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开启通往心灵的这扇门,同理心就是钥匙。有了同理心,才

有可能去理解这些故事及其背后的心灵意义。正如书中这些人需要

勇气来计划他们的人生验并且与你分享,你也需要拿出勇气来将

心比心,进入他们的世界。我相信同理心能够疗愈伤痛。如果你想

寻求疗愈的力量,那么你会发现,你的勇气将得到报偿

这一章会提供你一些基本知识,让你可以更明白故事中所说的

超自然力量是怎么一回事。如果你不太了解何谓超自然力,那么其

中的一些想法可能会让你觉得实在太不合常理了 , 就像我也曾经这

样想过。我希望你能有点耐心。这些道理有著非凡的意义,而且当

你看到这些道理是如何在故事中发挥作用时,你就会知道它们是真

实可行的——而当你把这些道理也应用在你自己的人生验上时,

只会发挥更大的力量。此外,这一章也会概述我在这些受访者的生

命蓝图中所发现的共同点。有了这些信息当作路线图,你就可以在

一个架构中,具体看见这些受访者所分享的智慧为何。

 

为什么我们要转世为人?

 

我们在出生前所做的这份计划脉络深远,而且细节分明。这份

计划包含的绝不只是选择人生体验, 其背后还有更深刻的意义存在。

我们选择自己的父母(他们也同样选择我们)、我们选择要在何时何

地出生、要上哪几所学校、要以何处为家、要与哪些人相遇、要与

哪些人发展怎样的关系。如果你曾对某个初见面的人有种似曾相识

的感觉,你很可能真的早就认识他了 。

这个人很可能是你出生前所拟的计划的一部分。明明是第一次

看到或听到某个地点、 名字、 影像或句子, 你却有种诡异的熟悉感,

其实,那正是你对转世投胎前所讨论的事项的模糊记忆。在许多人

生验的规画会议中,我们会使用出生后所将使用的名字和外貌,

这样的作法可以方便我们在肉体的世界中认出彼此来。所谓「似曾

相识」的感觉通常都来自前世所发生的事,但也有很多似曾相识的

事情是对出生前计划的记忆。

当我们来到这个肉体的世界后,我们便忘了自己原来是个灵魂

的存在。在转世为人之前,我们早已知道会出现这样的自发性失忆

症状。身为超凡的灵魂,我们希望能忘记自己真正的身分,因为,

在记起自己是谁的过程中,我们将更加认识自己。为了获得更深刻

的觉知,我们离开了无形界——一个充满喜乐、安详与爱的地方—

—因为在那儿,我们无法体验与自身相反的一切。你可以试著想像

一个只有光的世界。如果你从未曾体验过黑暗,你如何能够理解并

懂得欣赏光明的意义?就是那份黑暗与光明之间的对比,为我们带

来了更深层的认知,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对比,最终我们将记起真

正的自己。肉体的世界能够带给我们这份对比,因为这个世界拥有

所谓的二元性:上与下、冷与热、好与坏。二元性中的悲伤,让我

们更懂得何谓喜乐。而这个世畀中的纷杂扰攘,则让我们更懂得珍

惜平安和谐。 我们可能面对的憎恨怨慰,更加深了我们对爱的了解。

如果我们从未体验过这些人性的面向,我们如何能懂得自己的神

性?

 

想像你原是来自一个终年演奏著全世界最美妙乐音的地方。这

乐音不但令人深深沉醉,而且光华万丈。终其一生,你都会持续听

见这样的音乐。这音乐从不止息,但这也代表了没有其他音乐在这

个地方出现过。 有一天你突然发现, 正因为你一直在听同样的音乐,

反而让你没有真正听见。意思也就是说,你并不真正了解这音乐的

意义,因为你从来不曾听过其它的音乐。因此,你下了个决定,你

要真正去了解这音乐的意涵。这时, 你要怎么做才可能达成目的呢?

