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中債登老大怎麼看債市去槓桿和12萬億代持 2016-12-27 金羊毛工作坊

中債登董事長水汝慶:債券市場體系內部整體槓桿水平不算高。自2010年以後,銀行間債市槓桿率整體是上升的趨勢。2015年末達到峯值,1.14倍,2016年趨於回落。目前市場整體槓桿已經下降了1.09%。

文章:中債登估算代持規模12萬億 建議改進回購交易

來源:財新網

作者:董兢

與銀行間市場整體規模相比,代持交易佔比相對較低,且對債券市場的整體槓桿率影響不大;建議用標準化的買斷式回購替代代持交易,有利於降低不履約的風險。

國海證券「蘿蔔章」違約事件,暴露了債券代持的風險。據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水汝慶認為,代持對債券市場的整體槓桿率影響並不大,但應改進買斷式回購,用標準化的買斷式回購替代代持。

債券市場的「代持」,實為場外非標準化的買斷式回購,是指兩個交易對手間私下達成協議,一方代替一方持有債券,到期後委託方回購債券;如果機構把債券長期委託他方代持,不斷滾動續作,期限長達數月甚至數年,業內就稱為「養券」。短期倒手,就叫「過券」。

由於代持協議為私下達成的交易,市場無法獲知其具體規模。水汝慶近日在2016中國債券論壇上估算,按照同券同量、先賣後買、相隔七天以上的標準測算,假設所有代持交易都沒有清算,敞口從年頭保持到年尾,現券交易規模80萬元、疑似代持交易量約佔同期現券交易的15%,代持敞口為12萬億元。

「與銀行間市場整體規模相比,代持交易佔比相對較低。」水汝慶表示,代持對債券市場的整體槓桿率影響並不大。目前中央結算公司債券的存量是43.4萬億元,待回購債券金額為3.6萬億元。如果不算12萬億元的代持規模,市場整體槓桿率為1.09倍;算上代持,市場整體槓桿率上升至1.56倍,代持使市場整體槓桿率增加0.47倍。

對於遊走在監管「灰色地帶」的代持業務,水汝慶建議應規範代持操作模式,改進買斷式回購,將回購期限從固定改為開放,讓回購雙方可以實現隨時了結,從而提高靈活性,更符合交易習慣。

相比於線下代持,銀行間市場的線上債券回購業務受到諸多約束。線上債券回購有兩種方式:質押式回購和買斷式回購。前者不能超過凈資本的80%,槓桿有上限;後者有額度限制(監管對桿槓率的要求是1.4倍),限制都太死。此外,買斷式回購期限單一、信息透明,讓交易雙方難以靈活協商、規避監管。這些都給代持業務盛行創造了空間。

「代持和買斷式回購效果相似,用標準化的買斷式回購替代代持交易,有利於降低不履約的風險。」水汝慶表示,由於買斷式回購協議趨向固定,且擔保機制自行約定,不能適應回購雙方的交易需求。

此外,對待債市槓桿問題,他認為還應該從宏觀層面加強流動性調節,針對多因素疊加導致的流動性趨緊,給予窗口指導;微觀層面,要增加控槓桿的內生化機制,明確風險策略和風險敞口措施;政策層面,應該整合債券託管業務,提供更有效的監測支持和信息支持。


相關閱讀

文章:中債登董事長:債券市場槓桿水平不算高,代持敞口融體有限

來源:人民幣交易與研究

作者:水汝慶(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謝謝殷老師,謝謝第一創業的朋友,給此機會就我們監測的一些情況談一些看法。大家也都知道,11月份以來,債券市場短期出現了較大的波動,債券收益率上行,發行人也對發行窗口進行了一些調整。

這次債市下跌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

一是週期性因素,經過近三年的牛市,市場也面臨著調整的需要。同時,又遇上年末流動性需求比較大,美聯儲的加息預期,強勢美元引發全球資本迴流美國。

二是去槓桿因素,市場已經感覺到政策的變化,主動在去槓桿。此外,就信用事件,加緊了市場緊張的預期。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不能因為短期局部的變化和個案來片面的誇大一些負面因素。

首先,從價格,短端利率方面,資金面臨預期較緊的情況下,貨幣市場的利率並沒有上漲,特別是存款類機構之間的核心利率保持了基本的穩定,長端利率方面,11月以來國內利率調整低於美國,美國國債利率回升了74個基點,最近市場利率也在回調。市場交易結算也是比較平穩。回顧當天的結算量,維持在兩萬億左右,這和2013年結算量明顯收縮也不相同。

在債市波動運行中,債市的槓桿問題引發關注。所謂債市槓桿,是指市場參與者、債券投資的總量相對自有資金投資放大的倍數。中央結算公司從債市內部,就是體系本身來監測,通常用託管量減掉代購回債券的量,這個指標不包括場外的槓桿,如同業拆借,同業理財和代持股的方式。

