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爺叔們對於上海話肯定是有感情的,咱從小講的就是上海閑話呀!不過,現在的情況已經發生了許多變化,小字輩們基本不講上海話,老輩們出去買東西、會朋友也不得不抄起來半生不熟的普通話...上海話正在退失是個事實。

最近網上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在6~20歲上海本土出生的人羣中,方言區「全面淪陷」!僅22.4%年輕人會講點上海話!

上海話為啥講的人越來越少?上海話值得保留嗎?我們熱愛上海話的退休族能做點什麼嗎?歡迎大家在文末留言發表看法~

上海話正在慢慢隱身中...

時代原因: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推普」是中國語言發展的基調。在普通話主導的社會語境中,方言的生存空間日漸狹窄。

人口流動原因:每年有大批外來人口湧入上海,各種文化包括語言在上海交融,無形中也抑制了方言傳播。

市場經濟發展原因:在市場交易過程中,語言被翻譯也是種成本,普通話對於統一市場來說,是種基本准入語言,更加流行。

家庭交流環境改變原因:當滬語不再是剛需,家庭成員間因各自所處的學校、單位環境越來越多用普通話,因此上海家庭中也普通話與上海話兼用。

普通話被視作正規官方語原因:許多社交場合以普通話為正規語言,為融合場合更易於交流,連阿姨媽媽們在外也盡量說普通話不說上海話了。

這事兒,網友們是這樣議論的~~

網友A:「你是上海人?普通話那麼標準,口音不像啊」。又有多少人知道普通話標準的代價是失去自己方言呢...

網友B:小學開始一直被要求普通話,生活環境除了家裡對外都是普通話,在外說上海話人家說你歧視外來朋友啊

網友C:在我們00後的一批裏,就只有兩個同學開玩笑吵架的時候才會用到上海話...想想也是神奇的事情~

網友D:一把年紀的我,還是學了點普通話,不然出去買東西、問路,說上海話對方聽不懂啊~

網友E:學校老師都是全國各地來的高材生,他們不學也不講,有的還排斥,所以咯…還好家裡孩子一直讓我帶,上海話沒落下~

網友F:作為一個老外,來了上海都想學兩句上海話,可上海人偏偏都在講普通話。

小知識

上海話不是土話

上海話是吳語的代表。南方雅言開始以吳語南京話為代表,吳語上海話、吳語揚州話曾是南方雅言的代表語言。

上海話不是小語種

上海話是大語種吳語的代表方言。吳語在世界語言中排名第十,在中國排名第二,使用人口至少9000萬+呢。

上海話十里不同音

上海經濟發達,人口流動頻繁,方言也發展變化快,上海話裏有寧波方言、蘇州方言、蘇北方言甚至還有一點淮南官話的影子,不同區縣的人說的上海話都有其特色,因此保留了很多上海優秀的文化。

上海話有點嗲

上海話有吳儂軟語之雅稱,特別是與北方話相比,北方話比較鏗鏘有力,自然上海話就顯得軟了不少,聽上去嗲嗲的。

上海閑話值得保留嗎?

當然值得!

社會學家們認為,方言不僅僅是交流工具,也是文化載體,一旦方言消失,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民間文化就無法依存,文化差異性和多樣性也會遭破壞,如果方言失傳,地域文化傳承、老地名、老辭彙、俚語等等都將失去生命力...

微信互動話題

傳承上海話,我們能做些什麼?

提示:到文末「寫留言」處提交您的評論吧。您的留言將有機會公佈在微信「精選留言」,或發表在《我們退休啦》報紙上哦!

資料來源:搜狐網、新華網、騰訊網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