有一个办法是:去一个没有家乡音乐的地方。也许那里有不同的音

乐,而那音乐里有著刺耳的音符,或是不协调的乐章。这样的对比

会让你对总是在家乡听见的音乐产生新的认识与欣赏。

 

第二个办法是:去一个没有家乡音乐的地方,并且用你的记忆

把家乡的乐音重新创造出来。将那悦耳无比的音乐创作出来的经历,

会让你更深入理解这些音符的美好。

 

还有第三个办法。这个做法比另外两个更有挑战性,不过也能

够带来更大的回报。你发现,要获得真正深刻的理解,你可以去一

个没有家乡音乐的地方, 并且在那里重新创作出同样的音乐, 不过,

得在你已全然不记得那音乐是什么的情况下进行。忆起家乡那动听

无比的乐音,并重新将之创作出来的经历,将会让你对这音乐本身

的伟大,拥有最丰富、完整,并且更延伸的体会。

 

所以,你勇敢启程前往这个提供第三个办法的世界。在那儿你

听见了音乐,而由于你已经没有记忆,所以你认为那就是你听过唯

一的音乐了 。 这些音乐中有些曲子很悦耳,但也有许多曲子听来非

常不协调。这些刺耳的调子在你心里累积成了一股想望——最终将

成为一个解答——那就是,重新创作出原始的音乐。

 

很快你就开始自己谱曲了。  一开始, 你很容易受到这个新世界

中音量极大的音乐所干扰。然而,随著时间过去,当你从倾听外在

的杂音转移到倾听你心中的旋律时,你的音乐创作就有了美好的进

展。最后,你谱出了 一曲传世之作,而就在你完成之际,你突然想

起一件事:你所谱出的这首传世之作,正是在家乡演奏的那一首乐

曲啊。这个记忆又唤醒了另一件事:你,就是那音乐。这并非是你

在自身之外所听见的声音,它就是你,你就是它。借由在一个新世

界创造自己,你现在已经完全知道自己是谁了——真真正正知道—

—如果你从不曾离开「家」,你绝不可能拥有这样的自我认识。

 

这样的体验正是灵魂所求的。每一个灵魂都是神性的火花,

而每一个人——人类——都是灵魂能量的一部分,以肉体的方式呈

现。每一个人的组成,都包含了只存在于短暂肉体生命里的特质,

以及一个永生不灭的核心, 而这个核心会在人死后与灵魂重新结合。

灵魂无比浩瀚,远超过任何个人可以衡量,然而每一个个人对灵魂

来说却也都是不可或缺的,灵魂深深挚爱著每个个人。

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拥有自由意志。所以,有人接受生命困境

的挑战,也有人会排斥拒绝。尘世是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有人

照著出生前所写的剧本来行动,也有人拒绝照章演出。我们选择如

何回应挑战——是愤怒与苦楚,或是爱与关怀。当我们知道是自己

计划了这些人生困境的验,该如何选择就变得既清楚又简单得多

了 。

 

当我们存在自己的身体里时,灵魂会透过感觉来与我们沟通。

像是开心的感觉、平静的感觉,还有兴奋激昂的感觉,拥有这些感

觉时就表示,我们与自己最真实的本质是一致的,这本就是一个

充满爱的灵魂。而恐惧或疑虑的感觉就刚好代表相反的意义。我们

的身体是个极度敏感的能量接受器(同时也是发射器),透过感觉,

身体会告诉我们,我们真正的自己与眼前所呈现出来的自己是和谐

一致,抑或是背道而驰。

 

我们为什么要设计出人生困境?

 

