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爲錦鯉媽咪原創作品,圖片爲錦鯉媽咪原創插畫,歡迎個人轉發、收藏。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告訴孩子,要學會分享。這句話原本是沒錯的,教育孩子學會分享,是爲了孩子不要養成自私的性格。但是有些家長在分享教育上,卻只顧着“分享”,而忘記了孩子的感受。

  包包對你很重要,玩具對你的孩子也同樣重要

  劉女士和張女士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發小,兩人的感情非常深厚,也正因如此,兩家的孩子,也是從“穿開襠褲”就認識的好朋友。

  這天,兩家人約着去公園曬太陽,劉女士的兒子非要帶着新買的變形金剛一起去。到了公園之後,兩個大人坐在長椅上聊天,看着兩個孩子玩耍。

  本來還好好的兩個孩子,卻突然開始爭吵起來,兩個大人趕忙過去了解情況。聽完兩個小孩一言一語地陳述,大人們才瞭解了情況。

  原來張女士的兒子,看着劉女士兒子的變形金剛非常喜歡,想要借過來玩一玩。但是劉女士兒子十分寶貝這個新玩具,不願意借出,兩個小孩就因爲這個起了爭執。

  聽完事情經過,張女士還沒有來得及反應,劉女士就先教育起了自己的孩子,要求孩子把玩具給張女士的兒子,還教育他,不可以這麼小氣。

  顯然兒子並不認同劉女士的話,眼淚汪汪地抱着玩具不願意撒手。看着兒子這個“自私”的樣子,劉女士有些生氣,甚至準備自己上手搶過來了。

  張女士趕忙阻止了劉女士,結果開口第一句話,卻不是解決孩子的問題,而是問道:“你上次新買的品牌包包挺好看的,可不可以借我用用?”

  劉女士被這句話問懵了,開始閃爍其詞,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看着糾結的劉女士,張女士這才笑了,她告訴劉女士:“你對你的包包是什麼感情,你的孩子對他的新玩具就是什麼感情。”

  聽着張女士的話,又看着兒子抱着玩具擦眼淚的樣子,劉女士這纔開始慢慢地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很多人小時候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家長們希望孩子學會分享,如果孩子“學不會”,家長們就會強行幫他們學會。

  很多家長認爲這是爲了孩子好,讓孩子不要養成自私自利的習慣,但是在孩子眼中,父母的這些做法卻深深的傷害了他們的心。而家長們之所以不能忍受孩子拒絕分享,其實不外乎以下幾種原因。

  家長爲什麼,非讓孩子“分享”?

  1,覺得沒有面子,下不來臺

  很多家長都把孩子乖巧聽話,當成炫耀的資本,孩子不願意分享,甚至在父母的提醒下,依然拒絕分享。某些家長在這種情況下,就害怕別人會認爲自己沒有教育好孩子,這對於自尊心很重的家長來說,是非常丟臉的一件事。

  所以在出現這樣的情況時,部分家長就會選擇強制性地要求孩子,分享自己的東西,以此來展示自己的家教。

  2,害怕孩子變成“鐵公雞”

  這應該是比較普遍的家長的思想了,害怕孩子不懂得分享,以後會變得自私自利,只顧自己的利益。甚至在長大後變得一毛不拔,所以這些家長在出現這樣的情況時,會選擇嚴厲的教育孩子,自認爲很有道理地告訴孩子分享的重要性。

  3,害怕影響社交關係

  在面對劉女士這樣的情況時,很多家長都因爲害怕孩子的拒絕,會影響兩家人之間和睦的關係,而要求孩子必須懂得分享。這種家長不在少數,有時候是鄰里關係,有時候是親戚關係,總之爲了不影響大人的關係,家長們並不在意是否會傷害到孩子。

  孩子爲何不願分享?

