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比較文學的歷史與現狀      關於中國比較文學的發展歷史和研究特點,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樂黛雲曾旗幟鮮明地指出它具有中國自身的發展特色。中國比較文學的發展並不是歐美比較文學發展歷史的直接分支,雖然在同樣的時代語境中出現,受到世界比較文學的重大影響,甚至是塑形性的影響,但卻有著自己獨立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國比較文學不是古已有之,也不是舶來之物,它是立足於本土文學發展的內在需要,在全球交往的語境下產生的、嶄新的、有中國特色的人文現象」[1]。    儘管劉勰已有中原文化與楚文化的風騷之辨,印度文化進入中國後所發生的影響理應在比較文學的研究視野之中,但是比較文學在中國的真正誕生卻是在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中國比較文學的發端從一開始就具有了自己的特色,打上了民族的烙印。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第一任會長楊周翰在日本京都召開的日本比較文學學會年會上曾經說:「我分析了中西比較文學起源之不同。西方比較文學發源於學院,而中國比較文學則與政治和社會上的改良運動有關,是這個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2]而且中國比較文學的另一個源頭是「用西洋輸入的理論來闡發中國文化和文學」[3]。因此,中國比較文學的產生是與振興國家民族的願望,更新和發展本民族文學的志向分不開的。它始於推介外國文學,並在外國文學的語境下重新認識自己,以尋求發展新路,但它的根基始終是中國社會和悠久的中國文學傳統。[4]    中國比較文學是以小說的翻譯和研究為開端的。甲午海戰驚醒了中國人的迷夢,嚴復、康有為等對西方文化的看取為西方小說在中國的傳播準備了文化上的土壤。梁啟超在《小說與群治之關係》中甚至誇大了小說的職能,認為新民必先新小說,要改造一個國家的道德、宗教、政治、風俗等,都要依賴小說,由此掀起了翻譯小說的熱潮。據統計,從戊戌變法到1911年間,中國出現了600餘種翻譯小說。在翻譯小說的討論中,談得最多的往往是以西方小說為參照,找出中國文學在發展中的特點或弱點以求更大發展。而且翻譯作為兩種文化溝通的最前沿,在中國比較文學界形成了豐富的翻譯理論和實踐經驗。林紓作為這個時期最著名的翻譯家,在其評述中西小說作法時已成為中國比較文學的先驅者之一。國際比較文學學會前會長杜威·佛克馬(DouweFokkema)在審視了中國比較文學的發源後,認為中國的比較文學始於1907年魯迅發表《摩羅詩力說》,因此魯迅應被視作中國比較文學最早的開拓者之一。魯迅在《摩羅詩力說》中通過比較各民族文學的發展,提出了「首在審己,亦必知人,比較既周,爰生自覺」的主張,認為比較是通向民族文化自覺和發展中國新文學的重要途徑。[5]胡適、陳寅恪、吳宓、茅盾、許地山、鄭振鐸、梁實秋、聞一多、朱光潛、梁宗岱、李健吾、朱湘、錢鍾書、季羨林等著名學者都為中國比較文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比較文學是作為一種理論概念在五四初期開始被介紹到中國來的。1919年章錫深翻譯日本學者本聞久雄的《文學研究法》,發表於《新中國》雜誌,從此在我國首次出現「比較文學」這個名詞。同年,茅盾發表了論文《托爾斯泰與今日之俄羅斯》,他站在世界文學的高度審視俄國文學的發展及其俄國文學特色,並將俄國文學與英法文學和西方古代文學進行比較,開啟了中國進行比較文學的浪潮。而後周作人也從文化與文學上對俄國與中國進行了對比,將兩者比作兩個人,認為「俄國好像是一個窮苦的少年。他所經過的許多患難,反養成他的堅忍與奮鬥,與對於光明的希望。中國是一個落魄的老人,他一生里飽受了人世的艱辛,到後來更沒有能夠享受幸福的經歷余留在他的身內。」[6]他由此來指出中國新文學的產生未必與俄國文學一樣,以此提醒世人勿要盲目學習和盲目樂觀。    1921年吳宓在《留美學生季刊》春季號上發表《論新文化運動》(後又以節錄的形式發表於1922年出版的《學衡》第四期),第一次介紹了法國比較文學的理論觀點:「近世比較文學興,取各國之文章而究其每篇每句每字之來源,今在及並世作者互受影響,考據日以精詳。」