生命计划的制订让我们可以在记起自己真正是谁之前,体验到

自己所不是的。这意思也就是说,在我们重新创作出家乡的交响乐

之前,我们会先将其它错落不齐的声音探索一遍。这个模式在我开

始为这本书进行数据研究之后,越显清晰。我把这类的生命蓝图称

为「反面学习」计划。

举例来说,一个非常热心关怀的灵魂想要更认识自己的热心关

怀,那么她可能会选择投胎到一个极度不正常的家庭。当她身处于

缺少关爱的对待中,她就能更深刻的体会关怀。缺少某样事物,正

是学习其价值与意义最好的方法。由于外在的肉体世界缺乏关怀,

迫使她不得不向内心寻求, 也就是在这儿, 她发现自己的关怀之心。

就在缺少关怀的肉体世界与她自身内在的关怀之心之间,她对关怀

有了全然的理解,也因此,对自己也有了全然的认识。从灵魂的角

度来看,这些学习过程中必然的痛苦是短暂的,然而其所带来的智

慧却是永恒。本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有反面学习的成分在内。

记起我们真实的身分——崇高、无远弗届、永恒的灵魂——是

超越人生困境的方法。比方说,认为自己就是这个肉体的人,一旦

肉体受到严重的毁损,他们就会感觉到极大的愤怒。然而,其它那

些肉体遭受到同样损坏,但认为灵魂才是自己的人,其所感受到的

痛苦就会小得多。由于我们的人生困境呼唤我们记起自己是灵魂,

这一件最初带来痛苦折磨的事,最终也得以缓解。将自我认知从人

格——肉体扩大到灵魂的作法,可能会减轻我们身体上的痛也可能

不会,但是,这么做绝对可以减少我们心里的苦。这样的觉醒既是

人生困境的目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帮助。人生的困境挑战让我

们对生命重燃热情,那是我们在投胎为人之前所拥有的热情。这件

事本身,就值得大肆庆祝了 。

当我们觉醒过来,或是以其它各种正面的方式来响应人生的困

境挑战时, 我们就开创出了一条 「能量信道」 ,这条信道让其它人可

以更轻松地去面对他们的人生困境——或从中振作起来。这个想法

建立在一个前提上,那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能量都与彼此互相连

结,并且交互影响。本书中的故事在在都表示出,我们每一个人所

能产生出来的影响力,远远超过我们自己所知。也因为我们能够对

这个世界产生强大的影响,这份能力同样也就成为一个绝佳的机会、

一份重大的责任。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种子,栽种在我们这个世界目前的振动之

中。当我们透过人生困境所带来的成长而发出自己的振动频率,我

们也从中提升了这个世界的振动频率。正如将染料滴入杯水之中一

般,每个人都会改变这个世界的色调。当我们发出欢欣的感觉,即

便当下我们是一个人独自站在山的顶峰, 我们仍会发射出一种频率,

让其它人更容易感受到欢欣。当我们发出平和的感觉时,我们会与

某种能量共振,而这样的能量对于结束战争是有所帮助的。当我们

怀抱著爱,我们会让其它人,不论是那些我们认识或永远不会认识

的人,都更能去爱。也因此,我们是谁这件事,比起我们可能会做

的任何事都要来得更有意义许多。

在本书第七章中,你会认识克莉斯汀娜和她的指导灵卡珊卓。

对于「能量通道」,卡珊卓是这么说的:

一旦接受了人生困境的挑战,这个人就会接收到之前曾经开拓

过这条路的人,所留下的疗愈能量。这条光之道路以关怀与疗愈的

爱铺设而成, 而这份爱与关怀也提升了 (之后)走上这条路的人的频

率。

从某个特定的人生困境挑战中学习并重新站起来,提升了这个

服挑战的人的气场。其他同时在场的人也会产生某种感觉,使他

们感到沐浴在希望与信心之中。这样的体验并不一定是一模一样的,

只不过,疗愈的频率能够带领著灵魂前进,但是灵魂本身一定要准

备好接受带领。虽然(接受者的)肉体并不会因之改变,或得到符合

物质世界标准的「治疗」 ,但是灵魂的确往更高处提升了 。

受苦的经历对灵魂来说是无比隆重的一份礼物,对那些被挑选

来协助灵魂走上疗愈之旅的其它人来说也是一样。受苦的语言本身

自成一种频率。身在其中的人从眼里、心里、脑子里,散放出这个

频率。它的影响既深远又世俗。看见它、相信它,并且把爱与关怀

分享给那些需要的人。正是因为那些微小且有意识的行为和善意,

疗愈才有可能产生。我们应将美好良善的想法发送出去,即使身在

远方,可以因此受惠的人还是能够接收得到。

正如我们的能量能够在这个空间中传递,同样地,这股能量也

可以延伸到另外的空间之中。你会在文中读到所谓「较高」或「较

低」的维度空间。较高不代表较好,而较低也不代表较糟,这些词

汇只是单纯用来指称频率的不同而已。在较高的空间中,频率振动

得比我们的空间要快,因此较高的空间是非物质(非肉身)的,但是

这种较高的频率不但与较低空间的频率重迭,也包含了较低的频率

在其中。简单来说,所有皆为一体。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每个人

所发出的频率,无论是爱或恐惧,都会朝无尽的外界发送,并且影

响到非肉身的存有,以及其他那些看起来好像在离我们很远的「某

处」的人。

 

