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比較正常的現象,我們的鸚鵡魚在養殖一段時間後,發現沒有剛買回來時候顏色鮮艷,這絕大多數和我們飼養的習慣息息相關。

我們在水族市場上看到很多鸚鵡魚的顏色及其鮮艷,比如最常見的血鸚鵡,顏色很顯眼,渾身的顏色是鮮紅色,也正是這個原因血鸚鵡比較受歡迎,大家也都是想要養殖比較鮮艷的血鸚鵡,鸚鵡魚中的品種很多,有的是紅色,有的是黃色,但是不可避免的是鸚鵡魚在一段時間後顏色會褪去,尤其是我們買回來一段時間後,鸚鵡魚的顏色會褪去的比價明顯,它們的顏色沒有在水族缸中那麼鮮艷。

這主要是兩種原因,一是在水族市場的鸚鵡魚的顏色要比實際上鸚鵡魚的顏色要深,我們在水族市場看到的鸚鵡魚的顏色沒有那麼深,因為商家在售賣鸚鵡魚的時候可能會對鸚鵡魚加一些顏色,或者一些其他東西,這些東西讓鸚鵡魚的顏色更加鮮艷;

二是也有可能我們日常飼養中存在一些問題,鸚鵡魚這種需要發色的魚在生長的不同階段需要一些營養豐富的飼料,飼養鸚鵡魚一定要注意餌料的多樣性,這樣的餵食習慣不僅利於發色,還利於鸚鵡魚增強體質,更利於後期鸚鵡魚的發育。

鸚鵡魚可以投喂人工顆粒飼料和薄片,日常的飼料可以需要經常更換,防止每日投喂的飼料單一,除了投喂一些人工飼料之外,我們還可以喂鸚鵡魚一些活體餌料。


血鸚鵡喜歡陰暗的環境,每天保證兩個小時的陽光就好,注意不是直射啊!其他時間最好保持昏暗的環境,深色魚缸背景,黑色最好。增色的人工飼料不能少,大拇指增色飼料就可以,便宜實惠,最好跟河蝦搭配著喂,一天一遍就行。另外一周換一次水,三分之一就好,當然是放過兩三天的水,溫度保持在二十八九度,還需要強大的過濾,因為血鸚鵡能吃能拉,最好是底濾,氧氣二十四小時開著,放個沙頭就可以了,血鸚鵡呼吸器官薄弱需要大氧。至於酸鹼度ph值一類的本人覺得不是太重要,因為高了低了的調節很麻煩,效果也不是那麼好,反正我五年的養魚經驗來講,個人所得不是太重要。我的魚沒測這些值養的也又大又紅。最後強調一下密度不要太大,八百得魚缸六條足以!

以上就是我養血鸚鵡的經驗所談,希望對各位魚友有所幫助!


主要是水質,飼料,燈光問題。俗話說養魚先養水,所以水質一定要好,特別是鸚鵡魚是慈鯛科,喜歡弱酸性性水質,所以過濾系統一定要好,可以加弱酸性濾材,比如火山石等。另,鸚鵡魚喜歡新水,所以養魚人一定要勤快,每周換水一到2次,每次換三分之一。

至於飼料,當然是含蝦紅素越多越好,每次少量多餐,吃不完的魚食儘快撈出,防止污染水質。有條件的同學可以喂鸚鵡魚南極蝦,凍乾的那種就可以,南極蝦蝦紅素含量號,變紅效果好,而且是天然的。

至於燈光,可以用紅燈管就可以,一天要開7/8個小時,防止鸚鵡魚受驚嚇,受驚嚇會變白,或者成「黑斑馬」,可以用報紙把魚缸遮蓋幾天,不見到人就好。

鸚鵡魚是最好養的熱帶魚,水溫至少25/6度以上,按照以上幾點都做到,慢慢就紅了。養魚,就是選擇一種慢生活,急不得,修鍊性情,又美好生活!


血鸚鵡我養了很久,確實養久了會有變白的情況,可能是幾個原因:

1,魚店裡的燈都帶顏色,很紅很紅,所以增色很多,你家裡的未必有那麼紅。

2,水溫稍低的時候魚容易變白,雖然也不會生病也活得挺好。

3,還沒有適應新環境,受驚等等,

4,鸚鵡魚變紅需要蝦紅素,也叫蝦青素,這東西很貴,而且在陽光下容易分解,魚店買的所謂增紅食料如果價錢很低肯定沒有多少蝦紅素,即使價格很貴,時間放久了也一樣會分解。尤其在鸚鵡魚幼崽變色的時候,我試過市面上賣的多種食料,都沒什麼明顯效果,後來沒辦法只能自己配料,足夠的蝦紅素喂下去,幾天就變紅,嚴重說明了成品食料裡面有多少蝦紅素。。。不僅如此,已經變紅的魚在成長過程中還需要進食蝦紅素,所以不是一次喂夠變紅就可以了。


說因為為什麼會白,先說鸚鵡怎麼樣會變紅。

首先,發色需要餵食發色的激素,也就是蝦紅素。不要聽到激素就認為有害,天然的河蝦和海蝦身上也有蝦紅素,只是現在也可以人工合成蝦紅素。

其次,鸚鵡要弱酸性的水質,加上30度的水溫,和比較高的溶氧,盡量在保證優良水質,過濾系統的前提下,滿足鸚鵡的水質條件,魚自然狀態就會好。

還有,鸚鵡性情膽小,勿驚嚇,驚嚇過度以後,魚會變白。所以,要有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但,魚缸內如果有造景和遮蔽物,鸚鵡反而會經常躲避,不如空缸飼養,更容易適應環境。

知道了怎麼讓鸚鵡變紅,相信規矩飼養,合理餵食,保持好水質,總有一天您的鸚鵡會變紅回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