[7]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中國的報刊上開始出現一些對中國文學和其他國家的文學進行比較研究的論文和文章,如周作人《文學上的俄國與中國》、沈雁冰的《自然主義與中國現代小說》、冰心的《中西戲劇之比較》、許地山的《中國文學所受印度伊蘭文學的影響》、查士之的《中日神話之比較》、趙景深的《中西童話的比較》、鍾敬文的《中國印歐民間故事之相似》等。    從20年代開始,比較文學講座和課程也陸續開設。吳宓先生於1924年在東南大學開設了「中西詩之比較」等講座,這是中國第一個比較文學講座。吳宓更被稱為中國第一個學比較文學、第一個校比較文學、第一個用比較文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中國文學的人[8]。吳宓後來在清華國學院開設比較文學課,先後延請了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翟孟生(R.D.Jameson)和英國劍橋大學文學系主任瑞恰慈(IvorArmstrongRichards)。同時他本人還在清華大學開設《中西詩之比較》和《文學與人生》兩門比較文學課程,成為我國在高校開設比較文學課的第一人。同時,清華大學也開設了「當代比較小說」、「佛教翻譯文學」等具比較文學性質的選修課。除此之外,北京大學、燕京大學、齊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公學、嶺南大學等高校也相繼開設了類似的課程。這標誌著中國的比較文學學科的產生。    30年代中國的比較文學研究又有所發展。傅東華、戴望舒關於西方比較文學的專著譯本相繼問世,聞一多、朱自清、錢鍾書、李健吾、朱光潛、楊憲益、李長之等人的文藝理論著作雖然沒有對比較文學作專門論述,但都運用了比較研究的方法,既有對西方文藝理論、批評方法的介紹,也注意到東西方文化之間的異同與比較。如朱光潛的《中西詩情趣上的比較》,根據中國和西方不同社會、不同文化傳統和倫理思想,對中西詩情趣進行了深入系統的比較研究。1936年,商務印書館先後出版了傅東華翻譯的法國洛里哀的《比較文學史》和戴望舒翻譯的梵·第根的《比較文學論》,在中國第一次系統介紹比較文學的歷史、理論和方法,引起當時學術界人士對比較文學的興趣和關注。1936年,開明書店出版了朱光潛的《文藝心理學》,用雙向闡發的方法,既應用西方文學理論闡發中國文學,也應用中國文學理論闡發西方文學,探索中西文學的共同規律。不過賈植芳先生認為這一階段我國的比較文學研究較多的還是停留在方法論的運用上,尚未形成一個獨立的學科,更不用說形成具有民族特點的學派。[9]40年代,由於社會的變動,文學研究受到極大影響,但也有比較文學的研究成果出現。如林林的《魯迅與果戈里》、洛蝕文(王元化)的《魯迅與尼采》、唐君毅的《中國哲學與中國文學的關係》、郭沫若的《契訶夫在東方》等揭示中外文學關係的論文。    1949年之後,由於蘇聯的影響,中國內地的比較文學處於較為沉寂的狀態。如果說50年代與60年代初還有一些比較文學的論文出現,如馮雪峰的《魯迅與果戈理》、戈寶權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在中國》、范存忠的《〈趙氏孤兒〉雜劇在啟蒙時期的英國》等,那麼,在「文化大革命」之後比較文學在中國內地完全消失了。在同一時期的台灣地區和香港地區,比較文學倒是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他們舉辦國際會議,出版比較文學的書籍,搞得熱熱鬧鬧,比較文學的「中國學派」就是最早由台港學者提出來的。    中國比較文學的復興並得到迅猛的發展是70年代末,伴隨著改革開放而成為最具開放性、先鋒性的學科之一。許多學者在《讀書》上撰文,呼籲比較文學的新生。以季羨林、楊周翰、樂黛云為首的北京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會率先成立,帶動了全國高校比較文學研究會的成立熱潮。1979年,錢鍾書的巨著《管錐編》的出版成為比較文學在中國復興的成果標誌。《管錐編》對比較文學的各個方面包括交叉學科的研究、文藝理論的雙向闡發研究、淵源影響的研究、翻譯媒介的研究都有獨創的建樹。《管錐編》不僅為比較文學樹立了典範,其中所包含的深刻思想也為比較文學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其一是「一貫於萬殊」,其二是「打通」,「意在打通中外、古今,打破學科的界限,將文、史、哲等諸學科融會貫通,觀其同,存其異,闡發出不因時世而變遷,不因人種而歧出,不因學科而相背的人類共同的心理規律和情感運行規律」[10]。