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兆明、編修/李佩璇
拍攝/徐兆明

2016年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當中,愛倫‧麥克阿瑟(Ellen MacArthur)基金會發表了報告指出,如果人類不改變使用塑膠的習慣,到了2050年,全球海洋中的塑膠恐將會比魚多,減塑運動迫在眉睫,不是口號,更需要你我的行動力!

5月1日慈濟志工帶著由一千多個回收塑膠袋黏貼完成的「泡泡站」來到竹北中正國小,當日正逢中正國小108年度「舊愛新歡感恩園遊會」,正是使用泡泡站向家長與學子推廣減塑觀念的好時機。

來自於都市酵母及西班牙Basurama團隊泡泡站的構想,慈濟志工林家陞及團隊使用了一千多個回收塑膠袋黏貼成直徑八公尺、高四公尺,像包子般的泡泡球體,其實在2018年12月新竹靜思堂歲末祝福感恩會就已經登場過。也希望藉由吸睛的泡泡站進行減塑宣導、終結一次性塑膠垃圾的概念,讓減塑行動深植人心。

透過一張張的照片,林家陞向小朋友們解說陸地上垃圾對動物所造成的影響,更能清楚地看到「動物怎麼了」。鳥類信天翁因為無法辨別哪些不是食物,以至於吃了一堆塑膠物而死亡、海龜被漁網纏住…

種種畫面皆讓人怵目驚心。接著延伸到生活中「我們可以怎麼做」,如何做好回收分類、珍惜有限資源與利用、減少塑膠製品的使用、隨身帶五寶,才是真正的環保,呼籲大家一起落實在生活,從自身做起,愛惜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

根據行政院環保署統計,2018年全台合計拋棄30億支吸管,對於環境的影響甚鉅,今年7月1日起政府部門、學校、百貨公司業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內用不得提供一次性塑膠吸管,以直接喝(就口杯)的方式,或由紙、生物可分解塑膠、竹、不銹鋼、矽膠等做成的吸管替代,外帶杯則列為下一波的管制對象,希望能有效地達到減少塑膠垃圾的情形。

慈濟基金會表示,除了向大眾積極呼籲「清淨在源頭」的環保理念之外,更邀約大家一起以蔬食行動來愛護地球,而5月12日(日)母親節當天上午,新竹慈濟靜思堂將舉辦浴佛典禮,典禮後將舉行蔬食生活市集,設有各式健康蔬食攤位提供美味又健康的蔬食,當日泡泡站也會出現在靜思堂並開放入內體驗,歡迎大手牽小手一起來新竹靜思堂過母親節。

體驗完泡泡站,獲得一張「環保5R」小卡,希望能隨身攜帶時時提醒自己環保要落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