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命名-2-01.jpg

 

 

相片 2016-11-9 上午10 34 39.jpg

 

 

北美馆

一直是C编很喜欢来的地方

这里有来自不同领域的创作者的作品

借由作品实体、声光、影像、纪录,你所经历的不只是作品本身

你可以遇见很多不同的思想,让自己的心有机会进入深沉的思考、冲击、激荡

 

相片 2016-11-9 上午10 34 53.jpg

 

与其说来美术馆培养美感,C编觉得比较像是来培养思辨力与包容力的地方

毕竟美感总是因人而异,但是传递不同的文化、思想,却是更加有意义

 

相片 2016-11-9 上午10 36 46.jpg

 

现在的当期展览为

2016台北双年展—当下档案・未来系谱:双年展新语

另一种目线-王信摄影展

黄博志个展-『五百颗柠檬树:有机档案』

 

 

 

进入展馆后入口在右手边

 

相片 2016-11-9 下午1 22 08.jpg

 

出口在左手边

 

相片 2016-11-9 下午1 22 14.jpg

 

全票票价为 NT.30

 

相片 2016-11-9 上午10 39 59.jpg

 

北美馆建筑采「井」字形结构体

四面使用大型落地窗引进自然光源

 

光影随时间变化摇曳,呈现出自然生动静谧氛围

 

相片 2016-11-9 上午10 40 51.jpg

 

B1

 

相片 2016-11-9 上午10 43 22.jpg

 

 

五百颗柠檬树:有机档案

自2013年起,黄博志一方面将展览转换为募资平台,

利用艺术世界的资源发展农业品牌,成功募集五百位认购者,认购预先贩卖的绿色酒标

黄博志以此为资金活化新竹、桃园地区三块废耕地,并且种下五百棵柠檬树进而酿造柠檬酒

 

相片 2016-11-9 上午10 44 41.jpg

 

另一方面他连结家族成员、当地农夫、消费者进入作品叙事之中,

产生新的社群关系,成为作品演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行动实践所展开对于生命的调查,让他著眼于参与计划中的平凡个体,

并建构出一个「种植-研究-写作-酿酒-调酒」具相互嵌合、反馈、共生的系统:

是品牌,是艺术,是酒,更是个弹性的、随著生活变动的有机体。

 

-台北市立美术馆 展览介绍

 

相片 2016-11-9 上午11 12 12.jpg

 

相片 2016-11-9 上午10 45 26.jpg

 

大大小小不同品种的柠檬

 

相片 2016-11-9 上午10 46 19.jpg

 

相片 2016-11-9 上午11 10 34.jpg

 

IMG_6040.JPG

 

墙上摆满了500瓶柠檬酒

将于展览结束时让认购者领回

 

IMG_6047.JPG

 

相片 2016-11-9 上午10 52 24.jpg

 

每瓶柠檬酒的酒精浓度为56度

感觉会非常滚烫阿

 

相片 2016-11-9 上午10 53 18.jpg

 

相片 2016-11-9 上午10 53 37.jpg

 

相片 2016-11-9 上午10 57 32.jpg

 

展示物件包含装置、影像、文字、品牌经营理念...等

 

相片 2016-11-9 上午10 58 01.jpg

 

除了这个展览背后 对于环境、产业的叙述

也无不表达出了黄博志与他的母亲之间的深厚情感

 

相片 2016-11-9 上午10 59 32.jpg

 

相片 2016-11-9 上午11 00 47.jpg

 

相片 2016-11-9 上午11 06 03.jpg

 

相片 2016-11-9 上午10 50 25.jpg

 

与其说这个展览是艺术,更为显著的是艺术家想要传达的故事与温度

而艺术是将它呈现出来的型态进行整合的表现。

 

相片 2016-11-9 上午11 02 21.jpg

 

 

 

F2

 

2016台北双年展「当下档案.未来系谱:双年展新语」

每两年一次的双年展,是美术馆为了推广当代艺术,接轨国际视野所办的国际大展

今年逢第十届,展览以呈现过去发生的几个事件当下所存留的档案

引发思考现今社会议题,延伸出未来 社会/生活/艺术 的发展系谱。

 

相片 2016-11-9 下午1 04 20.jpg

 

本次展览由80多位艺术家共同展出

许多作品以 当时因为某些因素,或许政治、或许是当时的社会脉络

而无法完整的被陈述、讨论的事件为主轴

有人称之为「潜在的事件」-成为一具具令人反思的影像、装置

 

