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數據顯示,深圳平均每天通勤時間44分鐘,上海平均每天通勤時間54分鐘,北京的數據更是達到了56分鐘。如何節約通勤時間,已經成為現代市民的迫切願望。華為與深圳交警聯合創新打造的TrafficGo解決方案,創新性地實現了由傳統的「車等燈」通行,向「燈數車」放行的積極轉變。

現在全國各地都被城市擁堵問題所困擾,各省交警也實施了很多的創新手段,城市交通正逐漸變得暢通。在信號燈配時優化工作上,人工智慧技術能夠為交警提供更多更優的思路和選擇。

信號燈配時是一個從路況數據採集,到計算配時方案,再到推送方案至信號機的完整工作鏈。

為了更好地緩解交通擁堵,深圳交警對深圳全市早晚高峯的區域進行了排查和勘測,最終決定在坂田附近的8個路口進行試點。深圳交警與華為一起對這些路口進行改造,從安裝反向電警到信號回傳等,雙方緊密合作,有力推動了信號優化的落地。

華為全新推出的TrafficGo解決方案在現有信號燈配時的良好基礎上,通過AI技術進一步優化區域的信號燈配時方案,深層次緩解城市交通擁堵。

diamond 實時、準確、全量地採集數據

傳統情況下,交警依靠雷達、地磁、線圈、互聯網地圖應用等方式採集數據,但無論雷達、線圈還是互聯網地圖APP都很難做到對道路上車輛數據的實時、準確、全量地採集。如線圈的採集方式難以有效統計車輛排隊長度、車輛種類等,互聯網地圖APP的方式又難以保證實時性及準確性。

華為與深圳市交警聯合創新,通過視頻監控的方式對路況數據進行採集,華為的智能前端攝像機能夠實時地識別出某一路口車輛數量、速度、類型,排隊的長度等,一臺攝像機可以實時統計4車道的數據,有效解決了數據採集實時性、準確性及全面性的問題。

diamond 區域協同優化,實現「最優解」

眾所周知,信號燈的優化需要複雜的協同計算。一個路口幾個紅綠燈之間、不同路口之間的紅綠燈需要有邏輯縝密、規則嚴格的配時方案。僅僅對單一路口,或者某一條路線上的信號燈進行優化可能沒有太大的實際效果,反而可能會在相鄰區域造成更嚴重的擁堵。所以要實現區域內道路交通的暢通,需要對一個區域內的多個路口之間做到合理、高效、協同的配時方案。

為瞭解決這一問題,華為與深圳交警引入了人工智慧的能力,讓紅綠燈之間像人一樣互相交流、學習,計算出該區域信號燈優化的最優方案。目前在華為基地周邊8個路口,已經部署了這樣的「智能紅綠燈」,智能攝像機像眼睛一樣採集路況數據,華為人工智慧平臺像大腦一樣計算出每個路口最優的配時方案,然後多個路口再相互交流和協商,最終計算出這一片區域最優的信號燈配時方案。

這8個路口有點像是8名經驗豐富的民警組成的委員會,在「區域交通最暢通」這個目標下,大家充分發表意見,經過互相妥協、建議等,最終形成統一的決策意見。將來隨著部署的路口越來越多,「委員會」的成員數量也越來越多,將在更大更廣地範圍內收集城市交通的數據,整體優化的效果將會更加明顯。

diamond 持續優化,實現信號燈實時配時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這樣的「委員會」充分討論信號燈配時方案是否會需要很長的時間,會不會影響信號燈優化的效率?其實完全不必擔心這點,這些信號燈之間的交流都是以每秒萬億次的速度進行,基於華為人工智慧伺服器的強大計算能力,信號燈配時方案以接近實時的速度生成

因為數據採集的全面性問題、人力不足等條件限制,以往信號燈配時是幾個小時才更換一次,現在應用華為TrafficGo解決方案後,將原本2~4小時配時一次提升為5分鐘配時一次,優化後主幹道路平均路口等待時間降低17.7%。

未來,華為與深圳市交警將進一步擴大TrafficGo應用範圍,實現深圳交通的擁而不堵,讓市民的出行更美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