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好是接手APP Push产品一整年,谨以此文做一些产品及运营心得笔记。

摸爬滚打一年,又当爹(产品)又当妈(运营),拉扯儿子的核心指标实现翻倍~还是很有成就感~~^_^~~感谢各位开发爸爸们的支持了!

Push目的

产品目标比较单纯,平台准备的每一条Push都希望用户看到(信息告知)并点击(促活)。

Push目标拆解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首先我们要能尽可能地触达用户,然后再是通过用户分层、场景细分等等各种策略,让用户在需要的时候收到Push(KPI-点击率),在不需要的时候默默陪伴不打扰(KPI-退订率)。当然从长期来看,Push也能提升APP留存,Localytics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有消息推送的APP在留存率上是没有消息推送的APP的两倍多。这里先谈比较直观的指标~

两个环节——触达与转化

图1 Push产品KPI及动作拆解

【推送的实现方式及触达率】

Android实现方式看这篇文章就够了~我也不瞎bb啦~

即刻技术团队:安卓推送这件小事?

zhuanlan.zhihu.com
图标

我们主要做自研发通道,日常就是和厂商合作、和其他APP伙伴们合作长连保活。

这里要确认的几个点:

1、两个APP用户重合度评估

2、互拉会不会有强提示(「aaaAPP正在拉起bbb」,这种绝对零容忍呀!)

3、版本控制。历史老版本可能有些隐藏的坑,万一有业务内容没做版本兼容......所以平台产品运营得考虑这种雷,太老的版本,量不大的,适当舍弃吧~

4、Crash零容忍!千万得做好测试哟~

iOS推送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实现方式可见下文:

园长:iOS 推送全解析,你不可不知的所有 Tips!?

zhuanlan.zhihu.com
图标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点就是退订率,也就是许可权打开率指标。

先抛一个问题,为什么用户要打开你家APP推送许可权?

Push本质上就是一条信息,给用户传达有价值的信息,用户才会打开。因此,从用户的需求场景出发,告诉Ta这个通知与你息息相关,引导他去打开许可权。

【转化率】

最直观的当然是看到达点击率(CTR),一般APP都以这个指标来考核(虽然我们APP考核指标更严格些)。

首先,你有哪些信息需要传达给用户?我们简单分分类:

图2 Push内容分类

-功能提醒:各个APP的系统提醒,比如淘宝的交易物流提醒、支付宝的转账到款提醒、微博的特别关注提醒、点评的订单/订座服务通知等,当然也包括微信QQ的IM消息~

-温馨服务/引导:各个APP引导使用核心功能的通知,如消费后邀请写点评、问答邀请……

-个性化内容:与「人地时」场景相关的各种偏营销型的推送,主要是基于用户行为偏好的推荐;

-兜底/冷启动:平台大型活动通知、社会热点等等。

从上到下,Push与用户的相关性越来越低,对用户的价值一般来说也是越来越低的,但是!产品和运营不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么~

还是从价值出发,思考一个核心问题,什么样的内容对用户是有价值的?Ta更可能点击?

Push内容

回到Push本质(传递有效信息),我们的目标是:发现用户的需求,筛选出有效的信息,在合适的时间点,把内容用合适的形态展示给用户。

第一、场景感知。判断「谁、在哪、干什么」,引入用户分层、画像判别和实时场景的感知,在判断用户特征后著手对其进行精细化运营。

图3 用户场景

第二、内容选取。根据场景感知的结果,在Push内容池中筛选一批符合标签定位的内容,可以是业务提供的各种页面,也可以通过标签动态组合。具体的内容可以是半自动化的,比如根据场景包装的抵用券提醒、生日纪念日提醒push等,也可以是全自动化的,通过标签提取平台内基础元素如SKU、UGC等内容,通过产品规则包装成各种页面。

第三、个性化推荐。筛选出的这些内容,通过个性化推荐系统中的标签匹配及文本转化率训练模型进行打分竞争,同时也要考虑防疲劳机制对内容进行过滤去重,最终实现「Right people,right time, right push.」 精准匹配对平台来说提高了整体流量转化,对业务来说获取了更精准的流量。

第四、文案展示。「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事情对Push来说...emmm...难道指望说看到app图标就点击吗?当然不可能!为了分析什么样的文案容易吸引用户点击,我们也是煞费苦心!

按用户心智模型拆解,包括吸引、理解、行动、获得这四个主要步骤。

-吸引:通过利益点、视觉元素来吸引获取用户注意力,如Push声音、标点符号、emoji表情、数字等等;

-理解:文案标题或者关键词便于用户理解,信息结构清晰、更符合用户偏好,降低用户的认知成本;

-行动:适当的点击行为暗示,如「>>>」、「戳我」、「点击」等,引导用户打开;

-获得:内容要有料,不能让用户觉得是标题党。

总结

在「推得更准、推得更好」的路上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总而言之还是得深挖用户需求场景,并在合适的时候把更加有效的信息包装给到用户。以上是自己的一些总结,欢迎拍砖欢迎讨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