如果說錢鍾書的《管錐編》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結果,那麼1980年樂黛雲發表《尼采與中國現代文學》,就是有意識地運用比較文學的方法研究尼採在中國現代文學的傳播及文化變異,並且帶動了很多現代文學學者加入到比較文學陣營,發表了大量的中國現代文學與外國文學比較研究的論文,出版了《走向世界文學》的論文集。而盧康華、孫景堯的《比較文學導論》的出版成為比較文學的學科理論系統起步的標誌。    1985年10月,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討論會召開,標誌著中國比較文學研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在學會成立前後,上海外國語大學創辦了比較文學的公開刊物《中國比較文學》,在學會成立後便成為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的會刊。因此這次大會是中國比較文學學術成果的大檢閱,到會的近20位國外學者也表明了這是中國比較文學與國際學術界對話的開端。學會從誕生之初就已成為國際比較文學協會的團體會員,使中國比較文學學科性質一開始就具有了國際性特徵。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的成立又促動了比較文學研究與學科的迅猛發展,不僅出版了大量的專著、叢書、教材、譯文集和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還出版了第一部《中國比較文學年鑒》(楊周翰、樂黛雲主編),而且各省級的比較文學學會也如雨後春筍般成立。學術研究的洪流在呼喚學科的建立,自1993年以樂黛云為學科帶頭人為中國爭得第一個比較文學博士點,到現在已經有30多所高校擁有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博士學位授予權。此外,還有更多的高校同時在本科和碩士階段開設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方面的課程。中國比較文學一方面是國際比較文學的東方分支,另一方面又具有自己獨特的研究特徵與學科特徵。譬如國際比較文學界的「理論熱潮」,在貴陽召開的中國比較文學第三屆年會上就有所表現,後來的「後現代」、「後殖民」、「翻譯轉向」等前沿理論也在中國比較文學研究中打上深刻的烙印;但另一方面,中國比較文學從現代產生的那一天就是跨文化的,外來文化的衝擊與本土文化的反省使得中國比較文學從一開始就具有了類似20世紀90年代西方比較文學界「文化轉向」的內涵。深圳的第一屆比較文學年會就有從跨文化視角研究作家個案的論文,有人甚至提出中西比較文學在很大意義上就是中西比較文化。[11]在80年代末,樂黛雲主編的《中外文化比較叢書》七種開始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將比較文學拓展到比較文化領域,而北京大學的比較文學研究所也改名為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這使得中國比較文學的學科發展具有相當的獨特性,所以當西方人認為比較文學是一門外加的或多餘的學科甚至宣布學科死亡時,往往得不到中國比較文學學者的認同,因為對於中國的文學研究而言,跨文化的比較文學研究就是現代中國文學研究的存在本身。    21世紀的中國比較文學在西方宣布學科死亡之際,仍然生機勃勃。中國學者在國際比較文學界提出中國比較文學研究是比較文學發展史第三階段的觀點,並且結合中國比較文學教學實踐、積極探索全球化時代比較文學新觀念和新理論。樂黛雲說:「如果說比較文學發展的第一階段主要在法國,第二階段主要在美國,那麼,在全球化的今天,它已無可置疑地進入了發展的第三階段。這一階段比較文學的根本特徵是以維護和發揚多元文化為旨歸的:一是跨文化,二是文學研究。中國比較文學是繼法國、美國比較文學之後,在中國本土出現的、全球第三階段的比較文學的集中表現,它的歷史和現狀充分滿足了這兩個條件。」[12]中國比較文學在接受法國、美國等比較文學研究的營養之後,從東西方文化的對話與交流切入,使比較文學真正成為一門溝通東西方文學和文化的顯學。