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山海經》是誕生自春秋戰國時期的一本荒誕志怪地理奇書。該書的作者以及具體成書的年份均不詳,據現代學者考究,認定《山海經》至少由上千名文人作家,歷時數百年將流傳於民間的有關上古時期的神話傳說、遊記見聞彙編而成。長期以來,《山海經》給人感覺神幻色彩太重,裏邊的描述過於誇張,不能當爲研究歷史的文獻。不過,現代考古出土的大量遺址和文物,卻驚人的映射出了《山海經》中的描述,給人以“冥冥之中自有輪迴”之感!

上世紀20年代末,四川廣漢一個農民在鋤地時,無意中在鴨子河邊的河灘上挖出了一些玉器和青銅器,驚動了當地的文物所。考古隊前來勘探,斷定這下邊必定存在着一處大型的古老遺址,由於當時正值混亂的舊社會時期,考古隊得不到經費而導致挖掘工作作罷。爲防止盜墓賊闖來偷挖盜寶,憲兵將鴨子河畔一帶給圍起來加以保護。後來直到80年代初,國家開始重新重視人文歷史的研究,考古隊終於開始在此進行了大規模的開挖!

沒多久,一處震驚世界的上古遺址“三星堆”橫空出世,考古隊在約十二平方公里的廣袤遺址堆上,先後挖出了上萬件珍貴的青銅器、玉器、石器以及陶器等古文物,其中不少還是考古史上的孤品文物。

三星堆遺址是三千年到五千年生活在此的古蜀國文明城邦,這段時期正好是《山海經》裏記載的上古時代,正巧的是,三星堆出土了書中提到過的“神物”。大家最熟知的莫過於三星堆青銅大神樹,此樹在《山海經》中被稱作“扶桑神樹”,樹枝上停有一種名叫“金烏”的馱着太陽朝起夕落的神鳥,而出土的那顆青銅大神樹上同樣站着九隻面朝東方的太陽神鳥!除此之外,三星堆中還出土了《山海經》裏的一種聖獸!

《山海經》總共提到過四大聖獸,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書中對青龍的描繪尤爲傳神,“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東方有巨芒,鳥身人面,乘兩龍”;“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兩龍”。《山海經》認爲青龍代表東方的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和箕,這七宿組成的形狀就像極了一條龍。

三星堆遺址挖掘過程中,考古隊在二號祭祀坑內挖出了一堆青銅疙瘩,數了下有七段,是一件獸類青銅雕塑留下的。隨後,文物專家對這七段青銅疙瘩進行了修復,復原出來後,一尊在此前的所有考古挖掘中均未被發現過的青龍,生動傳神的出現在了大家眼前。該青龍兩爪緊抱器壁兩端,龍尾上卷,龍口大張、作嘯吼狀,翅膀更是呈刀狀,跟《山海經》裏描繪的聖獸青龍高度吻合。古蜀之地接連發現神似上古神話中的“神物”,在某種程度上無疑印證了《山海經》中所提到的東西,就是華夏古老文明的輪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