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辣犀利博辯宏偉——蘇洵《六國論》賞析

唐宋古文八大家中除蘇軾以外,還包括蘇軾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朱德同志游眉山三蘇公園的題詞說:「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對蘇軾父子的文學成就,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蘇洵(1009—1066),字明允,號老泉,二十七歲才開始發憤讀書。宋仁宗嘉祐年間,他得到歐陽修的推崇讚揚,而享有文名。他不滿當時的科舉「時文」,而精研孟子、韓愈等人的文章,專力從事古文的寫作。他從少年時代就喜歡遊歷祖國的名山大川,對社會現實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因而所作文章「不為空言,而期於有用」。他把自己比作漢代的政論家賈誼,不喜歡有人把他比作辭賦司馬相如。他的文集里所收的作品,主要的也就是政論文。這些政論文老辣犀利,簡勁有力,宏偉雄邁,奔驟馳騁,很有戰國時代縱橫家的風度。

蘇洵在嘉祐三年(1058)通過名重一時的歐陽修把他的《權書》、《衡論》等著作共二十來篇文章獻給宋仁宗,陳述他對於當前內政外交問題的意見。《權書》中有一篇《六國論》,評論六國的破滅,提出對敵鬥爭應該注意的問題,藉以批評北宋王朝屈辱求和的外交路線。這是蘇洵的著名散文。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

文章一開始,首先提出了六國破滅的原因。劈頭四句話「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作者就斬釘截鐵地給六國之所以滅亡定下結論。作者認為:六國之所以滅亡,不在於它們的武器不銳利,也不在於它們仗打得不好,而是在於他們一味地拿土地作為賄賂,向秦國乞求和平。「賂秦」就是賄賂秦國。這實際上是削弱自己力量,助長敵人的侵略野心,促使自己走向毀滅。所以作者接著申述說:「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然而事實上又並不是所有六國都向秦國奉獻土地,為什麼那些沒有「賂秦」的國家也破滅了呢?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作者故意這樣設問,然後又自己作了回答:「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因此,歸根結底,「賂秦」是莫大的致命傷。以上這些就是通篇的基本論點,突出強調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是從六國方面來說的。

接著作者再從「賂秦」的兩個方面來論述這種做法的後果。他指出:秦國由於接受賄賂所得到的土地,比它打勝仗所得到的土地要多出百倍,其他各國由於送賄賂而喪失的土地,比它們打敗仗喪失的土地也要多出百倍。那末,秦國所最歡迎而對其他國家所最不利的,當然就不在於作戰了。這裡的「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是側重照應開頭四句中的「非兵不利,戰不善」,是從另一個角度補充和闡發了「弊在賂秦」的論點。

在接下來的兩段文章里,作者又分別就「賂秦」的國家和不「賂秦」的國家,論述了它們各自滅亡的具體原因。

第二段的原文是: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復,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這段先論述「賂秦」的國家為什麼會滅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是說這些國家的前輩創業的很難;「子孫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是說這些國家的後代只顧眼前的暫時利益,輕易地把前輩辛勤創有的國土隨便割讓給秦國;「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是說秦國並不因為得到奉獻的土地而停止進攻。這就是第一段結尾所說的「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越向敵人屈服退讓,就越增加敵人的氣焰,敵人越得到好處,就越要加緊侵略。所謂「奉之彌繁,侵之愈急」。秦國的侵略慾望根本沒有止境,這是秦國侵略者不可改變的本質。諸侯各國奉獻土地一味妥協,只能激起它的更大的侵略野心。這裡,不需要通過作戰,就已經判別勝負了,至於諸侯各國的因之而破滅,那更是極其自然的事情。作者為了把「奉之彌繁,侵之愈急」的道理講得更為明白清楚,他引用了古人的一個譬喻:「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薪」就是木柴,這個譬喻非常準確地、形象地表明了賂秦的嚴重危害和根本的錯誤。這一段是進一步發揮第一段的「賂秦而力虧」一句,具體指的是韓國、魏國和楚國。這三個國家都緊靠秦國,當時秦國在軍事戰略上採取「遠交近攻」,也就是結交遠方的國家,進攻鄰近的國家的方針,因此它們直接受到秦國的威脅和侵略,並且首先以地「賂秦」,結果最早被秦國消滅。

再看第三段: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贏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而國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泊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己。

第三段是論述不「賂秦」的國家為什麼會滅亡。齊國距離秦國最遠,雖然不用向秦國奉獻土地,但是它仍舊不敢得罪秦國,對其他國家遭受秦國侵略,採取袖手旁觀的態度,等五國相繼敗亡,它自己也成了秦國吞併的對象。燕國、趙國「能守其士,義不賂秦」,敢於同秦國武力相抗,所以像燕國那樣小的國家儘管最後也失敗了,但是比韓、魏、楚等國家要破滅得稍晚一些;趙國在與秦國的五次戰爭當中還取得了三次勝利,以後又不斷給秦國以回擊.可惜燕國太子丹派遣荊軻西刺秦王,企圖通過個人謀殺來解救危難;趙國不信任自己的部將,中了秦國的反間計,殺掉了抗秦的重要支柱李牧,於是導致加速了自己的破滅。齊國不能援助其他五國,團結抗泰,燕國趙國不能堅持鬥爭,又處在秦國把各國「革滅殆盡」的時刻,因而得到和韓國,魏國和楚國同樣的結局。這段論述主要是進一步發揮第一段「不賂者以賂者喪」一句的意思。這一段的末了,作者總結六國的破滅,從反面推進一層,指出六國避免破滅的道路。

