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業評論的陳雪頻在其微博中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
理由是:歐美人習慣於用照片展示自己,而中國人習慣於用語言去展示自己,就像簡訊業務在中國要比歐美髮達很多一樣。未來的微博有可能成為類似於Facebook一樣的平臺,它利用語言的粘性來匯聚人,在並在此基礎之上開發新的應用。


感覺開心和人人早就迷失在收小錢的道路上了。facebook也有落寞的時間,只是未到罷了。但是拿開心和人人比facebook,頗有濫竽充數之嫌。同意趙研部分觀點,目前還沒有真正的sns
中國目前沒有facebook。我們在這裡大談特談SNS,可是沒有人認真研究過最後一個S的service都有什麼形式。無論是人人還是開心,都沒有逃脫做流量+廣告+遊戲的模式。並且推廣遊戲的方式依然是簡單粗暴的誘騙性flash廣告。從商業模式和推廣策略方面都沒有絲毫的創新。這樣的網站,很難對行業的進步起到什麼推動作用。如果上市後再無作為,甚至會影響資本市場對中國互聯網的看法。中國互聯網能在一兩年之內將國外的新產品拿到國內,並靠著網民的基數獲得比母體更快的增長。但是在十年內甚至不能領會人家做事的思想。好比一個跑不快,跳不遠的人,換上再先進的跑鞋和運動衣,有再多人給你吶喊歡呼,也做不成一個好運動員。個人愚見,望各位指教。


不贊同。。。
之所以微博在中國十分流行,主要是因為它除了文字之外,還可以上傳圖片、視頻、音頻,這是 Twitter 所不具備的優勢,中國主流的微博相當於捆綁了 Twitter 和 Facebook 的綜合體。
我贊同這個觀點,SNS的核心理念是社會化媒體,媒體的自然屬性是互動傳播,而目前國內這塊做的真正可以的,是微薄
多年以後 這句話被驗證了


中國的 Facebook ,既不是人人和開心,也不是微博。人人和開心雖然跟facebook有相同的屬性,但是現在就已經呈現出一種出師未捷身先死局面,而微博跟sns根本就不是一種產品。說起來QQ空間和騰訊朋友更類似於facebook。
只想說:新浪還是看好微博這碗飯,SNS根本就不是您的菜!
中國的漢堡包不是漢堡包,而是肉夾饃
我倒認為微信會是中國的facebook,它的私密性和公開性做的很好,聊天界面極其方便,是一款很好的社交互動軟體。但是在傳送文件等工作需求方面還不是很好。
你要指鹿為馬 別人也攔不住你


人人完全抄襲了facebook。他不是facebook是啥,你們還想搞出點什麼概念?一個個瞪著眼說瞎話,產品經理就這點悟性?簡單問題複雜化,只是人人不是世界的產品而已,你們就看不起他,人家都完全抄襲了,你們還不承認人家像,非要扯到微博上,那微博是facebook?誰是twitter?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