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Chrome 沒有出現之前,Firefox、IE、Opera、Safari 都有自己的瀏覽器內核(渲染引擎和 JavaScript 引擎),Chrome 出現以後,最開始使用了 Webkit 作為渲染引擎,推出了全新的 JavaScript 引擎 V8。後來 Chrome 重寫了 Webkit,改名為 Blink,並且將 Blink 和 V8 通過 Chromium 項目開源。

Chromium 的開源,的確對整個 Web 生態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在中國就有很多瀏覽器廠商直接基於 Chromium 進行開發。

瀏覽器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2013 年,Opera 宣佈將自己的瀏覽器引擎進行遷移,使用 WebKit 作為渲染引擎,使用 V8 作為 JavaScript 引擎。同時為 WebKit 項目和 Chromium 項目貢獻代碼。

這樣一來,具有獨立的瀏覽器引擎的瀏覽器廠商就少了一家,就只剩下微軟、Google、Apple、Mozilla。

去年,微軟發布安卓上的瀏覽器的時候,我就瞭解過,他們是基於 Chromium 開發的,當時也有一些言論表示他們是想以最快的速度進行開發,然後嘗試市場是否認可這款瀏覽器,而今天,據國外媒體報道,微軟正在做一件事情:他們正在基於 Chromium 構建一款新的瀏覽器,用以替換掉 Windows 10 上的 Edge(見下圖)。

外媒 Windows Central 報道,微軟正在打造一款基於谷歌 Chromium 引擎的瀏覽器,取代現有的 EdgeHTML 渲染引擎。這將導致網路瀏覽器更加兼容,減少維護工作量。消息稱,內部代號為 Anaheim 的瀏覽器將於 2019 年初開始進入 Insider 預覽通道,並將在 Windows 10 19H1 系統中完成,最終將完全取代 Edge 瀏覽器。

新聞鏈接:windowscentral.com/micr

如果真的如此,那麼除了 Google Chrome 擁有覆蓋多平臺的瀏覽器引擎之外,就只剩下 Mozilla Firefox 啦,因為 Safari 很多年前就已經不支持 Windows,專註於 Apple 自己的系統:MacOS、iOS、還有現在的 WatchOS 啦。

這消息一出,引發國內外很多公司的交流與討論,在推特上,我們看到一個 Apple Webkit 工程師發表了他對這條消息的感想:

Yet one less browser engine would be sad news for the Web :/

然而,少了一個瀏覽器引擎對 Web 來說是個悲傷的消息 :/

除了國外的工程師發表感想之外,其實國內的工程師也有同樣的擔憂和感想,國內著名的前端工程師 Hax 這樣說:

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

好文推薦:

V8引擎發布7.0正式版,支持WebAssembly線程預覽、優化數組排序演算法

「UC國際技術」致力於與你共享高質量的技術文章

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將文章分享給你的好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