中國比較文學學者經過從20世紀到21世紀的研究探索,已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研究群落,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理論研究,比較詩學研究,中外文學關係研究,形象學研究,翻譯研究,文學與宗教以及文學人類學的跨學科研究,海外華人文學研究,國際中國學(漢學)研究,比較文學教學研究……這些不同的比較文學研究群落的成果在2008年北京舉辦的第九屆年會上得到了集中的展現。[13]很顯然,新世紀中國比較文學的蓬勃發展與不斷拓展,在比較文學學科呈現出「西方不亮東方亮」的特徵。    習題    一、什麼是比較文學?比較文學與民族文學、世界文學、總體文學的關係是什麼?    二、你如何看待比較文學的學派之爭?    三、在21世紀比較文學顯示了怎樣的發展態勢?    四、中國比較文學發展的普遍性與獨特性何在?    延伸閱讀    一、張隆溪編:《比較文學譯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82年。    二、張隆溪、溫儒敏編:《比較文學論文選》,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    三、達姆羅什、陳永國主編:《新方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讀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四、SusanBassnett:ComparativeLiterature:ACriticalIntroduction,BlackwellPublishers,1993.    五、《當代名家學術思想文庫:樂黛雲卷》,北方聯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萬卷出版公司,2010年。    六、愛克曼輯錄:《歌德談話錄》,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    [1]?樂黛云:《比較文學發展的第三階段》,《社會科學》,2005年第9期。    [2]?樂黛云:《1900—1910:中國比較文學的發端》,《東方叢刊》,2006年第4期。    [3]?同上。    [4]?同上。    [5]?詳見高旭東:《比較文學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第一章第二節《魯迅:中西比較文學的先驅》,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    [6]?周作人:《文學史上的俄國與中國》,《中國比較文學研究資料1919—1949》,1989年。    [7]?賈植芳:《中國比較文學的過去、現在與將來》,《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5期。    [8]?趙連元:《吳宓:中國比較文學之父》,《學習與探索》,1993年第3期。    [9]?賈植芳:《中國比較文學研究的過去、現在與前景》,《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5期。    [10]?張德勛:《〈管錐編〉與中國比較文學的興起》,《社會科學》,1992年第6期。    [11]?前者見凌宇為大會提供的論文《從中西與苗漢文化的撞擊看沈從文》,後者見高旭東為大會提供的論文《論中西比較文學》。    [12]?樂黛云:《比較文學發展的第三階段》,《社會科學》,2005年第9期。    [13]?高旭東主編:《多元文化互動中的文學對話》(上下冊),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來源:山東省威海市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新聞傳播學院精品課程  中國比較文學的現狀與未來     嚴紹    中國比較文學的研究,如果從學術層面上考察,那麼,自七十年  代後期以來的近四分之一的世紀中,可以說出現了三代主峰,以錢鍾  書、楊周翰、季羨林、范存忠、賈植芳、李賦寧、陳嘉、方重諸位先  生為代表,他們是經歷了「文革」之後推動中國比較文學復興的第一  代學者;以樂黛雲、錢中文、饒子、王智量、陳、徐京安、倪蕊  琴、廖鴻鈞諸位先生為代表他們是推進中國比較文學學術發展和繁榮  的第二代學者;目前,在跨入新世紀的前夕,中國比較文學的學術研  究,已經形成了第三代學者,他們中間已經出現了一批傑出的具有代  表性的學人。