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幾乎每一個女人都會掌握着一定的縫紉技巧,也就是我們常常說起的女紅,隨着社會的發展,縫衣服這個舉動似乎越來越不重要,老一輩們還會些基本的縫縫補補,而現在的年輕人或者是小孩子,真的可以說得上是對縫紉一竅不通。

  在當今社會中,女孩子們都不需要多麼厲害的針線功夫了,只要是能夠拿起繡花針縫縫補補,那都已經算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這位媽媽就遇到了這樣一件和縫補衣服有關的事情。

  媽媽有一個兒子,目前正在讀中學。這天晚上,媽媽開車去接兒子放學,當兒子上車後,媽媽像往常一樣,打算和兒子聊幾句今天在學校發生的事情,然後再開車回家。

  就在母子二人聊天的時候,媽媽突然發現兒子的衣袖上面有一個很大的補丁,看到了這樣的一幕後,媽媽並沒有對衣服打補丁的原因感興趣,反而倒是對於這個補丁的由來升起了一絲“八卦”的意思。

  媽媽問兒子:“衣服上的補丁是誰給你縫的啊?”

  兒子聽到了媽媽的詢問後,突然表現出有些不好意思的樣子,他小聲地回答道:“是我們班的女同學縫的。”

  “哦!原來是女同學啊!”媽媽聽完兒子的回答後,突然就想要逗逗兒子,她打趣地說道:“都說大發大發,針線腳越大越能發大財,看樣子,這樣的兒媳婦還是能要的!”

  聽完媽媽口中的話語,兒子的臉比剛剛更紅了,就好像是一個紅彤彤的大蘋果一樣。

  媽媽似乎還嫌打趣兒的不夠,還繼續拽過兒子的袖子,細細地打量着兒子的袖子。

  此時的兒子只好紅着臉,抿着嘴,任由媽媽調侃着自己。

  對於兒子來說,媽媽的這種玩笑調侃,兒子早就已經習以爲常了,如果有一天媽媽在接自己放學的時候沒有打趣自己,兒子反而是要懷疑是不是媽媽今天的心情有些不好呢!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場面屢見不鮮,因爲兒子的性格就是一個“安靜的美男子”,而個性更爲活潑的媽媽就將逗兒子作爲每天的一個小小調劑,通過這樣的對話,反而會讓母子二人的關係越來越好。

  您與您家的孩子是如何相處的呢?是時不時地開玩笑,還是常常會很嚴肅地談論問題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說出發生在您身邊的趣事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