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來住之後,有陽臺就會不斷種著花草,

踏進多肉就是一頭熱,市場正熱,不被這些訊息炸到也難,澆水三年功,我還真是第一次想要深入瞭解植物的需求。

 

養了銀杏、雞蛋花許多年,放在陽臺上不太澆水,不算長得漂亮,但也撐了下去。

多肉是近年顯學,因為多肉在臺灣高溫之下的休眠期,我認真地去鑽研了澆水三年功這句話背後的意思。不做以下這些筆記,我真的心裡會很癢!

 

徒長是枝葉要找尋陽光,紮根是根系順著水分一路向下長,

通風乾燥則是空氣的元素。先集中陽光、空氣、水三種生存元素,從中去聯想其中關連。(土壤介質先跳過,多肉在方面算是很簡單的,其他花草要催出不同色彩還要看酸鹼值呢)

 

多肉(景天科)於夜晚打開氣孔,因此相較於樹木花草,傍晚時分澆水是比較合宜的。或者是白天天未明氣溫不高的時候澆水。

這是配合多肉的光合作用,需要調整的給水步驟。

 

需要陽光長照是必須條件,只是陽光強度是否能照出漂亮品項,譬如百合科的玉露、壽、寶草,

鑑賞樂趣在於窗的通透明亮,曬得發紫發黑,也不影響其植株健康,不美觀而已。

要有漂亮的美肉,用遮光網做光線強度的調整。找到一個天公伯可以全畫面照顧的陽臺,也很重要。

 

就我自己養其他植物的經驗,很清楚知道休眠時期,落葉枯枝,那都是自然現象,不需給水,偶而想到還是會澆。

你一直在睡覺,是無法起身喝水的,我是用人類這種生物去推想的。

多肉葉片厚,夏天高溫多少會萎,休眠長得慢,給水要給多少?

夏季我還是會選擇在表土上面澆水,並且澆透。確定土都乾了(我用三吋盆,可以舉盆確認重量),再繼續澆水澆透。視植物是否休眠,調整給水頻率。

補充水分,莖葉不再乾癟,茁壯成長。根是植物生命之源,樹大則根深,根會探詢水源的方向往下長,也是保水性的指標,根扎越深越保水。(小時候大家都知道檳榔樹淺根與土石流的故事吧?)

只在表土澆一澆,根怎麼會順著地心引力往下長呢?當然要澆到透,讓根覺得水源一直朝下,紮根越深,保水性越好,之後就不會糾結為什麼多肉難養,只要入盆了,養看不見的根,遠比葉片美觀更重要。(講到這裡應該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有人用泡盆慢慢滲透底部土壤)(

養根還需要空氣的輔助,深入紮根是需要呼吸空氣的,切勿高濕度泡爛根部。

通風要確認花盆底部、介質土壤的疏水性,花盆是否擺得太過密集造成通風條件太差,根長得不好,植物當然就掛點了,不論花草樹木,最當紅的多肉都是一樣的道理。

 

看著葉片、花朵的生長狀況,解讀多肉帶來根部的訊息,多肉就成功了一半!(應該是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