在幾代主峰之間,也都存在著許多過渡性的橋樑。前一  代主峰學者的學術與精神正是通過這些學術橋樑,轉達到了後一代的  主峰層面上,承前開後,把學術推向新的巔峰。    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的建立與發展,與中國比較  文學研究事業發展的軌道相一致。它的前身「比較文學研究中心」創  建於1981年,正是第一代學者們致力於復興中國比較文學學術的產物。  它被定著於北京大學,這正體現了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化與新學術發展  的基本脈絡。1985年,依據我國教育部的指示,北京大學把「比較文  學研究中心」改建為具有獨立建制的實體性的研究所,任命剛剛從美  國哈佛大學博士後畢業歸國的樂黛雲教授出任所長。不久,樂黛雲教  授當選為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的會長和國際比較文學學會的副會長。這  一系列的文化事態,便成為在八十年代中期中國比較文學研究的主峰  層面由第一代學者向第二代學者轉移的標誌。    自此以來的十五年間,中國比較文學的研究,不僅在國內學術界  而且在國際學術舞台上,取得了具有決定性意義的發展。第一,我國  大學中已經建立起了關於培養比較文學碩士→博士→博士後的完整的  學術學位體系,由我國培養的(主要是由北京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培  養的)比較文學碩士、博士和博士後專家,既在國內的學術界,而且  也在歐洲、北美、東亞和澳洲廣袤的學術領域內發揮著積極的學術作  用;第二,中國比較文學研究者們撰寫的學術著作,其研討的內容幾  乎涵蓋了比較文學學科的所有的層面,並已經突破了「法國學派」、  「美國學派」等的藩籬,顯示了以中國文化為教養的文化精神、文化  觀念和方法論特徵。中國學者已經開始具備了捕捉國際學術新趨勢、  回應各種學術文化新挑戰的能力。其研究著作,不僅進入了中國大學  的殿堂,而且已經在國際上被一些大學指定為「比較文學」和「比較  文化」課程的必讀參考書,並且在國際性出版物的有價值的評比中奪  得如「學術類金獎」等高層次獎項;第三,中國比較文學學者積極參  與國際比較文學界的幾乎所有的重大學術活動,並且成為其中重要的  組織者。在世界各處的關於「比較文學」研究和「比較文化」研究的  主要論壇上,中國學者的聲音已經是不可缺少的了,可以毫無愧色地  說,中國比較文學家不僅已經進入了與國際學術對話的行列,而且已  經成為構成國際比較文學研究事業的重要的組織力量和學術力量了。      以第二代主峰層面的學者為主體,中國比較文學界的學者們,竭  盡全力,在和諧合作的文化氛圍中,開鑿了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相互  理解的通道,創造了輝煌的業績。    目前,一批更加充滿學術生命力的、更加具有學術智慧的年輕的  學者,在世紀之交的時候,正在逐漸構成為比較文學研究的第三代主  峰層面。在「比較詩學」、「文類學」、「主題學」、「類型學」、  「形象學」、「譯介學」、「闡述學」以及「文學與藝術」、「文學  與宗教」、「文學與心理學」、「文學與歷史」、「文學與哲學」、  「文學與科學」,乃至「後現代理論」、「文化人類學」、「符號學」、  「女性主義」、「文化批評」等領域中,開拓進取,自成一家之言者  已為數不少。這是中國比較文學研究向21世紀的新時代所展現的學術  光彩。    對中國比較文學界來說,要保持並推進目前的學術勢頭,使第三  代學術峰面能夠創造比第二代時期更為輝煌的業績,最根本的應該在  於提升研究的理念。一個研究項目的完成,固然是對學術的一個貢獻,  但是,理念與思維的升華,將對學術的發展具有普遍性的意義。中國  比較文學界目前最重要的是,應該以相當的努力,確立以中國文化為  學術基本點的「話語」背景,構築能為國內外學術界大多數學者理解  的「文化語境」,推進理論研究與文本實證相互照應的多層面的原創  性思維。    中國的比較文學家,一般來說,都具備兩個國家以上的雙重或多  重的文化經驗,都具有雙語言或多語言的能力。這是開放的時代造就  的中國學者的學術優勢,當然這也是比較文學家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  養。