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左晖是否愿意公开,贝壳的资本故事早已鸣锣开讲。

  文丨《中国企业家》记者 李艳艳

  编辑丨王芳洁

  头图摄影丨王家乐

  在大链家的话语体系里,“All in”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对于一家成立了十几年的公司来说,这可不多见。

  这个被贾跃亭带火了的词,大概跟德扑里的“梭哈”一个意思。All in是贝壳2018年延续至今的主旋律。一般的理解都是,要全力以赴,不留退路的推进贝壳。

  其实,若用chinenglish 来翻译,All in还可以被解释为“全进来”,对于贝壳来说,这样去理解倒也不无恰当。一个已经非常清晰的方向是——

  链家归于贝壳,投资人也归于贝壳,未来上市的荣耀还将归于贝壳。

  对了,就连微信支付十二宫格的最后一名,最近也给了贝壳。

  贝壳“镜像”链家

  3月20日,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公司发生了注册资本、投资人和管理层变化。包括腾讯、百度、高瓴、万科在内的22家投资人从链家撤出投资。撤出后,投资方由37个变为15个。

  同日,公司注册资本由2054.02万元变更至1355.82万元,注册资本减少33.99%。企业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合资)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除此之外,万科祥裕董事长刘肖、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新希望地产总裁张明贵4人,退出链家董事会。

  3月25日午间,贝壳方面回应《中国企业家》称,本次减资目的在于企业发展所需,原投资方在链家的股份,将通过协议镜像平移到贝壳找房。某接近链家投资方面的人士对《中国企业家》称,镜像就是和之前投资双方签订的协议一样,权益平移过去,都不变化。“你(可以)理解成(投资人)从链家的全部权益平移到贝壳了。”

  华兴资本人士向记者确认,“我们还是链家/贝壳的股东,包凡还是链家/贝壳的董事,没有变化。”该人士特别指出,这里的链家指的是“链家整体”。

  “背后都是左晖,这并不奇怪。”一名中航证券分析师对《中国企业家》称,贝壳正在谋求VIE架构下的海外上市。“(左晖)应该在下一盘大棋。”

  “链家的主要资源都转移到了贝壳,这对之前投资链家的股东肯定不利。”上述人士认为,这就是将链家股东镜像平移到贝壳的原因。

  一个迹象表明,早在贝壳成立之时,相关镜像平移计划,就已经谈妥了。2018年秋天,记者问孙宏斌,贝壳的成立会否侵害链家股东的利益?孙宏斌回答,贝壳就是链家,链家就是贝壳,是一回事。

  运营贝壳找房的主体公司为天津小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12月,天津小屋更新了两条股权出质信息显示,公司股份全额出质给金贝(天津)技术有限公司,而金贝天津是贝壳投资(香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多位证券机构人士对《中国企业家》表示,左晖将旗下公司转移和股权出质,意在通过VIE架构设计,将贝壳及链家的线上线下业务打包,直至海外上市。

  链家“in”贝壳

  贝壳找房于2018年4月正式上线,涵盖二手房、新房、租房、装修等众多类目。2018年5月,左晖曾计划,未来一年要将贝壳找房经纪人的数量扩展至链家的十倍。截至2019年3月1日,贝壳找房已成功进驻全国97个城市和地区,连接1.95万家门店和近17万经纪人,入驻平台的新经纪品牌超过126个。

  当贝壳找房从0开始时,链家已成为中国房地产存量市场领头羊,有公开数据称,2015年其税后纯利8.09亿元,2016年估值高达416亿元。

  但在当时,就股权关系而言,贝壳和链家并不存在替代关系。天津小屋科技与链家房地产经纪公司只是拥有共同的实际控制人。

  2018年中,情况开始变化。链家经纪旗下多家公司更名为贝壳相关公司。比如,天津链家兴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改名贝壳找房科技有限公司,链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腾挪成贝壳技术有限公司。贝壳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份。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公司100%控股的公司达74个。

  2018年8月,链家(天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据天眼查,企业属性是“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合资)”,注册资本5050.51万元,股东是贝壳(天津)投资有限公司和香港源喜有限公司,而贝壳(天津)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方是香港享住国际有限公司。

  通过股权穿透,链家天津的实际受益人已经是香港公司。

  此后的两个月,链家天津收购了北京链家旗下超过50家公司,并先后设立了79家城市级贝壳房地产经纪公司。此时的股权架构显示,香港公司作为主体,通过贝壳天津公司,控制全国区域公司,链家大部分资产装进了贝壳找房中。

