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上市公司的前提,但是在中國是這樣的;

先來看主板關於資金方面的上市條件;

主板和中小板;

凈利潤:最近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較低者為計算依據;

收入: 最近3個會計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超過人民幣5000萬元; 或者最近3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累計超過人民幣3億元;

創業板;

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於一千萬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凈利潤不少於五百萬元。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較低者為計算依據。

不管是主板還是創業板,都需要企業盈利。但是實際上很多高科技公司一開始是無法滿足這個條件的,所以基本上無法在國內上市;

美股的條件則寬裕的多;

美國的納斯達克是允許沒有利潤的公司上市的,但是也有條件;

無盈利企業資產凈值要求在1200萬美元以上。

盈利的企業經營年限要在三年以上。

但是,實際上,紐交所和美交所要嚴格一些;

如紐交所;

公司財務標準(三選其一):

[1]收益標準:公司前三年的稅前利潤必須達到1億美元,且最近兩年的利潤分別不低於2500萬美元。

[2]流動資金標準:在全球擁有5億美元資產,過去12個月營業收入至少1億美元,最近3年流動資金至少1億美元。

[3]凈資產標準:全球凈資產至少7億5千萬美元,最近財務年度的收入至少7億5千萬美元。

港股創業板要求也比較低,這裡就不列出來了。


盈利是公司在A股市場上市的必要前提。但以後有可能出現未盈利公司可以在A股上市的特許例子。


目前根據規定,申請在A股滬深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的公司必須是最近3個會計季度無虧損,而且累計凈利潤超過3000萬元。


而申請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要求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於一千萬元,且持續增長;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凈利潤不少於五百萬元。


在今年年初證監會會議曾經提到「改革發行上市制度」、「加大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支持力度」,考慮放寬新經濟類型的公司上市審批標準。而且進入3月份以來,監管層更是多次公開表態,將為符合條件的「四新」行業獨角獸公司開通IPO綠色通道,在上市審批過程中,實施「特事特辦」。


回顧國內互聯網公司赴境外上市的最大原因就是由於互聯網公司在創業初期盈利能力不強,未能符合A股上市條件。此次監管層為迎接獨角獸和中概股在A股上市,有很大的可能為獨角獸公司放寬各項上市審核條件,當然也包括盈利能力要求。


所以A股最快在今年或者是明年,就有可能出現暫時沒有盈利的獨角獸公司被批准上市的特許例子。


這個要看上市地點,如果選擇國內上市的話,盈利是關鍵,其他市場對IPO的企業的要求不一。

A股上市

香港上市

美國上市條件

紐交所上市條件


是A股上市的必要前提,美股則沒有這樣的要求。亞馬遜和京東這兩個世紀巨虧都在美股上市。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