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買房貴,買房難的今天,不僅僅是因爲房價漲了會有人鬧事兒,因爲房價跌了而去怒而砸售樓部也不在少數。但是,針對於房價相對於貨幣貶值的速度到底是高了還是低了我們暫且不管,先是馬雲放話“未來十年,房價如蔥”,後來恆大研究院的任澤平更是直接放話"未來10年一線城市房價將再漲一倍",那麼我們不針對個人,僅僅針對大衆對於房價的態度,又反映出了什麼問題呢?

現任恆大研究院院長一職的任澤平一直都是房地產領域的權威之一,尤其是對於數據的研判和加工。其觀點跟萬科的鬱亮有點相似,都認爲房地產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拐點逼近。

但是相對於鬱亮一邊高喊着活下去一邊揮舞着現金買買買,任澤平則對於宏觀研判做出了自己的預測,他認爲未來時間內一線沒有土地供應,二三線土地價格在漲,三四線沒有市場。所以在一二三線城市中,未來的房價將會繼續上漲,不到10年時間翻一倍問題不大。

而另一位則是北師大的教授董潘,他的言論基本上都是在說數據,比如他證明目前中國房價不高的主要論據就是:目前中國的商品房均價過高是因爲農村的房子價格沒有計算進去。

總而言之,也就是說如果算上農民自己的房子和城中村的小產權房的話,目前的樓市均價還能減去一半到三分之一。爲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他還利用反證說明:如果房價過高,那麼每年數以萬億記的房子都去了哪裏呢?

還有名下近百萬粉絲的房產投資專家歐神,對於房價高低也有自己的理解。比如說房價得高低問題本身就是個感受問題,那麼歐神就把房價的決定權交到了購房者手中:市場最真實的房價是由少數購房者決定的,高不高是他們說了算。

也就是說,因爲他買得起,所以房價不高。因爲你買不起,所以房價高低與你無關。這個邏輯知書看完也是一臉懵圈。因爲這個邏輯本身就是排除異己,你春節期間跑到火車車廂裏採訪今年能不能買到火車票回家,滿意度肯定滿分。

說實話,在基本面上,中國已經由以前需要依靠房地產行業解決人們的居住問題過渡到了如何保證房地產市場長期穩健發展的階段。戶均擁有住房超過1套,人均住房面積都超過了40平,如果還要繼續依靠房地產帶動經濟,那麼經濟的畸形發展不可避免。

未來房地產市場在知書看來,大多數城市穩中有跌,部分城市穩中略升纔是主要趨勢,只有這樣,我們的發展才能繼續,有限的稀缺資金才能流到實體經濟,畢竟,不管如何,房子迴歸居住屬性都是大勢所趨,你認爲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