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功能又雙叒叕更新了!

  繼上次取消私信已讀功能,微博這次又上線了“僅半年可見”的功能。

  也就是說,發佈時間超過6個月的微博只有本人可以看到,其他用戶無法查看,且在信息流、個人主頁、搜索場景生效。

  消息發佈沒多久,趙麗穎就立即使用上了這一功能。

  沒想到,這一舉動在網上引起了一場不小的爭論。

  有些人在冷嘲熱諷,還說是不想刪黑歷史的最佳解決辦法。

  有些人卻認爲實屬正常,這完全取決於個人的情感表達。

  其實,微博本來就屬於一個弱社交的平臺,在這個誰都不認識誰的場所,任何人可以暢所欲言,表達內心的真實情感。

  可隨着時間的推移,它成了歷史的見證,也成了別人瞭解你過去的來源,所以總會有人選擇想要跟過去告別。

  微博更新了半年可見,讓人自然聯想到微信朋友圈的三天可見。

  在互聯網越來越發達的今天,不管是微博還是微信,它們帶給我們便利的溝通與訊息的傳達,可我們卻越來越顧忌這種生活狀態。

  南木曾經問過一個朋友:爲什麼要給朋友圈設置三天可見?

  得到了這樣的回答:

  因爲很久之前的想法並不想讓別人看到,感覺上會很麻煩,再說了,過去的事那麼糾結幹嘛。

  而且,現在跟對方有沒有交情可能都會加個好友,可並不想讓新朋友瞭解太多自己的生活。

  老朋友的話,他們不必通過朋友圈關心你,所以也不太愛發。

  想必很多人也是出於這種態度,時間長了,朋友圈裏加了很多並不熟悉的人,工作上的、生活上的,乾脆便不發了。

  更何況真正關心你的老朋友,也並不需要了解你的過去,他們是在實實在在的生活中關心你,而不是你發的朋友圈裏。

  朋友圈看起來是個分享生活的平臺,但最重要的是,它很容易幫你看清一些人、一些事。

  在少不更事的時候,總有人以好友多爲榮,彷彿這樣就能夠證明自己的交友魅力,可仔細想想真正交心的朋友又有幾個。

  也許大家都聽到過這樣的故事:

  有一個人的好友列表裏只有十個人,而另一個人的好友列表卻有一千個。

  當他們各自去找朋友借錢時,第一個人的朋友全部願意借給他錢,並着急詢問發生什麼事,而另一個有一千好友的人,卻沒有一個人借給他,還在他表明來意後,將他刪除。

  某一天你會發現,朋友多帶給你的只是熱鬧,而不是溫暖。

  而朋友少也並非一種遺憾,相反,說明對“朋友”這一定位更加清晰。

  南木之前在微博上看過一個視頻,感觸頗多。

  在一次社會實驗的測試中,五位受訪者被要求根據提問來操作手機聯繫人。

  第一個提問是:別看手機,大概猜一下你手機裏有多少個聯繫人?

  有猜一百多個的,有猜三百的,還有覺得五六百的......

  當節目組展示出來他們的手機後,沒想到,幾位受訪者手機裏的聯繫人全部多達上千個,這個數據也將他們嚇了一跳。

  第二個提問是:刪除那些你不會主動聯繫的人。

  因爲工作和應酬的關係,每個人的手機裏被刪除的只有個別人。

  所以第三個提問是:如果不考慮工作和應酬呢?

  當他們再次按照要求,刪除應酬關係的人,結果發現:“工程量很大,大多數都刪光了”、“只剩了二三十個”......

  最後一個提問,又被問到:除了家人,你能說真心話的還有幾個?

  他們在沉思中回答:“很少”、“刪除後就兩三個”......

