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扬

  纪录片制片人

  作者&来源 / 住颜

  ID / xiaonuandejia

  170㎡的家位于北京,装修花费总计40万元。简单的硬装与强调风格的软装,他认为温度才是家最重要的因素。

  家在现代人的概念中,似乎是一个与孤独相对立的存在。来北京15年,走过10多个国家,这个空间与屋主刘扬形成的亲密关系,让他不论身在何处,都能寻得“家”的归属感。

  房屋信息

  平面户型图

  2009年买了个小户型,但总感觉无法满足他对家的定义,所以在2016年换成了现在这个房子。房子是套170㎡的大三居,户型方正,不需花费太多的心思在硬装上。

  装修时,屋主将公共空间尽可能做的宽敞,方便朋友们来家里相聚;卧室休息区反倒简单,面积不用大,独处不需要太多的仪式感。

  将客厅与餐厨区连通,把公共空间做成开放式,方便朋友们来时的顺畅交流;沙发后连接着书房,屋主在墙面开了室内窗,这样一来空间变得更通透了,工作时也能看到客厅的情况。

  客厅连通阳台,打造家庭健身区。

  公共空间的进深长,需要引入自然光,屋主将与客厅连接的阳台整包进来,利用地台将两个区域简单划分,落地窗也给室内空间增加了光亮。

  整个空间通铺耐磨的浅木色地板,绿植元素点缀其间,从材质上去营造家的舒适感。客厅区的主灯设计感十足,星星点点的光影在夜里分外迷人。

  一组坐深较大的沙发,将客厅区的休闲氛围升级。沙发背景与对面的电视墙,都是被“放空”的大白墙。屋主希望家的装饰能够越简单越好,不需要墙纸装饰画,适当留白能让家多一些可想象的空间。

  阳台与客厅连通后,增加了客厅的纵深感。通铺的木地板一直延伸至阳台,绿植算是这个素色空间的调味品。

  屋主将靠窗的位置改成了家庭健身区,简单的健身器材和瑜伽垫,就能实现每日运动的设想。

  餐厅

  能满足多人聚会的长餐桌。

  客厅视角看餐厅,因为临近入户区,平时又常会叫朋友来家里小聚,选择这样一张长餐桌既能满足朋友们的聚餐需求,又不会影响过道的行走路线。

  屋主在客厅与餐厅间的衔接处,用不占地儿的长条凳设计了一个置景装饰区,凳子上摆放的摄影作品来自2012年的一次冰岛之旅。冰岛的纯粹与干净给刘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用照片的形式将记忆留存,并摆在了家里最显眼的位置。

  餐厅连接着半开放式厨房,岛台给了厨餐区更多的可能,平时只有屋主自己一人时,岛台也承担一部分用餐区的功能,早餐或下午茶在岛台区就能解决。

  屋主在岛台两侧都做了柜体储物,厨房与餐厅共享。墙面的木质红酒架,兼具收纳装饰两种功能。

  厨房

  玻璃门分隔空间,中式爆炒不怕油烟。

  想做开放式厨房但又怕中式爆炒的油烟问题,不妨试着像屋主一样,用玻璃推拉门将厨房区与岛台分开。重油烟烹饪时将门关闭,朋友们坐在岛台区依然可以实现陪伴聊天的互动。

  岛台与两侧的柜体既是储物区,也是厨房操作台的延展区域。

  走廊

  拓展宽度,加书墙装饰。

  穿过客厅与厨房中间的走廊,便能来到书房与卧室空间。装修时屋主将走廊拓宽,并在临近书房的墙面做了整墙的开放式书架装饰。

  工作后很少能有机会静下心来阅读,比起带柜门的书墙,这样的开放式设计反倒方便了,每次走过都能随手拿下来翻两页。

  不过做开放式书架有利也有弊,比如打扫问题,生活在北京一周总要清一次灰,也可以用小型吸尘器或除尘掸来解决。

  书房

  20%的私密、80%用来共享。

  屋主在书房装了两扇木质谷仓门,将这个空间做成了半开放式,平时门打开后可与书架墙连接,形成一个开放式大空间。

  书桌前的墙面连接客厅,墙面被屋主凿开做了扇玻璃窗,并装上百叶窗。平时书房既能开放与客厅公共空间共享,谷仓门与百叶窗又保留了20%的私密感。

  角落里五斗柜上的字画是屋主奶奶留下的,经过细心装裱后被收藏进了书房。有温度的物件对他来说就像无价宝,能让家这个空间变得更加丰富。

  除了字画,刘扬家里的老物件还有很多,每看到它们时还能清晰的记起相关的人或事,关于北京的这15年,如今都被他小心翼翼的收藏进家这座记忆博物馆。

  卧室

  不用太大的独处空间。

  经过书房,走廊越来越窄,尽头的位置连接屋主的卧室。作为日常休息独处的空间,面积不需要太大,舒适简单即可。比起宽敞的多功能套间,像这样一个温馨的小空间更利于入眠。

  平时窝在主卧阅读或看电影,能静心享受独处时光,便是刘扬所理解的生活,不需要多复杂的过,有温度、舒适即可。

  今天的图文、视频来自住颜( ID:xiaonuandejia)。十点视频联合数十家“文艺生态”合作伙伴,为你提供优质短视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