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正哥,持續獲得關於中醫臨牀、養生、科普和教育的專業解讀。您得話只對了前面一半,後面的一半是錯的。

當歸為傘形科植物,根部入葯,主產於甘肅等地,是一種臨牀常用藥。當歸根略呈圓柱形,根上端稱「歸頭」,主根稱「歸身」或「寸身」。支根稱「歸尾」或「歸腿」,全體稱「全歸」。

當歸植物當歸根,注重區分當歸頭,當歸身,當歸尾

當歸統貨

當歸辛,甘,微苦,溫,具有養血補血,活血通經,潤腸通便的作用。用來治療血虛所致的頭暈,心悸,面色萎黃,肢體乏力,手心發熱,月經稀少,以及腸燥便祕,跌打外傷,痛經等。此外《神農本草經》記載當歸主「咳逆上氣」,因此還可以總以治療咳喘。

臨牀上常用的規格有全當歸,當歸身,當歸尾,相對來講當歸頭臨牀應用較少。全當歸既能補血,又可活血,統稱和血;當歸頭偏向於補血行血,當歸身補血,當歸尾破血。臨牀還有一種當歸規格叫做「油當歸」,潤腸通便效果更好,而且沒有當歸身那麼溫燥。


中醫院校教材,藥性賦和藥性四百味,對當歸功效的表述基本是,補血調經,活血止血,潤腸通便。師傅教徒弟基本也是,當歸頭,止血而上行;當歸身,養血而溫中;當歸尾,破血而下流。很少見醫書或師傅說,當歸全用則無用的說法。事實上現在的醫院中藥房,藥店很少把當歸分成頭,身,尾來賣的,但處方註明是歸尾的,一定要用歸尾,才能是活血的功效。中醫書籍汗牛充棟,中醫門派三教九流,恕我見識少,不能盡言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