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1844-1927),他於30歲時開始,遊學蘇杭一帶,直至1887年定居上海。在此期間,他結識了諸多名家鴻儒,開闊了眼界,增長了只是,博眾家之長,為他日後在畫壇的地位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其間,吳昌碩結識了「湖州六才子」的楊見山,與吳昌碩情義深厚。楊見山擅長

詩文和篆書,對吳昌碩的影響非常之大。吳昌碩自稱其是「寓庸齋里老門生」,並希望能夠拜楊見山為師。但是楊認為不妥,因此還是以兄弟相稱。實際上,吳昌碩一直尊楊見山為師。

在吳昌碩遊學期間,對其影響最大的則是任頤和蒲華了。任頤擅長花卉和人物畫,與武昌所興趣相投,吳向任頤學習繪畫筆法,經常相互切磋技藝,最終成為了莫逆之交。而蒲華嗜書畫和詩文,年少時因家境貧困曾經做過廟祝。雖然蒲華當和尚的時候時常被人鄙視,但是吳昌碩獨具慧眼,號不嫌棄,與其交往甚密。蒲華狂放不羈的性格和對詩書畫全部精通的藝術才華對吳昌碩產生了深深的影響。

吳昌碩上述兩位的交往長達數十年,他們的才藝也各有所長,但共通的是:在繼承傳統的同時發揚個人情懷,開創新派畫風,他們之間的影響力為日後「海上」畫派的形成奠定夯實了基礎。

吳昌碩61歲的時候,浙江的篆刻家葉品山、丁輔之、吳石潛等人創立一個研究金石篆刻的學術團體即「西泠印社」,並邀請了吳昌碩參與。經過10年的努力,印社正式成立,確立了「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建社宗旨。各地金石學者紛紛推舉吳昌碩為第一任社長。

吳昌碩晚年是其藝術創作的巔峰。他詩書畫印無所不通,無所不精,馳名海內外。他通過刻苦努力,將自己從「更夫」蛻變成為近代藝壇的一代宗師,成為「海派」領袖,更成為近代藝術史上一座遙不可及的豐碑。

1914年冬,上海書畫協會成立,共同推舉吳昌碩為會長。

日後,吳昌碩的金石、書畫作品頻頻出版,暢銷海內外,影響甚廣。他一生中從未停止過對藝術的探索。他的努力,常常能掀起標新立異的浪潮,掃除了晚清時期畫壇因循守舊、循規蹈矩的陋習,使得畫壇出現了一股清新的繁榮景象。

有關吳昌碩的成就中,說法最具代表性的是「金石、詩、書、畫,熔於一爐中」,這就說明,吳昌碩作為一代宗師,影響最大的是畫,功夫最深的是詩書,印是書畫的發展,然而也更加強了書畫的表現力。詩和畫跋雖是畫之餘,卻是他藝術思想的生動記錄。

吳昌碩是憑藉作畫的名氣走進千家萬戶的,為眾人所熟知的。吳昌碩畫以氣勢見長,他自稱「苦鐵(吳昌碩號)畫氣不畫形」。他又精通書法,尤其是篆隸。這雙刻印的手用於作畫,筆力又異常豐滿、蒼勁,透有金石之氣,有逶迤磅礴的感覺。吳昌碩簡練的筆法展示著深邃的功力,虛實相生,異常出色。他筆下的山水、花鳥、人物也充分展示著強大的生命力。


回答者:郭小鳳 延安大學歷史系本科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吳昌碩(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是晚清民國時期的藝術大師,在詩書畫印上有 「四絕」之稱,是中國藝術史上著名的全能藝術家之一。大家都能知曉,凡習技藝者,有一能冠絕於世已非常不易,須耗費畢生之精力。然而吳昌碩先生卻能將「詩書畫印」四絕融為一爐,成就其卓越的一生可謂是獨領風騷,這和他的個人成長經歷是分不開的。

(吳昌碩畫像)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年,吳昌碩出生在浙江的一個讀書人家,自幼跟隨其父讀書,受其影響頗深喜歡鑽研篆刻和詩書,十多歲時便跟隨父親學習刻印。後因太平軍與清軍交戰被迫開始長達五年的逃亡生活,這五年間吳昌碩飽嘗顛沛流離之苦。同治四年(1865年),吳昌碩中進士。此時自小對他極盡教導的父親病逝,他自身也無心仕途,葬父後堅定自己的藝術追求四處遊學。同治八年(1869年),吳昌碩赴杭州拜當時名儒俞樾為師,向他學習詩文辭章和書法。少年時期顛沛流離,中年喪父,這樣的經歷才使得吳昌碩對藝術有著特別的體悟。

詩書畫印「四絕」中,吳昌碩篆刻成就最大。他集前人之所學融會貫通,揚長避短之形成自己獨特的篆刻技藝,並以書入印寓巧於拙,其雄渾樸實的特點至今影響深遠。書法則十年如一日的臨摹石鼓文字,將其得於心而化於手,他的行草凝鍊遒勁、大氣磅礴,再與其篆刻手法相結合形成獨特的風格。其詩文師從俞樾,詩文大都是直抒胸臆的佳作,且每每做於畫作之上,題畫詩更為出眾。他的繪畫結合篆刻筆法進行描繪勾勒,擅長寫意繪畫。並自作詩配合寫意作品的意境,開創了海派繪畫,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四人被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

吳昌碩先生傳世的詩書畫印作品數量巨大,從中我們多多少少能體會到他詩書畫印中的獨特風格。將詩書畫印四絕中的筆法技巧熔於一爐,在接受傳統文化的同時敢於創新,開闢極具自身特性的新方法。書法家于右任曾讚譽吳昌碩先生道:「元明清以來及於民國,風流占斷百名家」確實如此。

參考文獻:

1. 王琪森著,《海派書畫領袖吳昌碩評傳》,2014

2. 孟磊,論吳昌碩「以金石氣入畫」的表現手法及其價值,《湖北美術學院學報》 2013 3

3. 蔣沁珂,「四絕」老人吳昌碩,《美術教育研究》 2013 4期下

4. 黃薇,吳昌碩:金石書畫一代宗師,《黨員幹部之友》 2015 5

個人簡介:郭小鳳,延安大學歷史系本科生在讀,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從事季我努學社影像中國史方面相關工作。曾參與學社重大項目李頓調查團資料整理工作、日本戰犯筆供實錄相澤養三資料整理和南京大屠殺期間外籍僑民黑姆佩爾的撰寫工作。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季我努學社頭條號(搜索季我努學社)及季我努學社微信公號(名稱季我努學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學社系國內著名的歷史學民間學術社團,已出版中國近現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萬字,代表作為《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中國抗戰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遠東戰爭罪行叢書》(第一輯5卷,第二輯已出1卷)。其創辦的季我努沙龍系國內最著名的公共歷史講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