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財經銳眼

導讀:日前,王思聰的熊貓直播突然倒閉,引發外界一片嘩然。近日,上市公司熊貓金控也出事了,也是和直播有關。

儘管名字裏都帶著「熊貓」二字,但熊貓金控與熊貓直播一點兒關係也沒有,而是一家互金企業。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直播惹是非

近日,熊貓金控(600599.SH)公告稱,公司實控人趙衛平收到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原因是涉嫌泄露內幕信息

熊貓金控特意在公告中強調,立案調查是針對趙偉平個人,不涉及公司,不會對公司日常經營產生影響。

事情或許源於一場直播。2018年8月27日,在一場面向公眾的直播中,趙偉平坦白公司旗下P2P平臺熊貓金庫和銀湖網出現擠兌及逾期問題

趙偉平在直播中透露了熊貓金庫及銀湖網兌付危機的諸多細節,包括危機起因、解決方案、兌付期限等,明顯有悖於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相關規定。

趙偉平 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事後獲悉,這次兌付危機涉案金額56億元,牽涉4萬名投資者。在趙偉平直播過後,媒體相關報道鋪天蓋地而來,也引起監管層關注。

2018年8月31日,熊貓金控收到了上交所的監管函;同年9月21日,湖南證監局責令熊貓金控公開說明。

上交所表示,網貸中介是熊貓金控的主營業務之一,公司旗下P2P平臺熊貓金庫和銀湖網出現兌付危機,可能對公司持續經營與未來股價產生影響,相關信息應在證監會指定媒體進行披露

湖南證監局指出,趙偉平在直播中公開發表有關熊貓金庫擠兌的相關信息,引起市場關注和投資者質疑。熊貓金控在知悉P2P主營業務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未及時披露相關信息。

瀏陽花炮變身熊貓金控

熊貓金控前身是瀏陽花炮,公司位於世界著名的花炮之鄉湖南瀏陽,是煙花行業的龍頭企業。

瀏陽花炮 圖片來源:央廣網

2001年,瀏陽花炮登陸上交所,之後三年經歷了激烈的股權鬥爭,煙花主業日漸凋零,公司業績陷入虧損。

2003年6月,素有「煙花大王」之稱的趙偉平入主瀏陽花炮,成為上市公司新的實控人。

進入趙偉平時代的瀏陽花炮開始頻繁轉型,從「煙花」到「影視」再到「互聯網金融」,公司名稱也從「瀏陽花炮」到「熊貓煙花」再到「熊貓金控」。

在證監會立案調查前夕,熊貓金控正在嘗試從失敗的互聯網金融業務中抽身,進軍新能源領域,但轉型過程並不順利。

2018年9月,熊貓金控以5712.3萬元的價格,將P2P平臺熊貓金庫的運營主體公司70%股權賣給趙偉平,旨在將風險能力差的熊貓金庫剝離上市主體

2018年10月,熊貓金控一口氣賣出兩家子公司100%股權,分別作價2.1億元、1688萬元。

拿到錢的熊貓金控轉身開始買資產。2018年11月,熊貓金控擬以11.55億元現金收購新三板掛牌公司歐貝黎電力(836096.OC)55%的股權,藉機進軍新能源領域。

但是,消息發出後,熊貓金控遲遲沒有後續動作。2019年1月,在上交所的問詢下,熊貓金控宣佈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

從煙花到互聯網金融,熊貓金控業務轉型屢屢受挫。有網友調侃稱,熊貓金控這是從「噼裏啪啦」到「稀里嘩啦」。

資本市場的「慣犯」

在熊貓金控的轉型過程中,掌舵人趙偉平多次違反法律法規,被投資者稱為資本市場的「慣犯」。

2010年7月,湖南證監局對熊貓煙花進行了現場檢查,並責令公司就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其中之一是董事長長期缺席股東大會。從2007年至2010年7月,熊貓煙花召開16次股東大會,董事長趙偉平缺席14次