無論在世界的什麼地方,無論以何種語言文字從事學術,中國比  較文學家都是從中國文化的母體中發育長大的,這一母體文化無疑應  當成為比較文學家學術話語的基本背景,成為構成他的「文化語境」  的基本材料。對於一個中國的比較文學家來說,中國文化是他的學術  生命的基礎,也是他之所以能夠立足於學術領域,特別是立足於國際  學術界的最深刻的根源。對於正在形成學術峰面的第三代的年輕學者  來說,當然應該更加充分地以必須的中國文化的養分自覺地來養育自  己,然後才可能生髮出對更加寬大的比較文學的研究。過去,有人譏  笑比較文學是「搞不了中國文學,也搞不了外國文學的人」創造出來  的「學術」。我想這種學術的悲哀是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再用來評價我  們新世紀的學者了。聽說有一位知名度不低的比較文學家在解析《庄  子》文中「嘗與女登高山,履危石」一句時,竟然把文中的「女」解  釋為「女子」,又把「危石」解釋為「危險的石頭」。像這樣的對中  國古典的茫然,怎麼能想像可以成為一個合格的比較文學研究者。新  世紀的中國比較文學家,他首先應該是一個中國文學(文化)研究家,  其次,他也應該是一個相對稱的外國文學(文化)研究家,立足於這  樣的學術教養之上的中國比較文學家,才可能真正創造出他的學術天  地來。    第三代學者面對學術文化的各種新課題,在確立自身學術理念的  過程中,不應該忽視了推進理論研究與文本實證相互照應的多層面的  原創性思維。中國比較文學研究,在觀念與方法等方面,已經在歐美  比較文學界的一些經典性規範的基礎上向前有了發展,一部分學者在  實踐中十分重視理論研究與文本實證的相互觀照,從而獲得豐富的原  創性思維,他們在國內外所獲得的學術聲譽,正是來源於此種研究的  成果;但是,中國比較文學界也確有一些研究,仍然處在被人譏諷的  「理論遊戲」和「文本拼盤」的狀態之中。有的研究者常常喜歡用一  些不得其解的學術術語鋪陳自己的論說,卻從來也未曾思考過,當然  也就未曾處理過構成自己理論框架的文學與文化運動的實際及其完整  的文本。有些理論論著看起來是十分的艱澀或時髦,但是,一旦被真  正解讀,其內容卻又顯得十分的蒼白和膚淺。其實,理論研究是智者  的事業,只有那些真正深刻地把握了文學特徵和文化運動的全貌,並  有能力把它們提升到理性思維的範疇內加以闡述的人,才有可能真正  從事比較文學的理論研究。那種不認識法文當然也就沒有讀過法文文  本的人,卻在那裡研究法國文化與中法關係,不認識德文當然也就沒  有讀過德文文本的人,卻在那裡闡發德國哲學與中德關係,有人介紹  某先生,說他只會說「你好,謝謝,再見」三句日本話,卻已經寫了  三部中日文化比較著作了,聽起來真是多少使人有些恐懼感了。一般  說來,一個從未做過文本解讀和詮釋的學者,一個從未從事過本研究  領域中基本材料整理的學者,他的原創性才思一定有限,況且,人們  也可以從根本上懷疑他的理論的有效性和正確性。回首文化史學上一  些理論家由於遠離文化實際而造成理論的枯寂,留給我們的深思將是  永久的。    另一方面,也有的學者常常喜歡把許多的未經篩選和提煉的「文  本」互相拼湊在一起,以得出「何其相似乃爾」為學術的滿足,我們  要十分地警惕比較文學研究中的這種「爬行的文本主義」,他們在淺  層次上拼湊文本,按兒童認字的方式來對照異同,從而進行所謂的  「影響研究」,把比較文學研究變成人人都可以來嘗一口的蛋糕。學  術研究需要靈魂,沒有足夠的理論裝備,沒有深刻的學術思維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沒有原創性思維的理性光芒,是做不了比較文學的。一個  文獻學家可以成為一個比較文學家,但是,文獻學家並不等於就是比  較文學家,他們的區別是很大的。何況事實上造就一個文獻學家已經  是非常不容易的了,至於隨便找幾個文本來對照對照,那怎麼可能就  構成比較文學的學術研究呢!新世紀的中國比較文學界拒絕此種學術  垃圾是理所當然的。    中國比較文學研究在向新世紀的發展中需要努力的層面雖然很多,  但是以科學的精神和務實的學風根除上述學術痼疾的各個側面,則無  疑具有根本性的意義。中國比較文學研究的第三代學者,在理性的反  省和科學的探索中,一定會真正成為中國文化通向世界,世界文化通  向中國的學術橋樑,從而獲得世界性的聲譽。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