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以古代"四大發明"聞名於世的中國,在改革開放40週年後,再次憑藉高鐵、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和共享單車"新四大發明",重新亮相世界舞臺中央,向世界遞出新名片。

中國零售業的發展,正從"追隨者"轉變爲"引領者"。"過去二三十年的時間,中國零售業經歷了西方國家兩三百年才能經歷的東西。"蘇寧易購副董事長孫爲民認爲,這使其成爲世界零售業裏面最精彩的一個行業。

"新一輪全球經濟浪潮是以新技術驅動的新消費經濟,必須通過以新能源、新通信和新交通物流技術爲推動力的經濟變革,實現經濟突破性增長",《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作者傑裏•裏夫金斷言,在這一輪浪潮中,中國在新經濟領域已經把美國甩在了身後。

中美零售業"冰火兩重天"

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零售業持續回暖,迎5年來首次雙增長。全國重點監測的2700家零售企業,從銷售規模增速到企業盈利能力實現雙增長--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分別增長8%和7.1%,比上年同期加快6.5和11個百分點。

然而,全球實體商業則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局面。美國零售行業中沃爾瑪、百思買等商業大鱷頻頻關店,據國外分析機構FGRT統計,2017年美國主要零售商已公佈的計劃關店總數達6985間,同比擴大229%。另據Business Insider分析,去年美國共有超8000間零售品牌門店結業,其中一半是因品牌破產或直接倒閉。

除了數字方面的直觀差異外,兩者在商業模式上的差距則更爲嚴重。

當前,美國零售業的發展還處於電子商務擠壓傳統零售的階段。而反觀中國零售業的發展,早已跳出傳統零售和電子商務二元對立的階段,無人便利店、無人貨架等新型的零售業態層出不窮,"智慧零售"、"新零售"、"無界零售"等新思潮爭相鬥豔,自動支付、圖像識別、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的新科技輪番襲來,中國零售業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中國零售業邁入"智慧零售"時代

零售業是一個既古老又年輕的行業。自19世紀中期以來,隨着工業革命的到來,尤其是中國的改革開放,我們看到,在技術的推動下,現代零售業經歷了實體連鎖零售、電子商務零售和智慧零售三大變革,而最新的智慧零售先發於當下的中國。

縱觀零售業的三次革命,實體零售時代最爲重大的變革是連鎖經營形態的出現,實體連鎖零售經營大規模引進了IT信息技術,奠定了現代零售的技術框架;在電子商務時代,計算機應用從Intranet到Internet,互聯網帶動了新的電子商務;緊接着,隨着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以"數字化和智能化"構造的智慧零售將重塑未來商業。

蘇寧提出"智慧零售"概念並最早做出理論突破的企業。所謂的智慧零售,就是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商品、物流、支付等零售要素的數字化,採購、銷售、服務等零售運營的智能化,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體驗爲用戶提供商品和服務。

今年年初閃耀美國CES的蘇寧無人店,能夠充分運用人臉識別和智能技術,實現"無停留、無感知"付款出店,購物者正常步行速度通過付款通道即可實現付款,蘇寧無人店不僅比亞馬遜的Amazon Go提前半年時間亮相,而且還實現了規模化的商用複製,成爲展示中國零售的樣本之一。

德勤中國消費品及零售行業領導合夥人張天兵認爲,與其他國家的零售商相比,中國零售商已經開始在發展數字化業務能力方面領先,以此來迎接中國獨特的數字化環境所帶來的各種挑戰與機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