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奶牛》雜誌第3期第76頁

曾慶巖 富源國際衡水牧場 技術場長

簡介:

曾慶巖,男,富源國際衡水牧場 技術場長。

2004.10-2012.09 福成一場 獸醫主管

2012.10-2013.12 富源衡水牧場 獸醫主管

2014.01-2014.08 富源宿遷牧場 獸醫主管

2014.09-2015.11 唐山嘉爍牧場 場長

2015.12至今 富源國際衡水牧場 技術場長

中國奶牛養殖業發展到現在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從最初的幾家國營牧場逐漸擴散到全國大量的散養奶農,從各家各戶分散飼養到奶牛養殖小區,從奶牛養殖小區到目前的規模化、集團化牧場養殖,中國奶牛養殖業經歷了許多風雨曲折和彎路,多年的摸爬滾打雖付出了艱辛的勞苦和高昂的學費,也從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養殖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可以說現在奶牛養殖業已經沒有太大的技術瓶頸,各大牧業集團都有非常完善的SOP流程,只要牧場的基礎建設沒有太大的缺陷,加上良好的飼養管理都能夠取得不錯的經營業績。在各個大型牧業設備先進、奶牛品質優良、操作流程完善,要想取得良好的效益靠的就是管理。

管理又分為多層等級的管理:高層制定戰略,中層制定戰術,基層落實執行。作為企業的中層管理者既要傳達高層的戰略意圖,又要帶領基層員工落實執行。中層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發揮的好是高層與基層之間的橋樑,發揮的不好是高層與基層之間的一堵牆。

基層員工中大多數是中規中矩的,有出類拔萃又責任心強的員工,也有經常釋放負能量影響工作氛圍的消極懶惰的員工。作為中層管理者的現場管理能力對企業的良好運轉顯得尤為重要。中層管理者的形象往往又影響著基層員工的積極性,中層說的直白一點就是帶著幹活的,但如果中層領導整天悠哉悠哉,員工肯定士氣低沉消極怠工。如果中層領導以身作則,相信一線員工也會士氣飽滿工作積極。

如果把企業比作是一輛汽車的話,那麼高層應該是方向盤和發動機,員工應該是底盤和輪胎,中層是什麼?中層是變速箱和潤滑油。方向盤發動機是企業發展的方向和動力,發動機需要底盤支撐否則它無處安放,強勁的動力如果沒有輪胎也無處釋放,變速箱就是連接發動機和輪胎的樞紐,沒有變速箱動力無法傳遞給輪胎,沒有潤滑油汽車不會良好運轉。那麼牧場的中層管理者需要做些什麼,才能把動力傳遞給員工,讓這輛汽車奔跑起來呢?筆者認為作為牧場的中層管理者至少具備以下幾項素質:

1

專業知識

奶牛場的管理是非常專業的管理,能否第一時間發現問題,並以最小的損失或不造成損失的範圍解決問題,是管理者需具備的專業素養的體現。所有的專業知識和工作流程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奶牛舒服。因為奶牛舒適了才會健康,才會高產,企業纔有效益。

一個每日在牛舍行走的管理人員必須要發現任何不利於奶牛不舒適的因素,我理解的舒適度不單單指的是臥牀、水槽或密度等常規的定義,而是每一個能夠讓牛接觸到的東西,這些所有的總體環境給她的感覺都應該是舒服的,包括趕牛時發出的音量,與她接觸時的力度,空氣的質量,環境的改變等等,總之衣食住行都應該是適合她的。

管理者應該在人類生活環境中的種種舒適的不舒適的感覺中,深切體會奶牛的生活環境是否給她帶去了不適。比如空氣質量,在你走進牛舍的時候你聞到的是新鮮的空氣還是刺鼻的異味,當你聞到難聞的味道時你有沒有想過這會給奶牛造成什麼影響?可能你在牛舍走一次短短几分或十幾分的時間沒有太大感覺,那你應該站在奶牛的處境思考這個問題,你可以試一下在這種環境中待上幾個小時,待上一天待上十天,你是什麼感覺,會不會生病?那麼,奶牛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待在這種環境中會不會生病,抵抗力再強也不能抵禦致病菌不斷的攻擊。