当你在读这些故事的时候,最好牢记在心,我们在讨论其中某

些概念时,语言是有其限制的。比方说,有时候我会以「从无形界

来到这里」表示投胎,也会用「回无形界去」形容肉体死亡后这些

人的状态。这些词汇与其它类似的字眼,都只是希望表示出概念上

的转换,而非指实际地点上的异动。这些字词并不是要暗示维度空

间上的区隔。化身为人并不是真的让我们从永恒的居所离开,应该

说, 仅仅是限制我们无法看见非肉身的部分罢了 。而死亡, 则移开

了阻挡在无形界与我们之间的那层薄纱。

 

要能完全了解为什么我们选择去经验人生的困境,一体与分别

的概念非常重要。当我们是灵魂时,我们持续处在一种觉知当中,

我们知道自己与其它人之间有著密不可分的连结。我们知道自己与

他人是一体,而且其实,我们与宇宙万物皆是一体。无条件的关爱

与慈悲就是我们最真的本质。即使我们拥有个别的特质,我们也不

认为自己与他人之间有所区隔。不过,对人脑来说这个基本观念却

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人脑在设计上很自然就会产生「有所区别」的

假像。当我们以灵魂的角色投射自己一部分的能量到肉体上时,我

们故意让自己只能把焦点放在肉体上,也因此,阻断了我们对「一

体」的认知。正因为我们缩小了感知范围,使我们得以去计划那些

我们的角色已经事先设定好的人生,并且为彼此提供人生困境的挑

战。我们希望自己能以爱来响应这些挑战。如果我们做得到,那么

在这一次的肉体生命结束后,我们会回复成灵魂,并且更加深入体

会到何谓怜悯、同理心、一体,这些在我们的意识中曾短暂被蒙蔽

住的体认。

如同本书中的故事所示,我们计划这些人生困境的挑战,是为

了要达成某些目标。一个最常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疗愈,特别是:

