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甲方研究社

  就在前幾天,作爲噹噹網的創始人之一的李國慶發微博吐露多年以來的心路歷程。

  他承認了曾經的自己沒能顧忌團隊感受、還談到了自身情商低等話題。

  爲什麼這位曾經帶領噹噹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並以“毒舌”、“心直口快”“敢說敢言”的商業大佬竟然自黑情商低?

  01李國慶,何許人也?

  提到李國慶,人們往往都會想到他作爲噹噹網的創始人之一,曾經帶領噹噹取得成爲中國第一家完全基於線上業務、在美國上市的B2C網上商城等商業上的成就。

  在其他方面,作爲北京大學社會學專業的高材生,李國慶一直將思想和生存的關係看得很重。所以他一直在業餘時間內利用自身的資源關注國內公益領域,並提出“不救窮人救思想”的理念,和馬雲一樣,李國慶也表示了“對錢不感興趣”的言論,也在用自身財富回饋社會和普通民衆。

  在今年2月20日,李國慶正式宣佈離開噹噹網並進行自主二次創業。

  社會上,對於李國慶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更多偏向於其行事風格方面,這也是他能反省自己情商低的一個重要因素。

  不過這個被業內人士稱爲“李大嘴”的人物,可並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直男”,銳利的風格和獨到的眼光是李國慶身上最顯著的兩個標籤。

  02李國慶和俞渝的“夫妻店”

  提到李國慶,不得不提他的合作伙伴兼妻子的俞渝女士,同樣她也是噹噹網的聯合創始人之一,雷厲風行的李國慶加上細緻入微、顧全大局的俞渝,成就了當時1999年的當當網。

  有人說這個噹噹網算是李國慶和俞渝的“夫妻店”,誠然,當初的當當網在市場、技術以及運行方面全權由李國慶負責,而作爲李國慶最信任的枕邊人,俞渝女士靠着自身的性格優勢掌管了公司財務以及人員管理,靠着堅實的團隊和相互的信任扶持,夫妻二人熬過了八十一難,帶領這個“夫妻店”成爲盛時過百億的大企業。

  不得不說,這樣的夫妻搭配,可謂羨煞旁人。

  但是李國慶卻這樣形容他的妻子:“有時候很愛她,有時候想一槍崩了他。大多時候是在買槍的路上遇到了她愛喫的菜,買了菜卻忘記了買槍,回家過幾天想想還是要買槍。”

  這樣的話,不僅適用於婚姻,還適用於他們“夫妻店”的創業之路。

  現在“夫妻店”走到了盡頭,李國慶也在早些時日離開了一把手的位子,有人說李國慶早該離開噹噹,這主要是反映了對於“夫妻店”可以共同創,但是不一定能同時守的現實問題。

  也可以形象地說成“一山不容二虎”。

  對於這種說法,有的業內人士表示出李國慶早已經被權力架空,更有新聞爆出:“老闆被公司開除背後:李國慶在噹噹網早已被其妻架空”的新聞。

  筆者認爲,架空之說是無稽之談。權力架空對於將死之企業來說,又有什麼好處?噹噹網遲早會推出互聯網圖書商戰的鬥爭,近些日子頻頻被爆出噹噹網正在談和被收購的新聞就是對這一謠言的回擊。

  筆者猜測,李國慶離開噹噹網,實屬順應時勢,並沒有被誰逼迫,接着企業經營末端,順利脫離泥潭並出走至新的領域,開啓自己的第二創業生活,這纔是李國慶離開“夫妻店”的主要原因。

  還有一種說法是,李國慶早已計劃好去做書友會,恰是其所望及所長,求仁得仁,互聯網的鬥爭早已經不再是搶佔市場份額的鬥爭,而是技術端、用戶消費心理的鬥爭。李國慶深知自己早已不適合現在的戰鬥節奏,唯有另闢蹊徑,才能梅開二度,用一句話形容他離開的心情:愉快出走,沒有落淚。

  至於接下來噹噹網何去何從,怕是夫妻二人這樣的“夫妻店”管理模式徹底粉化後,噹噹網纔可以迎來新的轉機。

  03那些年,李國慶做過的“惡”

  李國慶的走雖然和權力架空並無太大關係,但是作爲一個企業的CEO,在職期間他可惹出不少的麻煩,業內人士送其外號“李大嘴”便是對其“口無遮攔的豐功偉績”的最好的概括。

  在喫瓜羣衆對京東老總的私生活之豐富驚掉下巴的時候,李國強便跟緊發表了自己的言論力挺劉強東:

  試問,女性朋友能有多少人完全接受這樣的“三觀”,這樣的小經驗分享,怕是真的非一般人能言耳!

  隨即,噹噹迅速和李國慶劃分界限,併發微博官宣:

  可以看出,都被自己的公司嫌棄了,倔強的李先生還能忍住這口氣,可見其在事後意識到了自己的不當言論。

  這只是其一。

  李先生還在14年初被爆出和“大摩女”之間的罵戰,事後爆粗的李先生沒有直接面對鏡頭,而是選擇讓他的髮妻來出門道歉並承認方式不當的錯誤。

  李先生當然不是不敢面對鏡頭,他是不敢再多說一句了。

  這件事,俞渝女士在事後給的評價是:“假如有選擇,我絕不會和老公李國慶一起創業。”

  一個熱情似火、暴躁但在內心深處帶有書生氣的“李大嘴”和冷靜似冰、沉穩謹慎的俞渝,是那些年互聯網行業最有趣的一對搭檔。

  最終,帶着自己那些年做過的“惡”和似青年的一樣熱血的李國慶,揮手道別了髮妻和自己創建的當當網,投身到下一站。

  04李國慶的後創業時代

  離開噹噹的李國慶並不會選擇歸園田居,依照他的性格必定會跟着自己的心去尋找新的創業領域。

  他選擇繼續創業的理由很簡單。在公開信中,略帶輕鬆的李國慶說出了:“改造比塑造難。”“現在我的夢,是用3到5年達到年用戶4000萬,再造一個互聯網文化生態”“被創新慾望折磨着,終於在2019年再次啓程。會爲文化產業貢獻光和熱!”這樣的話。

  李老闆的野心也是夠大的,想要改造國民的思想,第一步就是要創建讀書會,並且每年請幾十位名家在各個讀書會做每週書籍閱讀和思想交流活動,力求通過不同領域的專家分享自己擅長的知識來喚醒人們對於文化強身的認知。

  提到之後的二次創業,李國慶的自信顯露了出來,他表示預留了大量創始股,對書友會的未來充滿信心。並有信心再3到5年建立一個新的互聯網文化生態圈。

  少年心,鬢如霜,還能創輝煌?

  讓我們靜觀這位選當先驅而不肯當先烈的互聯網文化生態圈第一人的新動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