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認識:民粹之風並非空穴來風

  對於什麼是民粹主義,存在不同的定義和內涵。事實上,左右翼都有民粹主義,其共同點是反對精英階層、主流政治和既有體制。以往,歐洲民粹主義政黨支持率很低。但近些年來,它們的影響力持續上升,成為歐洲政壇不容輕視的政治力量。這種現象的出現絕非偶然,其背後有著深刻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原因。

  美國學者法里德·扎卡利亞日前在《外交》雜誌刊文指出,歐美當前共同面臨著經濟停滯的挑戰,這與人口結構、全球化、技術和預算等問題相關。對此,建制派希望推行標本兼治的解決方案,但這種漸進主義讓許多選民不滿,後者想要更加激進的改革方案。

  「如果一個國家的政界主流未能傾聽和解決民眾的擔憂,新興政治力量就會煽動恐懼和偏見,致使民粹主義抬頭。」他寫道。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馮仲平認為,歐盟現在面臨各種經濟、社會、安全挑戰,引發中下階層民眾的嚴重不滿,這為民粹主義提供了很好的土壤。傳統主流政黨對於當前問題束手無策,解決不了問題,就為民粹主義政黨提供了機會。

  當前,幾乎每個歐洲國家都能看到民粹主義政黨的身影,雖然影響或大或小,但其政治主張有著相似之處,包括反歐盟或反歐元、反對外來移民等。

  比如,在英國脫歐公投中,脫歐派最重要的主張就是反移民,而德國選擇黨、法國國民戰線等民粹主義政黨也持同樣立場。

  這股民粹主義風潮不僅改變歐洲各國政治格局,平添各種不確定性和未知風險,而且給二戰後開啟的歐洲一體化進程帶來嚴峻挑戰。

  馮仲平認為,當前,民粹主義的興起可以說是歐洲一體化最大的敵人,歐洲一體化的理念思想實踐正是民粹主義所反對的。民粹主義要求把「主權」從歐盟手中拿回來。

  更大的挑戰是,民粹主義政黨即使藉助民意上台,也難以解決歐洲面臨的各種難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就曾明言,民粹主義儘管能夠提出很好的問題,但很少能夠找到正確的答案。

  馮仲平認為,由於歐洲深陷各種危機,無論是主流政黨還是極右翼政黨都沒有能力很快解決這些問題,預計歐洲今後較長時間將處於經濟低迷、政治動蕩、外交內向、一體化停滯境地。

  今年11月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歐洲民粹主義政黨一片歡呼雀躍,認為「精英們的世界正在坍塌,而他們的世界正在建立」。

  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所長黃平說,歐洲國家近年來出現經濟上的保護主義、政治上的保守主義、社會思潮上的民粹主義,這背後折射出精英與民眾的分裂、貧與富的分裂、傳統歐洲人與外來移民的分裂,也是精英層內部的分裂。

  在一些西方媒體的描述中,民粹主義在歐美國家大行其道,勢不可擋。但義大利公投和奧地利總統選舉結果傳遞出不同的信號,表明來自不同陣營、持有不同立場的政治勢力依然在激烈博弈,其結果關係歐洲未來政治生態與前途命運。

  2017年,歐洲國家還將迎來多場重要選舉,包括法國總統選舉、荷蘭大選、德國大選等。民粹主義和傳統政黨之間、反建制派和建制派之間的博弈仍是關注焦點。此外,也不排除一些傳統政黨為獲取選票,可能吸收民粹主義政黨的部分主張。

  無論如何,民粹主義風潮正在衝擊和改變歐洲既有政治生態。建制派與反建制派、全球化與逆全球化之間的爭奪與博弈,將成為未來歐洲政壇的一大主題,歐洲政治生態或將因此改變或重塑,歐洲面臨艱難的抉擇。 (據新華社)

評分

  • 1
  • 2
  • 3
  • 4
  • 5
  •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