原文是: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這裡,「三國各愛其地」是指韓國、魏國和楚國不要拿國土去向秦國乞求「一夕安寢」,「齊人勿附於秦」是指齊國要附隨秦國而不去援助其他國家,「刺客不行」,是指燕國不要對秦國採用個人謀殺手段;「良將猶在」,是指趙國不要相信秦國的流言蜚語而殺掉自己的將領。這樣,恐怕就會出現另一種局面,未見得秦國必勝而六國必敗。文章在這裡筆鋒一轉,反跌得精神飽滿,把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道理說得更加透徹,更加具有說服力量。

文章的第四段是作者就以上的論述發表感慨。作者寫道: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這一段的頭幾句是一種設想,為六國籌劃怎樣對付秦國。上一段末尾的設想,是僅僅就六國改變它們各自的方針路線來立論,所以只說勝負存亡「或未易量」,沒有加以肯定。這裡則進一步指出必須發憤圖強,敢於鬥爭,並且團結一致,聯合抗秦。這樣,毫無疑問,秦國即使想要吞併六國,那恐怕也是咽不下喉嚨里去的,可惜六國沒有這樣做。它們在敵人強大的威勢面前屈服了,不敢鬥爭或者不能堅持鬥爭,最後全部破滅。這是一個慘痛的歷史教訓,也是後代當國者應該吸取的歷史經驗。作者最後說:「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不要在強大敵人的威力面前被嚇倒!這是一句意味深長、發人深省的至理名言。

文章的最後一段是作者繼續發表意猶未盡的感慨,原文是: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予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勢。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這一段感慨不同於前一段,前一段的感慨針對的是歷史,這一段的感慨針對的是現實。整篇《六國論》,應該說到前一段的就結束了。但是,作者決不是為評論歷史而評論歷史,他的文章的全部鋒芒幾乎無不處處對準現實。是想以古代社會治亂、國家興衰的歷史經驗教訓作為處理當前國家的重大問題的借鑒。文章只寫到前一段,顯然是不夠的,必須有這一段從古代歷史引渡到現實政治,才見出它的主題深刻意義。這一段完全說的是北宋王朝的對外政策:北宋王朝與六國諸侯的情況已經不一樣了。六國諸侯只是佔有局部地區,力量有限,而北宋王朝則佔有全國主要地區,力量遠遠超過六國諸侯。六國諸侯如果敢於同秦國鬥爭,還可以取得勝利,那麼,北宋王朝同樣敢於鬥爭,當然不成問題地更可以取得勝利。但是北宋王朝卻「以天下之大」向遼政權和西夏政權屈服,一味妥協退讓,不敢進行鬥爭,這就連六國也不如了。不用說,它最終也必然會得到六國破滅一樣的後果。這—段文章只有六句,作者用筆相當精練,內容高度概括,而且在議論中包含著極大的感情分量。話說得十分含蓄婉轉,同時問題又揭示得十分明確尖銳。從全文的布局來看,也收結得沉著有力。

蘇洵這篇文章探討六國破滅的原因,我們不能認為作者的意思是全面的。要對六國破滅作科學的歷史結論,我們還必須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具體深入的分析。但是,單就「賂秦」一點而論,我們又得承認蘇洵確實抓著了關於對敵鬥爭的重要問題,這些問題作為歷史經驗,直到今天還具有很大的現實教育意義。作者對問題的論述,也很費了一番匠心安排,我們從中可以學習和借鑒到論說文的寫法和技巧。

戰國當時的國與國之間的外交關係本來很紛繁複雜,但是作者只就對秦國的態度上,從六個國家當中區別出兩個類型,「賂秦」和「不賂秦」;三種情況:第一種是韓國、魏國和楚國「以地賂秦」,第二種是齊國附隨奉國,第三種是燕國和趙國「用武而不終」。三種情況中的第一種屬於「賂秦」一類,第二種和第三種屬於不「賂秦」一類。蘇洵首先把力量集中在「賂秦」問題上,為六國的破滅立論。因為這才是六國破滅的根本要害,不僅「賂秦」的韓、魏、楚三國因此喪亡,不僅幻想保持互不侵犯局面的齊國因此不能保全,而且,即使能夠跟秦國較量一下的燕國、趙國也因此失敗。寫文章就應該扣緊中心問題去發揮。重點擺對了,又要把它同別的部分聯結起來,看出它們的相互關係。所以作者集中論述了「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以後,進而又論述「不賂者以賂者喪」的道理。當然,態度、分寸是不同的。作者對賂秦的韓、魏、楚三國是根本否定,對依附秦國的齊國是嚴肅批判,而對「用武而不終」的燕、趙兩國是深切惋惜。這樣,文章就顯得分外有條理,有層次,暢達透闢,嚴密完整,使別人對自己的論點無可懷疑、無可駁斥。

另外,作者在進行評論的同時,又插入一些生動的敘述,引用一些形象的譬喻,例如「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又如「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再如「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整篇文章因此避免了枯燥呆板的毛病,使讀者感到搖曳多姿,興味無窮。既增加了文章的說服力,又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到了結尾,作者以感嘆方式歸到現實,行文略作回蕩,收束得意味含蓄不盡,而又極其蒼勁雄邁。所有這些都足以看出作者見識深遠,眼光犀利,議論精闢透徹,行文幹練老辣。前人評論蘇洵的文章「博辯宏偉」,或者說他的文章的奔騰上下、縱橫出入的氣勢有如江河決口,都確切說明了蘇洵散文的特色和成就。我們從這篇《六國論》里是不難體會到的。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