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贛江的正源,民間確實存在貢水與梅江的爭議,但官方的正源是貢水。

貢水發源於石城縣橫江鎮的石寮崬,稱壬田河,在瑞金城區與黃沙河(亦發源於石城)交匯,稱綿水,綿水流經會昌,與發源於尋烏的湘水交匯,始稱貢水,然後相繼接納濂江、西江、梅江、桃江、平江,至贛州與章水交匯為贛江。

梅江發源於寧都、宜黃縣交界的王陂嶂南麓,相繼接納琴江等支流,在於都縣貢江鎮龍舌咀注入貢水。

從河流長度上看,自龍舌咀以上,貢水(以下稱上貢水)長約200公里,梅江河長約240公里。河流長度,正是後者挑戰官方爭奪正源的主要依據。

官方之所以將貢水定為贛江正源,主要是從河流形態、流域面積和水量來作為依據的。從河流形態上看,上貢水陸續接納了湘水、濂江、西江等較大河流,而梅江的支流中僅琴江較大。也就是說,上貢水更具備河流主幹形態,而梅江更像一個支流形態。從流域面積和交匯處水量來看,上貢水也更廣、更大。正是基於這三點,官方將貢水立為正源,將石寮崬立為贛江源頭。

另外,桃江長度為289公里,至章貢交匯處不低於305公里;梅江至章貢交匯處約320公里;貢水總長約278公里。

至於官方與寧都方面的爭議孰是孰非,誰更科學,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