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15日電 《故宮裏的大怪獸》(第四輯)近日發佈,同時該系列至今已暢銷300萬冊。

  《故宮裏的大怪獸》系列童話是首部走進孩子視野的故宮題材童話,已共出版12冊,本次活動發佈了最新第四輯的三冊。它通過小學生李小雨在故宮撿到了一個神奇的寶石耳環而展開。李小雨藉助“洞光寶石”的神奇魔力,居然聽到在故宮裏生活了幾百年的怪獸、仙人們開口說話,並經歷了許多驚險故事。

  第四輯延續了前三輯的主要角色和敘事方式,並有了新的特色:首先怪獸的來源更廣,除了故宮常見宮殿與建築上的怪獸之外,還講述了許多展品上的怪獸;其次想象力更加豐富,故事更加精彩,如李小雨穿越到清朝,與小宮女交上了朋友;再次融入了更多的歷史傳說、傳統文化以及自然知識;最後以故宮中真實存在的宮貓爲原型創作出了幾個小故事,如景仁宮的鰲拜請楊永樂幫忙遛狗;此外,故事還擴大到了故宮周邊的建築,如大高玄殿“鬧鬼”事件,帶小讀者們逛得更遠。

  本書告訴讀者,人們眼中冷冰冰的石獅和銅獸背後都有各自的故事,它們是有血有肉的神獸,它們的地位不同,承載着不同的意義與職責,古人在雕刻這些神獸時也是非常考究的。在這些怪獸、神仙故事中,有西式的夢幻,也有中式的傳說,還穿插着很多生活、自然常識,民俗文化,以及善良、正直、信念、愛與責任等的啓迪。它不僅帶領小讀者“紙上游故宮”,還向大家打開了琳琅滿目的中華優秀文化資源寶庫,又將當代少年兒童的生活元素融入其中,讓小讀者倍感親切。

  作者常怡通過故宮實際存在的、看得見的這些“怪獸”和看不見的“神仙”,巧妙而深入地挖掘衆多中國神話和傳統文化資源。她深耕中國傳統文化寶藏,查閱參考了大量關於故宮的典籍和《搜神記》《山海經》等歷史書籍,提煉出中國神話精髓,用文學的筆觸,賦予神獸迥異的性格和經歷。

  對此,慢學堂創辦人、深耕閱讀研究所所長李一慢從“傳統文化的童心表達”的角度對該書作出解讀,他表示,傳統文化是需要當代表達,更需要兒童化的表達的。他說:“《故宮裏的大怪獸》將人類傳說與無形遺產置放在故宮這個有形的特定空間,把皇家的、理想化的、神祕性的、建築的祥瑞變爲兒童文學的、藝術的、人文的‘童話部件’,除了故事的講述外,更重要的是給小讀者以情感的影響。特別是在影響兒童之前先打動了父母和老師,轉變了我們成人觀察遊覽故宮的視角,讓故宮在我們心目中日益親切起來。有了這樣的情感基礎,孩子們的中國心傳統情越發普遍和深厚。”

  以及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社長劉國輝指出,故宮文化越來越大衆化的當下,如何真正抓住孩子的興趣點,吸引孩子走進故宮是值得思索的問題。他說:“《故宮裏的大怪獸》正是一次成功的實踐,它巧妙地以孩子喜愛的怪獸形象爲切入點,改變孩子對故宮的傳統印象,讓孩子開始更加願意走進故宮,探索故宮,進而愛上故宮。”也正因如此,這套書獲得了故宮“官方認證”——得到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的特別推薦,被稱爲“孩子們與故宮之間的橋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