  總是有家長覺得孩子不願意分享,就是因爲太小氣,但是孩子不願意分享的理由卻有很多。

  因爲這個東西對自己有意義,所以不願意分享

  正如劉女士的兒子一樣,變形金剛是小孩的新玩具,對於他來說有着不一樣的意義。新玩具對小孩來說應該都是這樣,因爲是新的,所以不願意分享。但是這並不代表着所有的玩具,孩子都不願意分享,家長們容易一葉障目,以偏概全。

  不喜歡被分享的對象,所以不願意分享

  孩子的喜惡是很直接的,喜歡你就願意和你分享所有的小玩具,不喜歡你就連一個破玩偶都不想給你。有的時候,家長並不能準確地辨別孩子的喜惡對象,以至於在出現孩子不願意分享的情況時,一味地將責任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但是這對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特別是很多孩子在捱罵之後,還要眼睜睜地看着父母把自己喜歡的玩具給自己討厭的人,簡直就是非常扎心了。

  單純的不想給,所以不願意分享

  這樣的情況也並不少見,孩子的情緒是比較直接的,不像成年人在做事之前還要思前想後。有些時候就是不願意分享,但是這種情緒一般都是暫時性的,有特殊性的,並不證明孩子就是一個自私的人。

  孩子不願分享,家長該這樣做

  有些家長一面對孩子拒絕分享的情況,馬上就會把問題上升到自私的高度。竭力要求孩子必須馬上交出自己的玩具,生怕晚了一秒,整個家庭都會被人打上“自私”的標籤。

  但是這種做法只會傷害孩子的內心,嚴重的甚至會讓孩子對家長充滿了不信任感。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以下幾種。

  第一,幫孩子解圍

  在孩子互相爭執的時候,家長不要一上來就貶低自己的孩子,動不動就把自私自利掛在嘴邊,以此教育孩子。而是主動給孩子解圍,維護孩子的尊嚴和形象。

  第二,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不要過分在意這件事

  遭受了這樣的“委屈”,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傷心的,家長們不應該一直不斷地提起,因爲這樣會使孩子越想越委屈,甚至是鑽牛角尖。最好的方式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把心思放到其他的事情上,忘記這個小委屈。

  第三,事後要告訴孩子,不願意分享並不是錯誤的

  家長們不要把不願意分享和自私自利劃上等號,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首先要告訴孩子,不願意分享並不是一件錯誤的事情。因爲東西的所有權在孩子的手中,家長不能替孩子做決定,不要用批評的口吻,讓孩子對處理自己的事情產生恐懼感。

  第四,循循善誘,告訴孩子分享的快樂

  在肯定了孩子的做法之後,家長們也需要認真地告訴孩子分享的重要性,不是強制性地要求孩子必須去分享。家長可以對孩子說,分享可以收穫更多的快樂,還有朋友,這樣孩子的接受度也會高很多。

  孩子不該爲成人的面子“買單”

  實在有太多的家長在面對這樣的事情時,都會自然地替孩子做決定,並且強制孩子要根據大人的想法來行動。但是孩子的世界是單純的,不像成年人。有些時候要求孩子分享,可能是因爲對方是親戚朋友的孩子,不想丟了面子,又或者是領導的孩子,害怕領導生氣。

  將成年人的思想,強行灌輸在孩子身上是非常可怕的,孩子沒有必要爲了你的面子和你的膽怯買單。家長也沒有資格用孩子的快樂來換取旁人虛僞的一句,“你家孩子真乖”。

  這句虛假至極的話,應該是很多家長最喜歡聽的話了。因爲在這些家長的潛意識裏,誇獎孩子乖巧聽話,就是在誇獎自己教得好,他們在意的並不是孩子是不是真正的懂得分享,是不是真正的不自私,而是自己在別人眼中是不是一個“明事理”的家長。

  至於這個“明事理”,是否是用孩子的委屈換來的,需要我們進行一個深刻的反思。

  我是幸運的錦鯉媽咪,在生娃帶娃的路上過關斬將。關注我,學習最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有關於這方面的困惑,也可以給我發私信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爲您解決一點困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