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衰老的容顏回憶錄

  任何年齡的女人

  都有那個年齡段無法復刻的美

  作者 / 不一

  來源 /視覺志

  ID / iiidaily

  最近,陳喬恩的一條微博引起了熱議:

  “從什麼時候開始呢?東方女人被看待的只剩下她到底少不少女感,無論是女孩、女生、女人,都應該是被欣賞、甚至被保護......”

  我很慚愧,因爲我曾將這個詞視爲讚譽,後來才意識到“少女感”的執念多麼可悲。

  什麼是少女感?

  這個詞最初的詮釋,是一種讓人羨慕的人生狀態:面對現實仍堅守初心、保持好奇和全身心擁抱世界的純真。

  但漸漸地,少女感成了迎合男性的審美——年輕單純、甜美可愛:“輕齡與嬌嫩”、“軟萌甜”、“少女感就是,你笑起來有人說想親你”......

  女性有許多年齡段,然而她們的形容詞貧瘠到只剩下這一個。

  去年惠英紅參加活動,受到的評價竟也是一句——“凹出 18 歲的少女感”。

  可這個直面半生的泥濘與鮮花的女人,根本不屑什麼少女感。

  她早過了靠容貌博好感的歲數,靠自己實力闖出了一片天,活出了獨特的美。

  追逐少女感,歸根究底是恐懼年齡。特別是那些靈動的女演員,人們總希望她們容顏不改。

  《我家那閨女》中,張小斐有句話讓人印象深刻:“剛畢業像一屜熱騰騰的包子,然後一開蓋慢慢慢慢就涼了。”

  焦俊豔更是直言:“30 歲的女演員,被人挑選、被人嫌棄的菜”。

  姚晨在《星空演講》中透露自己生完寶寶後,事業陷入尷尬期,望着婆婆媽媽的狗血劇本,整個人都是“喪”。

  周迅拍了《明月幾時有》後,被人說“老”、“少女不再”,陷入了長期的焦慮:“我真的早上起來,坐沙發上就開始哭,陽光再好也會哭”。

  “不僅是中國,亞洲文化都是偏少女文化。”

  感覺一過了 25,尤其是 30,女人的魅力就走下坡路,不青春了,不嫩了......

  越是“老”越是“皺”,聽到少女感總是格外心動,想盡辦法維持少女人設。

  整個社會單一的幼齡審美,就是這麼來的。

  世界上最著名的時裝攝影師之一彼得·林德伯格(Peter Lindbergh)擅長赤裸裸地展現女性,幾乎沒有化妝,也沒有磨皮、沒有後期。

  她們少有嬌羞柔嫩的少女感,可你怎麼能說她們不美?有雀斑、有皺紋的章子怡,褪去了招娣的嬌嗔、玉嬌龍的張揚,仍耐人回味。

  凱特·布蘭切特舉手投足都是女王範。

  烏瑪·瑟曼老了,笑起來照樣性感。

  妮可·基德曼。

  海倫·米倫。

  羅賓·懷特。

  凱特·溫斯萊特。

  朱利安·摩爾。

  她們都韶華不再,可年輕、完美,本就不是美的定義。

  林德伯格表示:女人的美,是獨立、率性。你能從眼神和肢體中看到她們的故事。

  一個人的容貌能保持多久?五年?十年?可歲月除了賦予她們眼角的皺紋、鬆弛的皮膚,還沉澱出了獨特的氣質。

  奧黛麗·赫本說:女人的美是跟着年齡成長。

  人人都記得奧黛麗·赫本年輕時的模樣,令人屏息。但我更愛她年老後過盡千帆的坦然和仁愛。

  劉曉慶在自傳裏寫道:

  “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美麗的人。先天缺陷可以通過整形彌補,而才華和經歷會賦予人的形象以光芒。”

  “我拍完電影后,人家說我是美女,我說,啊?我是美女?沒有絕對的美女,我也不是美女。只不過自信、神采、閱歷,構成我的整體。”

  金星問劉嘉玲,是否真的身家 8 億資產?

  劉嘉玲回答:“我不止 8 億,我整個人是無價的。”

  一個 50 多歲的女人,歷經感情糾紛、流言詆譭,仍然自信十足!

  被問及最想回到哪個年齡,她的回答是:我還真就非常喜歡現在的年齡。我不喜歡以前那個時候,因爲你很彷徨、不確定、不自信。現在這個狀態,是我最飽滿、最自信的。

  魯豫曾問敬一丹:你介意別人提起你的年紀嗎?

  敬一丹答:“我一點都不介意。我在哪個年齡,會覺得這個年齡真好。我不會在 40 歲覺得 20 歲真好。那麼到了 50 歲,我覺得 50 歲真好。此刻我覺得 60 歲真好。”

  就像《霍亂時期的愛情》中所說:“任何年齡的女人都有那個年齡段無法復刻的美。 她因年齡而減損的,又因性格而彌補,更因勤勞贏得了更多。”

  流失的膠原蛋白,都是我們交的學費,而衰老就是成長的勳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