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N6270.JPG

穿過迷途,看見燈火,一個人的旅程,才知道這有多難能,可貴。

                                                                                  -------<Montreal,Canada>

----------------------------------------------------------------------------------------------------

2016.12.14(三)

凌晨時分,下了客運,我一個人,帶著所有行李,極凍的天氣,深夜的街頭。

只能堅強,假裝不害怕,靠著方向感,找到往市區的公車站牌,

還算順利的搭上車,到達市中心還得再步行纔到的了青年旅館。

幸好,這間samesun montreal hostel對於提早到訪的遊客相當友善,

找個低調的座位休息,但都幾點了還一堆夜貓子在lobby聊天喝酒,

後來被法國人纏上,拖著疲累的身體硬聊了幾句,其實是聊了很久幾乎整晚,

因為他們還蠻帥的XDDD 可能我對他們而言也很新鮮~~~~

總之到了早上,還喫了點供應的早餐,好好喫~有美味的可頌!!!!!

這家的優點就是種類豐富又好喫的早餐,不枉費我在這住了兩天

DSCN6243.JPG

捱到清晨,出門逛逛市區

回到大城市的感覺竟有點不習慣,現代新穎的商店,穿著時髦的行人

只有教堂還是並持著一貫的面貌,不論在進步的國度或是純樸的鄉鎮

DSCN6245.JPG

位在魁北克省的蒙特婁是加拿大的第二大城,僅次於前一站停留的多倫多,也是全球除了巴黎之外最大的法語區都市,

在這裡,開口會先聽到的不是英語,而是浪漫的法文,彷彿來到歐洲。

DSCN6247.JPG

從Hostel沿著主街St.Catherine往市中心的方向,沿途不乏餐廳、商店

經過的聖雅各聯合教會,屬於新教,建築形式為法國哥德式,高聳尖塔為證。

其實蒙特婁最為著名的是坐落於St.Lawrence河畔的聖母教堂,

是北美洲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歌手Ceilne Dion舉辦婚禮的地方,

可是教堂類的已經免疫,不特別參觀。

來記錄一些特別的,比如食物。

魁北克省有三寶,剛好都會在這篇介紹到,

第一寶燻肉三明治,Smoked Meat Sandwich

DSCN6248.JPG

只要說到燻肉三明治,來這家 Schwartz’s 準沒錯,外頭的街道冷冷清清,

裡面確認高朋滿座,一個人的好處就是吧檯馬上就有座位了,

由猶太人創立於1928年,至今已有80年歷史,始終遵循著古法祕方,歷時十小時燻製肉品,

DSCN6254.JPG

點了半肥半瘦的牛肉三明治,搭配黃芥末的喫法真是特別,雖然好喫但對我來說肉量實在太多,要是有人分食就好囉。

另外黑櫻桃汽水也是觀光客會點來喝喝看的飲品,很像感冒糖漿就是了........

兩年過後問我,對於蒙特婁印象最深的景點,莫過於前往皇家山的經歷了。

DSCN6258.JPG

喫完燻肉三明治,正是個走動一下的時間,皇家山公園就在附近,不願花錢搭車的我理所當然選擇步行。

皇家山公園對蒙特婁市民來說,就是平易近人的後花園,

海拔只有233公尺卻有著無懈的美景可以欣賞,是CP值極佳的好去處。

DSCN6260.JPG

可是,我沒有想到積雪把路面覆蓋的如此之深,腳踩下去深深地陷入,

一個人走在樹林間,偶有兩三對也要往上的情侶或是在練習滑板的小孩,可是都隨即往不同的方向,

我循著手機裡的地圖,半是緊張半是害怕的一步步向前,深怕一個不小心迷失方向,

雖然才下午四點多,但冬季的天色已黯淡,我還沒有看到應該遇到的地標,恐慌感隨之襲來,

DSCN6263.JPG

來到可以俯瞰市區的十字架旁,想說至少這裡還算有光,也遇到了人,

心中的大石頭瞬間放下不少,或者是十字架帶來心靈的慰藉。

從十字架開始,總算在地圖上顯示出我在正確的道路上,再向前一點點,就是整片城市的夜景。

DSCN6268.JPG

原來還是有許多人不畏風寒,只是沒有人跟我一樣走路上來.......

天啊這夜景也太美,美到讓人有幾秒鐘忘了低溫。

屬於大城市的密集燈火,竟然近在眼前,彷彿伸手可及,也難怪是蒙特婁錯之可惜的美景了。

DSCN6273.JPG

不過這天氣實在無法在外頭待太久,迅速的拍幾張照就躲進皇家山小屋,

真的佩服擺腳架的專業攝影家,找張椅子休息,連寶特瓶的水竟然都結冰了呢。(冏)