2

培養一支高效團隊

要想有好的業績必須要有高素質、高技術、高執行力、高凝聚力、高業績且永不言退的堅強團隊,現實中往往沒有這樣現成的團隊等著你去領導。

任何好的團隊能打仗的團隊都是一點一點磨鍊,一個一個培養出來的。作為中層管理者是帶兵上戰場的人,是深入一線工作的人,要想自己省心就必須強大你的下屬,你需要去「教」他,雖然自古中國就有「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說法,我感覺這是最大的謬論,一個渴望知識渴望提升的人,即使不從你這裡學到他想學到的東西,他也一定會從別的地方學到,所以一個管理者或師傅不要吝嗇自己的技能,大方的傳授給別人。任何被下屬或徒弟超越的人不是因為你教他的東西太多了,而是在別人學習的時候你沒有學習。

培養人一定要真誠,否則你永遠不會有好的團隊。

3

合理分工的能力

每個人都存在攀比心理,你比別人多幹一些心理不平衡,你比別人少幹一些心理竊喜,別人不平衡,這是一個在實際工作中每天都存在的現象,不要要求你的下屬有多高的奉獻精神,那是做不到,即使做到了有些員工也是不情願的,時間長了一些人一定會出現負性攀比問題,這樣對工作質量有嚴重影響,有可能出現大面積的消極怠工,也可能導致優秀的員工離職。那麼,管理者必須知道科學衡量員工的勞動量,要不偏不倚、分工合理、公平公正。

4

及時糾正錯誤的能力

合格的管理者需要具備員工捕捉錯誤行為的能力,能夠洞察漏洞和風險的存在。當你發現員工有錯誤行為的時候一定要告訴他並指導他改正,有些管理者可能礙於情面或某種關係不便指出員工的錯誤,這是很嚴重的,員工會默認為領導是允許他這種錯誤行為的,他會把這種行為繼續下去最後形成嚴重的後果。

5

責任意識

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是做不好管理者的,你如果想有更大的發展必須具備這項素質,這是給員工樹立形象最基本的素質,也是是打造個人品牌最有效的方法,更是帶領團隊最不可或缺的。這就要求管理者有責任意識,責任意識其實就是主人翁意識,不要把工作當成一般意義上的工作,而是要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去做,要以老闆的角度老闆的心態去對待你的工作,你就會發揮你最大的責任意識。

6

給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工作環境分為兩種,一種是員工所處的外在工作環境,但是這個受限於基礎設施的建設可能管理者在這方面能夠改變的不多。還有一種是員工的內心情感。在企業內部,每一名職工都擁有自己的情感世界,管理者只有深入瞭解、溝通和激發職工的內心情感,才能在管理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人說給我多少錢我都不幹了,也有人說不給我錢我也要跟著你幹。

造成這種兩極端化的現象,多數不是因為外在的工作環境惡劣,而都是因為工作的不開心,這種不開心往往都是直接領導帶給下屬的,隔著層級造成這種情況的現象不多。而作為中層管理者的言行和做事準則不恰當,有時會給員工造成很大的苦惱,可能他在乎的並不是一定要掙多少錢,而是要得到尊重和認可。作為一名管理者不要把任何一名員工邊緣化,否則他在這個環境中將無法立足,直至離開。給員工創造一種舒適的和諧的工作環境,對工作的執行推進有極大的幫助。

總結:任何企業的中層管理者都是極其重要的,可以說能夠決定著企業的成敗,中層管理者能力的體現就是執行力的體現。牧場的中層管理者更是如此,要想把牛養好必須在工作執行過程中一步一步做好,做好橋樑作用。

精彩回顧

●浩然繁殖團隊於旭河:現代中小型牧場繁殖配種誤區

●2017年養殖補貼新政策:偏向5類養殖補貼 奶牛最高170萬

●韓長賦:奶牛養殖已基本實現規模化、機械化和產業集中化

●優然牧業李冉:真空壓、擠奶時的脈動時相及奶襯口壓力對擠奶速度的影響

●宋慧亭:牧場如何在轉型升級中求生存?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