  据天眼查,截至2019年3月26日,作为原计划的上市主体,北京链家旗下仅剩6家公司。其中,4家处于“注销”状态。另外两家分别处于“存续”、“开业”状态。

  在大链家体系中,链家的角色价值正被弱化。今年1月11日,左晖在北京召开内部战略会,宣布操刀对自己旗下的三大品牌进行手术:贝壳、德佑、链家管理团队合并,不再划分南北贝壳和德佑的后台,三条职能线合并。这一举措为外界概述为“三线合一”。

  当时,有贝壳方面人士对《中国企业家》解释称,从微观来说,在进行城市领域下沉时,三条线的紧密结合能够提升效率,把之前的短板补上。从宏观来说,两个品牌独立,证明还有两个人(团队),说明在上层设计上独立运营依然会保持,坚持各自优势,纵向发展。

  左晖的这一改革在公司内部引起了震动。“发生这么大事情,我们自己都乱得很。”贝壳中部城市公司某中层员工感慨称。

  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贝壳将拆分不久的三条业务线再次合并,意在集中力量,加速贝壳找房的全国化扩张。毕竟,三条业务线庞大的运营及沟通成本让贝壳罹患“大公司病”,并承受了巨大资金压力。

  至于链家,将完全变成贝壳下面的一个直营品牌。这也符合左晖的战略规划:贝壳找房与链家是京东平台和京东自营的关系。

  当然,即便在整合之前,贝壳与链家、链家与其他中介之间的防火墙问题,成为诸多中介机构入驻贝壳前、以及与贝壳谈判期间的主要顾虑。

  “原来加盟贝壳看重的是独立平台,现在后台都是一套体系,那是不是意味着,你在自己内部就会倾向于扶持链家。或者,贝壳到底给我什么样的定位。是不是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呢?”某接近链家高层方面的人士对于此次整合表示担忧。

  第十二名,贝壳

  伴随着老投资人镜像平移的是,贝壳正在进行新的融资。

  贝壳方面表示,贝壳找房接棒链家,启动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战略投资方腾讯领投8亿美元。截至目前,D轮融资正在进行中。

  腾讯是大链家系的老朋友,2016年便参与了链家B轮融资,2017年4月又以战略投资者身份继续加码。此外,腾讯也参与了链家旗下自如的独立融资。

  “涉及投资的事都是左晖亲自谈,所有股东只能跟他交流,他来拍板儿。”接近贝壳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第一,新一轮投资进来后,左晖要把整体的股东和投资结构理清楚。股东太多,需要沟通的肯定不少。第二,要把财务搞清楚,财务数据是否能达到上市公司标准。不管在哪个地方上市都有要求,比如三年之内连续增长多少,净利润如何。”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因为随着自如、贝壳的相继成立,左晖曾明确表示,自己的定位更接近于投资人。但是无论是链家还是镜像平移后的贝壳,豪华股东团队里,无论是投资机构还是产业资本,大多数都是冲着左晖来的。

  据媒体报道,当年两会期间,马化腾拜访了左晖,被链家“没被线上改造,却从线下反攻线上”的故事迷住了,回去后立刻决定要投资链家。

  此次腾讯领投无疑是个好消息。贝壳方面称,贝壳找房D轮融资将重点用于产业互联网领域的技术研发、产品应用创新以及优秀人才招募培养等,进而驱动用户体验和行业效率提升。未来,腾讯将向贝壳找房提供多种优质流量资源。

  早前,贝壳找房已经正式入驻微信钱包十二宫格,占了最后一个位置。自2月28日起,部分微信用户已可通过微信客户端的“我-支付-第三方服务”中的“贝壳找房”,直接访问“贝壳找房”官方小程序并体验相关服务。

  另一接近贝壳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这轮投资还未最终确认。如若顺利,贝壳最快明年上市。“但能否上市成功还不好说,最关键的还是贝壳的财务数据。”

  让“地产属性”的中介链家后退,让“轻资产互联网公司”贝壳谋取上市,左晖和现任贝壳找房CEO、链家网CEO彭永东已经下了All in的决心。据公开资料,链家已经调集了链家近三分之二的重要人力进驻贝壳;在产品技术上,贝壳也已经投入一千多人。彭永东分析,未来,贝壳线上和线下会各有一万人待命。

  2018年的11月20日,贝壳大中华南区COO张海明曾公开表示,如果未来链家和贝壳谁要上市,那么肯定是贝壳上市。但他也强调称,“不是迫于要去拿钱所以做这个平台”,并表示,没有上市时间表。除此之外,贝壳方面从未对外释放上市相关信息。

  留给左晖的时间并不多了,链家2016年进行B轮融资时承诺,若公司未能在B轮交割日后5周年内完成IPO,投资人有权在该情形发生后的任何时间要求回购。回购价格为基本投资价格+每年8%(单利)的回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