  一千多個聯繫人,剩下好友最多的受訪者也就只有三個。這樣的落差,也直接讓其中一位受訪者自嘲:真失敗啊。

  以爲朋友多便是一種成就,可其實真正知心的朋友卻寥寥無幾,這大概是社交中最悲哀的事了。

  賓客盈門下的虛假泡沫,不過是被遮掩的孤寂。

  交友的範圍廣、門檻低,並不見得是件好事,不以友情本身爲目的,必然導致情感關係淺且廉價。

  同時,因爲朋友太多,而和真正的朋友在無形中疏遠。

  就像視頻裏的一位受訪者,在被要求給最後剩下的朋友打電話時,竟然被對方直接掛斷。

  我們總是在繁瑣、浮華的生活裏,處理着所謂的人情世故,卻往往忽略了真正的朋友。

  等到發現時,在自己看來深厚的感情其實早已漸遠,獨留惆悵。

  這種社交困境,已然存在大部分人的生活中。

  朋友越多越好,不知不覺間成了我們現在的交友準則。

  可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朋友嗎?

  英國心理學期刊發佈過一項關於人類學的研究結論:社交越頻繁,人們的生活滿意度反而越低。

  當我們的生活被沒有意義的社交捆綁時,反而失去了享受生活的意義。

  錢峯在節目《火星情報局》裏自曝,汪涵不僅把自己微信拉黑了,還把陳坤、范冰冰的微信都刪掉了。

  跟他解釋說:朋友圈人數達到一百多時,我就覺得有些可怕,要把一些沒有意義的,全都刪掉。

  很多人都驚呆了,在娛樂圈和著名影星成爲朋友,在某種意義上代表着自身的成功,沒想到汪涵竟然覺得是沒有意義的。

  可在南木看來,這纔是一個人在生活裏過得自如的表現。

  生活裏,我們無法避免被一些複雜的交際關係所打擾,想要人生快樂的最佳途徑,是不如擁有一個乾淨的朋友圈。

  後來,汪涵還在節目裏提起這事兒,又解釋道:

  “這樣的生活非常非常的輕鬆,所有時間都是你的,自在得一塌糊塗。

  你會突然覺得,整個人生都發生了變化。

  而且我們彼此沒有微信,但感情根本不會因爲長期不聯絡就變得不好。”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寫道:

  把一切不屬於生活的內容剔除的乾淨利落,簡化成最基本的形式。

  人生最快樂的方式,不過簡單二字。

  還有人說,愛交朋友是恐懼孤獨。

  TED的一次演講裏,有這麼一句話:若學不會獨處,那麼,越關係,越孤獨。

  更何況令人不會感到孤獨的,不會是不計其數的好友與其中夾雜的虛情假意。

  歌手張韶涵在《吐槽大會》裏講起了自己低谷時期的經歷。

  事業巔峯期,所有人都往她身邊湊,可在事業上受到打擊的時候,她的親人、朋友,都巴不得趕緊逃離有關她的生活。

  但她沒有一蹶不振,而是將自己關在家裏,仔細分析這一切問題。

  這讓她重新定義了朋友的意義:“雖然朋友多了路好走,但我也不需要給我修路的朋友,我自己有翅膀。”

  人這一生裏,會認識很多人,但最應該好好相處、好好對待的是自己。

  而能離去的朋友,都不值得佔據你的時間和精力,感情可貴,應該把真心和時間留給值得的人,給彼此都多一些溫暖和驚喜。

  陳奕迅在自己的歌裏唱道:“來年陌生的,是昨日最親的某某……”

  這世間有很多因果緣由,唯有感情最爲難守,一不留神也許就散了,有一段真摯的感情就顯得更不容易。

  有些人想要得到關注,發個朋友圈找一下存在感,卻忽略了,真正關心你的朋友,不止是在看到你發動態時候纔會找你。

  在乎你的朋友更不會對你的社交圈指手畫腳,也並不需要去扒你的過去,無論何時、何種境地,他們依舊還在,是你們彼此人生的參與者。

  人這一生,大約會認識27000個人。

  手機中存下的聯繫人差不多是1000人左右,但其中真正交心者卻不過二三個。

  生命的短暫,不容得我們去虛度時光給並不在乎你的人。

  像汪涵和張韶涵一樣,看透社交的本質,將時間留給真正在乎你的人吧。

  不論何時,對方都願意向你伸出援手;也不論你貧窮、富貴,都會對你不離不棄;因爲感情足夠真摯,所以不論多久未聯繫,都像是如昨日剛相見的老友。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沉迷沒有意義的社交,不如提升自己。通訊錄千名以上,也不及二三知己。

  學會與過去告別,珍惜爲數不多的朋友,時間,亦會留下最值得的人。

  - END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轉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