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初等/五等)准备要领

 

一、对考试之认知:

中国历来的文章浩若烟海,无垠无涯,千头万绪,庞杂缤纷,任何人即使熟读其中一端(或数端),亦不过是管中窥豹,难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遑论充分领悟个中精奥;尤对于考生而言,考试科目如此之众、各科内容繁复驳杂,林林总总,广博遥深,欲成通达者已是万中之选,如同凤毛麟角,自不可能求得博大精深;实际而言,考试并非作学问,其不过是一种手段与过程,然如何能快速而有效地在国文范围内汲取重点,这就有赖于分类式的熟读及对各类题型的演练了。

平素应熟读高中国文及教育部颁定之40篇古文,并演练历届大学指考、统测、高中学测、公职考试用书……等试题,多作题目,不懂之处尽可能查询相关资料(工具书、网路),或跟老师、同学、益友请教与切磋,求得全盘了解、融会贯通,日久寖深,实力养成,当熟能生巧,必对各类题目迎刃而解。

实则,国家考试之题意不难,惟题目之描述稍长,需仔细玩味涵意,始能选出标准答案;平时宜多阅读有益身心及对写作有帮助之小品文,在考场即能从容不迫、正中肯綮。

出题者意在要考生从文章之字里行间,品味其欲表达之意涵,而后就其诉求,选出适当的题旨或涵括的成语。此当细细咀嚼原文,方能探骊得珠,体会出个中妙趣,不失正鹄;平日宜多留意文章的笔法,明了作者之用意,触发感观,始得以完全掌握意旨。

二、命题范围:

【主题一】由中国最远古的诗歌《诗经》之生活写照、民间情况,历经各个朝代,直至清末,以迄于民国,各类文体之发展、绵亘、没落、变迁情况。

【主题二】各类国学常识。

【主题三】字音、字形。

【主题四】「单字」解释之辨认及词性判别。

【主题五】先秦「九流十家」代表人物、主要学说思想及流派。

【主题六】四书思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主题七】中国历史上二十一位被尊为「圣」者之生平事迹、重要著作。

【主题八】文字学(六书形体之区分与判断、中国文字发展)。

【主题九】平仄、对联、双声、叠韵、衍声复词(联绵词)之认识与判别。

【主题十】各种修辞名称、方法与技巧之分析。

【主题十一】阅读测验暨文意判定

【主题十二】直(横)式标准信封书写格式、信封中路之启封词,以及传统书信之称谓暨用语。

【主题十三】婚丧喜庆」相关题辞的正确用法。

【主题十四】一年十二个月(农历)之别名,季节征候、物象,及四季风向之称呼。

【主题十五】各类成语、词语、熟语、生活习惯语、俗谚、俏皮话、歇后语之认识与运用(包括:正面、反面、赞美、批判之固定用法,以及正反义)。

【主题十六】「文章漏句、漏字」、「成语漏字」选填测验。

【主题十七】各朝代主要字体(如:钟鼎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暨书法名家作品(如:王羲之、欧阳询、柳公权、张旭、苏轼、米芾、赵孟𫖯……)之辨认。

【主题十八】各类诗体(绝句、律诗、排律、古体诗、乐府诗、现代诗)、词体(小令、中调、长调)、曲调(小令、散套、戏曲)形式之判定。

【主题十九】人生各阶段年龄之代称(如:垂髫、破瓜之年、弱冠、而立之年、知命之年、耳顺之年、耄耋之年……)。

【主题二十】柬帖之种类、用途及专门术语。

【主题二一】对内、对外之人际关系称呼(包括:应用文之特殊用语)。

 

转至:公职王

↓↓↓↓

kp-banner_orig.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