沒有勇氣再摸黑了,決定搭公車,輕輕鬆鬆的下山。

其實時間還早,那就在去覓食。

魁北克三寶之二,貝果Bagel,

不起眼的貝果竟然是蒙特婁人對城市的自我認同? 有這麼嚴肅,根據以下的資料來源,

https://gushi.tw/fairmount-bagel/

蒙特婁貝果相較於紐約貝果,個頭較小,中間的挖洞比較大,

麵團中有麥芽糖根雞蛋(紐約貝果為鹽跟雞蛋),加上用木柴烘烤前會在蜂蜜水(紐約的是熱水,用瓦斯烤爐))煮過,味道較甜。

原來貝果也是猶太人的歷史產物,這區早期是猶太人聚集的地方。

DSCN6278.JPG

主要有兩間貝果店,先來到St. Viateur Bagel  就位在同名的大街上,其他分店有座位,

我來到的這家只有小小的店面。但是是本店。

DSCN6279.JPG

記得是買基本的芝麻口味,不過放到後來冷掉變硬QQ

隔幾條街另一家Fairmount Bagel,兩家竟然都是24小時營業,頗有互別苗的的意味。

DSCN6285.JPG

走進小小的店哩,一包包的貝果,前面剛好有客人,大家都是一打一打的買,

我喫不下那麼多,光選擇口味就考慮很久。

DSCN6288.JPG

熱熱的貝果讓人覺得幸福,兩家的貝果都有先咬了一口,果然都紮實又好喫。

DSCN6289.JPG

慢慢走回住宿,兩旁有燈光點綴的行道樹,

還沒結束營業的店家寥寥無幾,是說就算關門燈好像也是亮著的,給旅人孤單的心添了幾分暖流。

DSCN6292.JPG

12/14在蒙特婁短短一個整天,以觀光角度而言若說不夠其實也還好,

但的確是蠻喜歡這個城市,(也許早餐有大加分)

12/15隔天就要再度搭上巴士,往更北方而去,真的好冷。

12/16從魁北克回到蒙特婁,又跑回Samesun Hostel住了兩個晚上,

12/17去渥太華一日遊,12/18退房的這天,最後再去之前沒走到的市中心逛逛。

DSCN6531.JPG

聖誕市集發送免費的麥當勞咖啡,根本是小確幸無誤。

蒙特婁的最後一天,來去喫最後一寶,炸薯條加乳酪塊佐濃稠肉汁Poutine

DSCN6547.JPG

Poutine La Banquise 又是個24小時營業的店,一樣人聲鼎沸,

用邪惡的高熱量抗寒再好不過了,各種不同的搭配方式高達20多種,

DSCN6549.JPG

看菜單,當時點的應該是La Rachel 有青椒,洋蔥,蘑菇,一般SIZE。都是我喜歡的,好滿足!!!!

 

說到蒙特婁,就不得不提曾經在課本上出現「蒙特婁議定書」

全名為「蒙特婁破壞臭氧層物質管制議定書】

Montreal Protocol on Substances that Deplete the Ozone Layer

1987年邀請聯合國中26會員國於此簽訂的環境保護議定書,

後續還有數次的調整,將許多會危害環境的化學物質列入管制範圍。

 

同場加碼渥太華,12/17一日來回。從Samesun Hostel隔壁的巴士站就有車可以到,很方便。

特別安排一天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渥太華可是加拿大的首都呢!!!!應該有很多人不知道拔

以為是多倫多或是華人聚集的溫哥華。

DSCN6481.JPG

雖貴為加拿大首都,但渥太華其實只名列第四大城,

撒上糖霜的裏多運河,有滄桑寂寥的氛圍。

第二個原因,就是要來找Bevertail 河狸尾巴!!!!

DSCN6483.JPG

在byward Market 前鮮豔的紅色小店,任誰經過都會特別停下來,絕對不怕錯過。

DSCN6494.JPG

菜單光看了就每個都想來一種,叫做Beavertail是因為形狀很像的炸餡餅。食尚玩家有介紹過喔。

DSCN6496.JPG

點了香蕉巧克力,就在店前面的圓桌上拍完照後躲進市場找的階梯享用。

DSCN6485.JPG

來逛逛市場,裡面有濃濃的亞洲風,印象中還看到臺灣的食物。

DSCN6488.JPG

還有一家美國總統歐巴馬來買過楓葉造型餅乾的甜點店,這樣也就爆紅了。

 

 

DSCN6499.JPG

這顏色好繽紛,下雪的城市真的需要橘紅來增添色彩。

渥太華聖母院,渥太華現存最古老教堂,樸實無華的外表,雙塔上金色十字架特別顯眼。

DSCN6517.JPG

聖母堂對面是國家美術館,館前有大蜘蛛的藝術品,是法裔美籍藝術家路易斯布爾喬亞的作品。

東京六本木跟巴黎也都有相同的創作。

去國會山莊,總共分成中央區、東區與西區,有免費的導覽,但要先拿預約券

DSCN6520.JPG

廣場上的不熄之火,是1967年紀念建國百年點燃的,四周雕刻著加拿大各州的徽章,並記載著各省加入聯邦的日期。

DSCN6524.JPG

最後在Second Cup咖啡館中小憩,點杯咖啡和蛋糕,望著窗外,度過夜晚,

自以為文青,沒想到被隔壁傳教的女士搭話,就沒完沒了。

搭巴士回到蒙特婁,渥太華小旅行也算是完成。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