從我們監測的數據來看,債券市場槓桿的有效性和特點,

一是債券市場體系內部整體槓桿水平不算高。自2010年以後,銀行間債市槓桿率整體是上升的趨勢。2015年末達到峯值,1.14倍,2016年趨於回落。目前市場整體槓桿已經下降了1.09%。

二是季節週期性特徵比較明顯,每逢季末,3、6、9、12月份的時候槓桿會上升,這也和季末的考覈因素造成流動性管理的需求上升有關。

三是商業銀行保險公司是市場穩定的壓場石,槓桿率整體看銀行、保險這些機構,債券佔託管量近70%,商業銀行自營和保險的槓桿很大程度上成為市場穩定的壓場石,有助於市場化短期因素的擾動。

四是個別機構槓桿超前,證券公司,農村信用社和券商理財計劃的槓桿居前,目前分別為1.5、1.35、1.25,在槓桿率排名前100名的機構當中,非法人投資產品和證券公司數量最多,佔60%,近期市場交易結算失敗等筆數排前30位當中21家也是券商佔了70%。

五是代持交易規模的佔比也有限。所謂代持交易,是指交易雙方,通過口頭或者書面的協議,由代持一方為投資一方持有債券,比約定未來投資一方按確認的價格購回相關債券的交易行為。

交易的協議是私下達成的,投資一方保留了債券實質所有權相關的收益和風險,代持一方獲得了代持費,代持交易的路徑有三種,

一是擴大槓桿收益,代持交易的投資一方支付的本金是代持費,就可以完成成倍的槓桿投資。在市場看漲時擴大加強收益。

二是規避監管或者內部控制的一些限制,風控的一些限制,如回購規模的限制,資產負債比例,投資範圍限制等。

三是滿足關鍵時點指標,或者評議損益的波動。代持交易表現為債券買賣的兩筆交易,具體模式是投資一方先將現券賣給代持一方,代持結束後,投資一方再通過現券交易將債券以既定的價格從債市一方購回,兩次交易的差價就是代持費。

代持交易的業務模式與買斷的交易中有相似性,但是由於協議是私下的,市場也無法獲致具體規模。最近管理部門的領導也非常關心,一說大家代持規模有多大?要讓我說具體的數字,確實很難說出來。

但是,從一些情況上我們做了一些測算,與銀行間市場整體規模相比,代持交易佔比仍對較低,現在的日均結算量超過四萬億,現券交易佔15%。同券同量,先賣後買相隔七天以上的標準來測算,一是代持交易約佔同期現券交易的5%,按照這樣的比例來測算,假設所有的代持交易都沒有清算,敞口從年頭保持到年尾,按照現有80萬的現券的交易規模,我們看到代持的敞口匡算也就是12萬億元,市場存量從中央結算公司債券的存量是43.4萬億,代購回3.6萬億,槓桿率的計算達到1.56%。也就是代持將是市場整體增加槓桿面的0.47%,就是整體水平是有限的。

債券市場是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支持實體經濟和宏觀調控的重要功能,服務超過5000家企業發行人,在社會融資總量比例超過了15%。今年中央結算公司託管債券超過43萬億,在中央結算公司的發行平臺上,發行的債券超過13萬億,結算今年將超過一千萬億,總體看銀行間債券和交易、託管、結算正式有效的,市場均有很大的韌性和修復的能力。我們應該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模式自信,我們應該冷靜的應對,從宏觀層面加強預期疏導和預期管理,穩健的貨幣政策和靈活性的調整並不矛盾。

截止到12月20日,從中美3個月國債收益率對比來講,有必要通過短期流動性操作,窗口指導,預期引導這種綜合方式來疏導短期利率,近期央行持續操作,收效良好,預期也趨於平穩。 要增加控槓桿的內生化機制,加強內生要求,明確風險策略和風險敞口措施,建槓桿控制的要求,收益分配政策應反映風險調整的因素,銀行、保險,這類外部性較大,公共負債型的機構,槓桿率低一些,券商等槓桿率可以高一些,但要符合資本監管等審慎的要求,代客理財機構,應向投資人披露槓桿信息,以便充分識別和衡量風險,加強銀行委外投資的管理,按照監管要求準確、及時、完整的向理財信息登記系統登記相關信息。

從政策層面,應該整合債券的託管,提供更有效的監測支持和信息支持,債券託管結算系統反映最終的賬戶資金和債券的流動,是輔助監管決策的重要監測平臺,推動債市託管結算基礎設施,高效整合,可以更加客觀、全面、及時的反映債市的運行全貌,提高監管的有效性。

從操作層面,應該規範代持操作模式,代持和買斷式回購效果相似,用標準化的買斷式回購替代代持交易,有利於降低不履約的風險。

目前買斷式回購趨向固定,擔保機制還不能適應需要,應改進買斷式回購,將回購改為開放,從而提高靈活性,更符合交易的習慣。要運用成熟的管理機制,實現對違約的快速處置。中央結算公司完全可以支持,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