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正聲明:本文素材來自《世界史》一書,反對轉載,拒絕僞史,保證沒有任何政治聯想!

在這個世界上弱肉強食這個叢林原則一直沒有改變過,國家之間其實也是如此,在一二戰時弱小的國家總是會倒黴。不過只要能夠看清局勢的話,其實也能夠成爲最後贏家的,比如說意大利,它在一二戰的時候就是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笑到了最後。

意大利在歐洲的地位並不高,因爲有英國、法國、德國和俄羅斯排在它的前面,它壓根就沒辦法參與到歐洲的決策上。英法德俄在兩次的大戰當中都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現,可是意大利卻是一個聰明的配角,它比這四個國家更加的聰明。爲何這樣說呢?這是因爲那四個國家一直衝鋒在前,導致國力不斷的下降,犧牲也不斷的增加。

比如說當年輝煌一時的德國,在兩次大戰當中拋頭露面,結果最後連國土都丟掉了大半,如今的國防都是被美國給控制了。而英國和法國雖然是屬於戰勝國,不過也是犧牲掉了一部分利益換來的,算不上是真正的贏家。最後就是俄羅斯了,本來國家錢就不多,一打仗更窮了,現在的日子還是很勉強的支撐着。

而意大利呢?它在兩次大戰中都站在德國的陣營上,當時是想要賭一把,看下德國能否贏了戰爭。可是德國最後都失敗了,聰明的意大利在關鍵時刻直接拋棄了德國,轉陣到了勝利國那一方。如果當時沒有這樣做的話,意大利估計也慘了,割地賠款是少不了的。

意大利看清了當時的局勢,沒有做困獸之鬥,直接選擇了投降。不像二戰的日本一樣即使最後敗局已定,依然還在掙扎,結果被美國一個原子彈轟炸了才投降,這個巨大的犧牲如果及時投降的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所以從這點來看,意大利是很聰明的,它在戰後的發展也是相當的迅速,很快就成了發達國家,現在看到我國的發展速度,打算和我國合作。意大利如今的人均gdp達到了3.5萬美元以上,而且還有各種民生福利,可謂相當的不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