2011年6月,證監會發布行政處罰決定書。針對趙偉平在2006年當選瀏陽花炮董事後,未披露其中的一致行動關係,違規買賣公司股票。證監會對趙偉平給予警告並處罰款15萬元,責令返還短線交易獲利的370萬元

2018年3月24日,上交所對熊貓金控控股股東銀河灣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及其實控人趙偉平公開譴責。

此後,便是2018年7月,在熊貓金控未發公告的前提下,趙偉平通過網路直播披露旗下P2P平臺擠兌及逾期問題,引來上交所和湖南證監局的雙重監管。

業務轉型遇阻,內部管理失控,導致熊貓金控業績難看。2019年1月31日,熊貓金控發布2018年業績預虧公告,預計2018年度歸屬凈利潤虧損4116萬元-5763萬元,扣非凈利潤虧損3018萬元-4664萬元。

熊貓金控對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歸於兩點:

首先,受互金網貸平臺行業環境發生的重大變化影響,熊貓金控對期末應收服務費及債轉資金進行減值測試後,計提了大額壞賬準備;

其次,國內證券市場持續低迷,使報告期內熊貓金控證券投資出現較大持有損失。

互金行業大洗牌

熊貓金控將業績預虧的首要原因歸於行業環境發生重大變化,這就不得不說一下2018年的互金行業大洗牌。

毫無疑問,2018年是互金行業的監管大年。「合規」、「備案」是貫穿全年的主旋律,在最嚴監管之下,互金行業迎來史上最大的「爆雷潮」

2018年4月百億平臺善林金融爆雷,點燃了行業連環炸的導火索,唐小僧、聯璧金融、牛板金、投融家、錢爸爸、投之家接踵而至,市場的焦慮情緒被推向頂點。

善林金融被立案調查

據網貸之家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正常運營的網貸平臺數量下降至1021家,相比鼎盛時期近7000家的行業規模,剩餘數量不足兩成。

這還沒完,據融360分析師艾亞文分析,網貸行業的合規備案依舊是2019年的重點,預計最終能獲得備案的平臺不足200家

在互金行業「爆雷潮」之中,還夾雜著裁員潮、去金融化、股價腰斬潮等一系列巨變,互金行業已經從風光無限變成一地雞毛。

上市公司現狀

看到股價腰斬潮,難免讓人聯想到當年的互金公司海外上市潮。

2013年,宜人貸(YRD)赴美上市,此後信而富(XRF)、趣店(QD)、拍拍貸(PPDF)、和信貸(HX)相繼出海上市,掀起互金公司海外上市熱潮

那麼,這些出海上市的互進公司,現在怎麼樣了?

以最早上市的宜人貸為例,2017年至今,公司股價跌跌撞撞,已經從最高價53.22美元跌落至9.61美元,累計跌幅約82%

再看名噪一時的趣店,2017年10月18日,趣店赴美上市,上市首日開盤大漲43.13%,市值一舉沖高至110億美元。

2018年初,趣店CEO羅敏發文稱,未來趣店要成為一家市值1000億美元、擁有團隊超過10000人的公司。

羅敏言猶在耳,趣店卻一落千丈。團隊規模是否達標不知道,但趣店的最新市值僅剩17.3億美元,僅剩上市初期百億規模的一成多,更遑論千億市值的宏偉目標了!

結語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國外上市的互金公司日子難熬,國內轉型互金業務的熊貓金控也不好過,股價從最高點58.84元下跌至8.09元,累計跌幅約86%

賣出熊貓金庫後,熊貓金控又打起銀湖網的主意,想把銀湖網100%股權賣給實控人趙偉平

2019年2月12日,上交所下發問詢函,直指熊貓金控向實控人趙偉平出售銀湖網100%股權事項。

但是,把出現兌付危機的P2P平臺熊貓金庫和銀湖網全都賣出去,而且都賣給實控人趙偉平,熊貓金控就會好起來嗎?

另:長期堅持原創不容易,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好看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好看,以示鼓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