 

其中也包含别具历史意义的「乐生疗养院开发事件」

 

相片 2016-11-9 上午11 57 51.jpg

 

一切都从「汉生病」开始,比较佣俗的民间讲法是 痲疯病、癞病

患者会渐渐失去神经的知觉,而疏于照顾的伤口慢慢扩大,则导致要截肢的命运。

 

日治时期的当时,因为人们对此病的不了解,造成社会及政府很大的恐慌

于是下令将患有汉生病的人「逮捕」至此,完全切断与外界的关联,与家人永远分离

日本政府要求这些人从此 以院为家。

 

相片 2016-11-9 上午11 59 17.jpg

 

这样的隔离政策,从日治时期一直到现今 却依然存在

1991年捷运新庄线的规划蓝图,必须征收乐生院院区土地

院方与捷运局签约却未经由院生同意,要求所有院生移居至新的「医疗大楼」。

 

其实这些爷爷奶奶的病早就好了,但他们的大半辈子已经与现实社会脱离太久

所以一直住在乐生院中,种树、种花,与自己的小猫小狗在一起,等待静静的过完剩下的日子。

 

相片 2016-11-9 下午12 00 37.jpg

 

如果病已经好了,为何又要他们移居至所谓的「医疗大楼」

那里犹如禁锢的牢笼,不能养猫狗,也不能种树,连上下楼对于院生来说都不方便

因而引发了后续一连串的乐生保留运动 与自救会的成立

 

而「残响世界」,以极少的文字,将乐生事件、及事件所造成的影响、留下的残破呈现出来。

 

相片 2016-11-9 下午12 08 42.jpg

 

 

影片共分为四个部分

[种树的人][陪伴散记][被悬置的房间][之后与之前]

C编在此点到为止,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美术馆,细细体会其中的意义。

 

相片 2016-11-9 下午12 06 06.jpg

 

相片 2016-11-9 下午12 06 15.jpg

 

当时发生的乐生疗养院移院事件,并不在社会大众的可知的范围之内

涉及政治利益,媒体不愿深入报导

形成一种无形的隔离高墙。

 

相片 2016-11-9 下午12 02 21.jpg

 

相片 2016-11-9 下午12 02 59.jpg

 

相片 2016-11-9 下午12 03 31.jpg

 

相片 2016-11-9 下午12 04 05.jpg

 

 

 

 

王信摄影展-另一种目线

 

相片 2016-11-9 下午12 43 55.jpg

 

王信相信,「映像也是一种语言」。

相机对她而言,不只是记录的工具,也是表现的工具。

她以人道关怀为出发,为少数原住民文化与台湾城乡庶民文化的消逝做见证,传达不同文化差异应予尊重的观点。

 

相片 2016-11-9 下午12 56 55.jpg

 

她重视影像表达的叙事性,硬调子的黑白映像有著沉郁孤寂的质感,以及准确而温暖的情感。

作品在粗粒子、暗色调的摄影质感中,除了兼具报导与创作,蕴藏其中的是对于人性的挣扎与期许。

-展览策划 雷逸婷 导言

 

相片 2016-11-9 下午12 17 03.jpg

 

从「访雾社」到「再见,兰屿」

再到这次首次公开的「雾台、好茶、三地门、大社」作品

无不显示出王信老师对于原住民文化、人文景观、自然生态的变化,有著许多的怜惜、感慨之情。

 

相片 2016-11-9 下午12 17 29.jpg

 

相片 2016-11-9 下午12 48 26.jpg

 

画框中的景色与人物已沧海桑田不复在

还好有著这些珍贵的影像,将台湾的历史、景色永远保留下来。

 

C编认为,尽管王信老师说,他不认为这些影像可称为"个人艺术表现"

但它们确实让观者经历另一个时空,一座山脉、一个村庄、一抹笑颜

所谓「另一种目线」所指亦是王信 所见、所信、所想,能够体会至此是多么深刻难得。

 

IMG_6070.JPG

 

相片 2016-11-9 下午12 19 19.jpg

 

 

 

 

 

另一个吸引C编的展览作品是这个

威京我-刺私语

 

相片 2016-11-9 下午12 23 36.jpg

 

