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副學位課程包括副學士及高級文憑,雖同是獨立資歷,但前者畢業生的職場認受性備受質疑。檢討自資專上教育專責小組在諮詢文件指,絕大部分持份者支持保留副學士,但建議重新定位為支援升讀「一般學位課程」,而高級文憑則是支援升讀「與職專教育相關的專門學位課程」,並研究擴大現時的「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畫」(SSSDP)資助範圍,涵蓋副學位課程。

二千年引進本港的副學士資歷,為未達標升讀學士學位課程的中學畢業生,提供升學銜接的「第二機會」,但多年來面對職場認受性不足的問題,在一五/一六學年僅三成半的資助副學士畢業生投身全職工作,自資副學士畢業生比例更僅百分之七。

專責小組指,持份者對應否保留副學士資歷意見不一,認同副學士資歷是「用作銜接學士學位課程的橋梁」,並協助學生增進語文等通用知識,而高級文憑則讓中學畢業生掌握職業知識或專業技能,認為有必要作更明確定位,讓兩者更明確區分。

小組建議,副學士應定位為支援升讀「一般學位課程」,而高級文憑則是支援升讀「與職專教育相關的專門學位課程」,兩者可用獨立資歷。同時建議政府研究改進副學位課程的結構,並考慮提供支援,包括擴大現時的「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畫」(SSSDP)資助範圍,涵蓋副學位課程,及考慮仿效自資學士課程做法,提供免入息審查學費資助。

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總幹事吳寶城指,報告建議與現狀分別不大,無助改善副學士課程質素。他認為,政府應透過修例,規管院校開辦副學士課程,「讓副學士課程集中於知識水平,而非職業導向。」他認同,高級文憑定位應更切合職業專才教育,「讓學生有一技傍身,未必畢業便銜接升學,更可累積工作經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