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3月8日,是國際勞動婦女節,也是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龍擡頭”。今天我們隨機找到了三位女性理髮師,講述她們自己的故事。

“大娟”師傅在爲顧客做頭髮

“我們都是特意來找大娟師傅給做頭髮”。幾位中年顧客坐在凳子上說。穿白大褂的“大娟”師傅全名叫張麗娟,今年五十五歲,從1987年至今,她已經在紅巾理髮店工作了三十二個年頭。

“我父親在正陽理髮店,我被分配到了紅巾理髮店。”大娟師傅一邊拿着水管子嘩嘩地衝着顧客的頭,一邊說道。最開始上班的時候,大娟師傅曾因爲手生不小心劃破了顧客的頭皮,不過那位顧客並沒有責怪,反而還鼓勵她,說以後就找她理髮,直到練成手爲止,而這件事也一直被她記在心頭。

一間開了近百年的理髮店,隨着歲月的更迭,理髮的工具也是一部小小的“理髮工具變化史”

幾十年間,大娟師傅迎來送走的顧客不計其數,好多回頭客來理髮的目的,也從最初的追求時尚轉變成用染色遮蓋自己的白髮。

如今,紅巾理髮店一共還有六位師傅,四位女師傅,兩位男師傅,他們中最大年紀六十多歲,最年輕的也有五十五歲。

“來我們這理髮的顧客,都是花錢買咱的手藝,辦卡推銷產品的事咱不能幹。”在被問到店裏有沒有存錢辦卡業務的時候,大娟師傅和店裏的其他師傅一口回絕。

“我們有時候想買她們的護髮產品,她們還不賣呢!”在屋裏坐着排隊理髮的顧客也跟着打趣說道。

早上七點多鐘,範大姐就來到了“店裏”生起爐子,待“店裏”有了點熱乎氣,門口排隊的大爺緩緩地走進來,準備理髮。

範大姐今年四十歲,從十九歲的時候開始經營理髮店,後來隨着門市的動遷,範大姐開始給別人的理髮店打工。

“今天二月二,來理髮的人多,但我們一年最忙的時候其實是春節前夕。”範大姐一邊整理着木梳一邊說。最辛苦的時候,範大姐每天只喫一頓飯,可就是這一頓飯,也得分成七八次才能喫完。下班之後,手腕腫得擡不起來。

如今,範大姐一邊做環衛工,一邊利用業餘時間給人理髮。而她口中自己的“店”其實就是一臺小型的“鋼製房車”,在平時休息或者下班的時候,她就把“店”推出來,給周邊的居民理髮,一次五塊錢,還帶刮臉。範大姐說自己辛苦點,家裏也就輕鬆點。“我閨女現在正在上高中,她喜歡舞蹈,我準備以後讓她去專門的舞蹈學校學習。”範大姐笑着說。

早八點多鐘,五十歲的朱大姐在室外爲顧客理髮。從一早忙到現在,朱大姐已經給二十多位顧客理了發。

朱大姐說,自己身體不是很好,每天給顧客理髮最多也就能到中午,下午就回去休息。因爲理髮認真細緻,幹了沒多長時間的朱大姐也積累很多前來理髮的“老主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