这次展出的作品都是由北韩刺绣工匠制作,

在作品这样的非法运输途中,有时被没收,有时会遗失

但她仍坚持以这种「穿过实体围墙」的方式完成作品,强调艺术穿越过不同的文化与隔阂

成为一种强而有力的交流方式。

 

相片 2016-11-9 下午12 24 07.jpg

 

于远处看,色彩好像是油画般的流动著

走近一看才发现是一针一线刺绣上去的,细致的程度是C编从来没看过

 

引用威京我的话

「你所看到的是看不见的」

 

你看到甚么了吗?:)

 

相片 2016-11-9 下午12 24 25.jpg

 

 

 

 

其他展览中的作品

 

相片 2016-11-9 下午12 29 07.jpg

 

相片 2016-11-9 下午12 33 54.jpg

 

相片 2016-11-9 下午12 34 43.jpg

 

展览到这里告一段落

有兴趣的朋友们不妨趁著休假,来北美馆的放松精神 吸收新知

也许你会有不同的收获哦!

 

相片 2016-11-9 下午1 24 20.jpg

 

 

 

 

 

C编及Jessica顺著捷运站的方向走

决定在 MAJI MAJI 集食行乐 稍作停留,吃吃午餐再回去

 

相片 2016-11-9 上午10 03 34.jpg

 

这里不仅有异国料理餐厅,也有各样的美食小吃摊

还有特色的商店街、创意市集

(话说C编每次听到"创意市集"就会忍不住要逛,这四个字还真有魔力@@)

 

IMG_6012.JPG

 

 

神农市场

 

相片 2016-11-9 下午1 31 18.jpg

 

这里各式各样的生鲜蔬果,来自有机栽培及小农作物

让你不仅可以吃得健康安心,还可以支持本土小农

各方面来说,都是优质的力量循环

 

相片 2016-11-9 下午1 31 28.jpg

 

相片 2016-11-9 下午1 32 53.jpg

 

相片 2016-11-9 下午1 32 58.jpg

 

 

 

甜日子

 

2015102113515239_2 (1).jpg

 

 

提供许多生活杂物、食器、礼物包装材料...等

杂物控可来这里挖宝

 

20151021135159642_2.jpg

 

C编则是严重的碗控(扶额)

看到可爱的碗就会情不自禁啊

来人!剁手~

 

相片 2016-11-9 下午1 36 15.jpg

 

相片 2016-11-9 下午1 36 47.jpg

 

 

 

---

 

本次外出C编及Jessica带了几件新款小物

在此分享给大家

 

 

首先是

 

经典L型拉链长夹

2AE2514TA

 

相片 2016-11-9 上午11 14 49.jpg

 

基本的功能一应具备

外型简单大方,不失COWA优雅的特色

 

 

相片 2016-11-9 上午11 16 24.jpg

 

 

 

 

 

 

 

点点行李吊牌 点点证件吊牌

3AX2516CA 3AO2515CA

 

相片 2016-11-9 上午11 26 04.jpg

 

收到许多人的许愿

我们终于推出了好看、有质感的行李吊牌

CA皮料在压纹时,油脂被高温逼出而停留在表面

所以圆点看起来会有亮亮的效果,很特别也很神奇

 

相片 2016-11-9 上午11 21 15.jpg

 

 

点点iphone手机袋

3AP2517CA

 

相片 2016-11-9 上午11 27 34.jpg

 

虽然这款上一篇就介绍过了,不过我们真的很爱呢

背带的部分可以调整长度,后面还有一个卡片夹层可以放悠游卡

对于C编这种通勤族,边搭车边划手机这样真是再方便不过了

 

相片 2016-11-9 上午11 30 33.jpg

 

抽取也相当容易

 

相片 2016-11-9 上午11 30 55.jpg

 

 

 

另外

今天揹到北美馆外出的两款包包

将会于年节档期推出唷

使用的皮料是柔软的烤焦羊皮

 

 

水桶包

这个水桶包看似小,容量却非常足够

一个圈状的束绳,使用起来方便,

也没有两条绳子垂吊在上面很碍事,Jessica非常喜欢

 

 

 

相片 2016-11-9 下午12 34 59.jpg

 

 

 

后背包

延续去年卖到缺货的款式

这次使用了烤焦羊皮制作,非常柔软,使用起来的便利性不变

同事试用后表示再也离不开这个后背包了,爱上可以空出双手的方便感!

 

IMG_6039.JPG

 

 

 

 

 

希望本期内容大家会喜欢

我们下次见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