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每個人都想當然的說自己的黃種人,大家都翻開自己的衣襟看一看,有多少黃色的基因,如果實事求是的說,黑和紅是主要的色彩,所以,本人非常感興趣,長期黃種人的稱呼,不能改變自己的觀察。

除了宋朝以後因為國際貿易定居在中國的白種人(大部分定居在廣州灣『今湛江"、泉州等港口城市),中國古代通過西北和北部進入中國的白種人,也是中國歷史重要的一部分。 

新疆羅布泊的樓蘭地區,出土過白種人的墓葬乾屍,碳14測定的年代遠在公元前數千年。這些白種人必然來自亞歐大陸腹地的草原,經中亞遷徙到新疆,但公元前1000年後,這些人神祕的消失了。

史學家給出的原因是原因不詳,這句話最害人。在古代,人類遷居很頻繁,突然完全消失的可能性極小,向別的地方進一步遷徙的可能性極大。

自從羅布泊白種人消失後,直到漢朝勢力推進到中亞以前,西域地區小國林立,分裂割據,草原遊牧族又時常來劫掠,所以中亞白人未必能翻越帕米爾高原進入新疆。但自漢朝佔領這裡之後,建立了統一安定的秩序,東西方移民之路逐漸開通。從東漢中後期開始,中亞的商人、移民翻越了帕米爾高原,逐漸出現在西域南北道。現代新疆出土的粟特文紙張,最古老的也只是公元2世紀、東漢中後期。文書中有一些新來客寫給西方家鄉的書信,講述了初到新疆的經歷和這裡的商業信息。 三國時期,內地戰亂動蕩,但未能阻止中亞白人繼續東行。曹魏與西晉時,白人移民開始出現在河西走廊和中原地區。漢代,本來將匈奴等遊牧民族叫做胡人,為了表示區別,就將這些百白種移民稱為「羯胡」。隨著白種胡人越來越多,到南北朝,「胡人」就成了中亞白人的專用稱呼,北方草原的黃鐘遊牧族反倒不叫胡人了。

這是白種移民的一個方向。

石勒、石虎的後趙趙是中國歷史上有特色的王朝,因為它的皇族都是來自中亞的白色人種。自從有文獻記載以來,直到漢朝,中國從未接觸過西方的白種人。中國周邊的戎、狄、羌、匈奴等,都是漢人一樣的黃種人,也可能那時的人種是真正的黃鐘人,人類學名為東亞蒙古人種。

另一路出現在東北方向,那就是對中國歷史影響最大的少數民族-鮮卑族。後來的蒙滿族,都和這一民族有密切的關係,而且後來的蒙古,很顯然不是單一血統。

我更認為最原始的鮮卑是白人,史書上這樣的記載很多,無論前秦時期還是東晉,都有很多記載,不能否認。中國史書上,說鮮卑源自東胡,很顯然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中路鮮卑包括北魏的拓跋鮮卑和北魏北方的柔然,都是匈奴和鮮卑的混血組成,是鮮卑和被擊敗的匈奴族混居、通婚而形成。西路鮮卑是慕容廆之庶兄慕容吐谷渾率部從東北遷到青海東部,稱為吐谷渾,後來遷居西部的鮮卑是禿髮氏,也是拓跋氏一樣的鮮卑和匈奴混血。

很多人說,中路鮮卑和禿髮氏是匈奴為主,應該是鮮卑為主,因為北魏皇族都自稱自己是索頭部落。

東漢初年,鮮卑、烏桓諸部落原仍隸屬於匈奴。竇憲聯合北方各遊牧部落,擊破北匈奴,被擊敗的這部分匈奴開始混入鮮卑。鮮卑部落佔領蒙古高原,開始興起,這是中路和禿髮氏路鮮卑的起源。

東路鮮卑比較複雜。東漢末年,烏桓被曹操征伐之後衰落,鮮卑崛起。236年,曹魏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殺死軻比能,立其弟為首領。《三國志》「烏丸鮮卑東夷傳」中有述,這是東路鮮卑。

東路鮮卑有段部、慕容部、宇文部等,段部曾和晉陽的劉琨聯合,後被羯人的後趙擊潰,融入中原其他族羣之中。慕容部在東鮮卑之中最強大,有慕容氏諸燕的流變。一開始的慕容皝於五胡十六國前期創立的大燕國,史稱前燕。前燕於能臣慕容恪死後衰落,慕容暐(字景茂)在位時亡於氐人苻氏的前秦,而慕容恪之弟慕容垂在此之前已降前秦。384年,在前秦淝水之戰敗於東晉之後,慕容垂復國建立燕國,史稱後燕。同時慕容暐的弟弟慕容泓、慕容沖(小名鳳皇,前燕的中山王,大司馬)也建立了一個燕國,史稱西燕。394年西燕被後燕所滅。後燕後被鮮卑拓跋氏的北魏擊敗後北逃。留在南部的一支後燕宗室由慕容德率領成立南燕,南燕後被東晉所滅。

宇文部與高句麗通好,但敗給了慕容皝的前燕。之後南北朝時期宇文氏篡西魏成立北周。宇文部落中的迭刺部後來是契丹創始時期的「契丹八部」之一。

到這裡還未清楚東胡,搞不清楚東胡,就無法清楚鮮卑。東胡按傳統的說法是古代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東胡(一說山戎)部落。漢朝時期,匈奴以東的遊牧部落被匈奴的冒頓單於擊敗後,退居烏桓山和鮮卑山,成為烏桓和鮮卑二族。我有點懷疑,如果這樣的說法是成立的,那麼,就一樣應該是和羌、狄族一樣的民族,事實上他們的膚色和這些民族有顯著的差別。

在《楚辭》中,曾稱讚細腰女子,如同鮮卑人,因此在西漢時,中國就已知道有鮮卑人的存在。

從考古上看,東胡一族分佈在今西拉木倫河一帶已經有悠久的歷史。可是,應該注意到,在古代漠北和遠東也是一條移民通道,特別是在夏商時期,氣溫比今天高三到四度,漠北不是苦寒之地,而是牧場,很適合遊牧民族的遷徙,因為在古代,中原和周邊地區更早建立地址固定的政權,阻礙了遷徙,加上陰山等山脈的阻隔,漠北和遠東是一個更主要的遷徙通道。

如果未來有時間,研究這項內容應該是有意義的事情,因為在中國的北方,匈奴和鮮卑的血統比例,應該不低於最原始的漢族。

這篇文章寫給來自北方的段氏家族。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