西哥生產家用轎車、運動型多功能車和跨界車型的外國車企包括福特、日本豐田、馬自達、日產、本田公司和德國大眾公司。

美方提出車企根據所產車型有2至9年緩衝期適應新規,但一些車企仍對未來感到困惑,尤其在貨車領域。

豐田汽車打算擴充墨西哥工廠的「塔科馬」皮卡車生產規模,同時在美國亞拉巴馬州投資16億美元新建一家組裝工廠。豐田在美國得克薩斯州設有「塔科馬」生產線,理論上可以實現產地轉移。豐田汽車至今沒有發佈下一步打算。

針對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特朗普政府提出75%整車價值產自北美作為關稅豁免條件,給有意在墨西哥製造這兩類汽車的車企帶來麻煩。這兩類汽車大部分價值在於電池,電池可能產自北美以外地區,意味著車企必須在人力成本方面補足份額,而墨西哥低時薪是美方打壓目標。

美方提出電動汽車企業有9年時間適應新規,但位於密歇根州的汽車研究中心研究員克麗斯廷·齊切克說,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包含太多電子組件,而密歇根州沒有電子工業,「要建成那麼大規模的電子工業,9年不夠」。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