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王嘉源╱綜合報導】

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成功連任,執政的「正義發展黨」(AKP)且一黨獨大,他集大權於一身的獨裁時代正式來臨,但恐怕只會加劇土耳其內部的社會撕裂。而在外交上,艾爾多安雖然使土耳其成為中東的重量級大國,近年來卻與歐美漸行漸遠,並開始靠攏俄羅斯,今後中東局勢也料將更形混亂。

現年64歲的艾爾多安,先是在24年前當上伊斯坦堡市長,一度因「發表煽動宗教仇恨言論」入獄,他2001年創建AKP,2年後成為總理並連任了3屆,復於2014年擔任總統至今。他執政期間遇上多場大型示威、恐攻事件,甚至是流血政變。在2016年流血政變後,艾爾多安便大力肅清反對派,趁機推行修憲公投,擴大總統權力。

執政15年來,艾爾多安歷經14場選戰,包括6次國會選舉、3次公投、3次地方選舉及2次總統選舉,幾乎場場皆勝。唯一一次失利是2015年6月的國會選舉,AKP得票率最高,卻首次失去多數黨地位;他於同年11月重新大選,讓AKP贏回多數黨地位。

支持者堅稱,艾爾多安執政的頭10年非常成功,讓土耳其保守的伊斯蘭教徒有機會發聲,促進經濟繁榮,並在國際舞臺上贏得尊敬。但近年來土耳其經濟已明顯下滑,社會分化日益嚴重。反對者還認為,艾爾多安野心勃勃,冀與「現代土耳其之父」凱末爾齊名,結果卻走向獨裁,並採取干涉主義的外交政策,例如出兵敘利亞。

《紐約時報》24日指出,在艾爾多安手上,土耳其變成中東的重量級大國,而今不但是敘利亞內戰的重要玩家,也是美國和北約組織不可忽視的盟友。不過,在2016年流產政變之後,土耳其與華府的關係日益惡化,和歐洲之間也為了難民問題鬧翻,轉而開始與俄羅斯合作。

如今連任,艾爾多安料持續走「疏美親俄」路線,包括打擊獲美方支持的敘北庫德族遊擊隊,加上土耳其與以色列關係亦敵亦友,勢將令中東局勢更混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