从过去几世中所留下的负面能量中获得疗愈。这么说好了,比方说

有一个人在某一世中饱受恐惧的折磨,在那一世的生命完结之后,

这个人很可能会带著一些残存的恐惧能量。尤其是如果这个人

是在巨大的恐惧中死去。恐惧的低频能量不会完整的被带进灵魂所

在的高频率非肉身国度,但总是有些残存的能量会不小心跨了界。

这个人感觉得到这些低回不去的能量,所以,他会想要计划在新的

一世生命中,借由传达爱来得到疗愈。

我们也会因为想要平衡因果关系而计划某些人生挑战。因果有

时候会被认为是所谓的「业」 , 不过我们也可以形容因果关系是存在

于自己与另一个人之间的一种不平衡能量。很典型的就是,我们会

与属于同一个灵魂小组的成员之间互有因果关系——这些成员与我

们处在同一个体验成长的阶段中,必且一起经历了好几世的生命。

在过去的几世生命中,我们对同一个灵魂分别扮演了丈夫、妻子、

女儿、儿子、兄弟、姊妹、母亲、父亲、挚友,以及仇恨不共戴天

的敌人等等角色(我在这里想起一个真实故事:有位父亲念床边故

事给他的小女儿听,就在他讲完时,小女儿微笑著对他说: 「爹地,

你还记得 你是我的小孩时 ,我是你的妈咪,我也有念故事给你听

吗?」 ) 。

举例来说,小组中的某个灵魂曾在某一世的生命里,花了多年

的时间照顾另一个身体有残疾的人。如果之后这个担任照护者的灵

魂计划了另一世的人生,其中的挑战就是拥有身体上的疾病痛苦,

那么之前曾经接受过照护的另一个灵魂,很可能就会自愿想要担任

照护人,以求得能量转换上的平衡。不过,到了肉身之中,两个灵

魂都不会记得这个计划的存在。选择担任照护人的那一个可能会觉

得,自己不得不去照顾另外一个人,实在是个沉重的包袱,甚至会

把这件事看成是前世做了什么坏事的报应。然而事实上,完全没有

什么报应, 单纯只是想要让因果达到平衡的一种望罢了 。 同样地,

因为我们的角色是由自己编写的,我们当然也不是什么受害者。没

有什么人是你要去兴师问罪的,事实上,根本就没有「罪」这回事。

宇宙不会用让「坏事」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方式来惩罚我们。就像地

心引力一样,因果是中立、客观的法则,整个宇宙依此法则运作。

我们站不稳而跌倒时,并不会怪罪于地心引力,或觉得自己是地心

引力的受害人、遭受到地心引力的惩罚。当我们理解了因果也是以

同样地方式运作之后, 与人生困境相关的怨恨、 受害、报应等感觉,

都会烟消云散。在因果关系中,我们会更了解自己所希望学习的,

并找到一份对这些挑战的恒常感谢,感谢它们开展我们的灵魂。

理解因果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跳脱批判,特别是对那些在人生中

经历过重大创伤,或者像是吸毒、流落街头等「挫败」的人。通常

这些人都是按照自己的计划在过他们的转世人生,并且平衡前世的

能量。他们的人生,有时候从人的角度来看,会被贴上「失败」的

标签,而从灵魂的角度来看,则通常算是不合格的成功。

大部分灵魂会以服务他人为目的来计划人生困境的挑战。这样

的想望,是我们身为永生不灭灵魂的真实本质中,最底层的一面。

当我们身为灵魂并且很清楚知道自己与他人是为一体时,我们会把

服务当作是人生最基本的目的,而服务的机会则是妙不可言的祝福。

正如那些在平衡因果关系的灵魂一样,那些看起来浮沉于红尘之中

苦苦挣扎的人,其实正是在为他人服务。举例来说,某个灵魂可能

计划要拥有酗酒的体验, 因为这样做可以让其它人更能够表达同情,

也因此更深入认识自己的同情心。社会中一些最严厉的批判,往往

直指酒鬼以及其它一些人,而他们其实是在将我们所追寻的体验带

给我们。如果有更多人知道就好了!

「光工作者」   (lightwork) 的人生计划就特别是服务导向

的。广义来说,这个词汇指的是任何一个发愿要帮助他人的灵魂。

虽然成为荷光者并不需要计划特别伟大的人生挑战,但许多荷光者

都会这么做,希望能够借由克服这些挑战而给整个社群带来帮助。

 

这一类型的生命蓝图并不比其它的更好(或更差)。很确定的是,在

我们为自己计划、为数众多的转世之中,很多人都会在某个时间点

上担任这个角色。

当然,我们计划这些人生困境的挑战,有一部分是为了自己个

人的成长。身为灵魂,我们在转世之间学到了许多东西,不过,当

我们在这个肉身的世界中将这些课题具体化时,这些课题的意义就

会更深层地注入我们内在。以灵魂的状态来学习就像是坐在教室里

上课一样, 而在这个世界里生活, 那就是田野调查了 。在其中我们

应用、检测并强化这些知识——这对灵魂来说是个强大的体验。

最终,无论是哪一种人生挑战,我所检验过的每一个人生蓝图

都以爱为基础。每一个灵魂都受到一种想望的驱动,那就是给予并

获得自由、无条件的爱,即使是在灵魂同意担任「负面角色」来刺

激其它灵魂成长的情况里,也是一样。许多灵魂的驱动力也来自于

要记得好好爱自己。我们就是爱。这句话的根据不只是我的研究,

也包括了我个人直接的体验——我在 〈前言〉 中对自己灵魂的揭露。

人生困境的挑战给了我们机会去表达,并借此更深入认识自己就是

爱的许多不同面向:同理心、宽恕、耐心、不批判、勇气、平衡、

接受,以及信任。我们就是爱的人世体验,也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

呈现,像是理解、平静、信念、乐意、感恩,以及幽默等种种美好

德行。爱,是出生前计划的主题,也因此,是这本书的主题。

进入这个尘世之中,我们是暂时隐而不见的爱。当我们记起自

己是谁的时候,我们内在的光、我们的爱,就会闪耀夺目得让所有

人都看见。

 

我相信,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在此的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