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這東西, 可能是天性吧..男生對它通常較不在意, 我身上的保單多是父母在我年紀小時投保的..我倒還沒有為自己買過保險,

但女生就不同..我老婆在她出社會開始賺錢後, 便會不斷審視自己的保障夠不夠, 自己找國泰的親友保投資型壽險, 意外險, 找朋友介紹南山保了終身醫療..

就這樣..她每年花在保險$39000(保障只有壽險250萬,住院和傷害醫療日額1000)...已經超過年收入的一定比例, 我覺得蠻多的了..

但是她還是會常常review自己.."醫療是不是不太夠..要不要加到2000", "結婚了..是不是應該要保婦嬰險呢"..

真是男女大不同阿...XD

她期待生活更有保障是沒錯..一昧的阻止也不是辦法...但是隱約就是覺得負擔太重了....

所以我只好花一點時間去研究一下這一塊..看是否有更經濟的方式可以獲得保障..

我覺得"保險騙騙騙"和"平民保險王"寫的很好..

讓我認識了所謂定期壽險與定期醫療險..這種觀念和旅行平安險很像的險種....

它們明顯的特點就是

1.你的保險費是無法回收的..

2.每年續保..但只保到一定年齡(75或80歲不等),沒有終身保障

3.相同保障,定期險的保費低很多很多

於是這樣有人產生一些疑問....

1.有人覺得不划算,錢拿不回來

保險是風險管理, 花一些小錢, 獲得大大的保障是最好的..就像旅平險, 幾百塊就會有千萬保障..但是你拿不回那幾百塊錢..

還本型真的可以不用考慮..保額20萬, 保費也將近20萬....6年後在每年領回那不痛不癢的1萬6...真的吐血..風險管理的意義蕩然無存..

南山還本型  

在我這個年紀..我覺得是負擔開始加重的時後...娶妻,生子,房貸..等...男生的擔子相對更重....荷包也相對緊縮..

負擔重..責任更重, 遇到困難時..保障必須要可以Cover費用...這樣纔有"買保險"的意義..叫做"以防萬一"...

定期險纔有小錢高保障效果... 

2.老了正是最需要醫療和壽險的時後

我現在覺得青壯年時期,尤其娶完老婆剛生完孩子時..纔是最需要保障的時後, 此時手頭存款不算太多, 負擔卻是最重的時後..

如遇變故或重大疾病, 經濟支柱發生問題, 又沒有足夠保障的話, 整個家庭生活會大大受影響..

反觀60,70歲以後,子女長大成人..自己的儲蓄投資應該也略有小成..此時經濟負擔不再那麼重..

如遇疾病變故...自己應該還能處理自己的費用, 畢竟太多也是留給子孫...不留其實也沒關係..XD

3.終身型只要繳20年..終身都有保障..比較划算

其實你可以算一下,這裡有複利計算機..http://www.hncb.com.tw/personal/c090102.shtml

舉個例子..

自己存  

保定期壽險,把省下的錢自己投資或儲蓄,在複利3%的效果下,20年後你存下的錢..也將近400萬..雖然較500萬少..

但重點這是現金..可以靈活運用...而不是像保險公司要有變故或期滿(100歲)才能拿的保險金

這樣何不自己存就好..為何要交給保險公司拿去炒房呢..XD

--

以上, 如果大家有風險管理的觀念, 小弟心得僅供參考...

如果和我一樣收入平平..但又想Control風險....那這樣選擇定期險CP值才高

如果目前的保險都是儲蓄用途,保障很低..那可以在思考看看..

如果覺得保險都是多花的....那我講的都是廢話..不值一曬..XD

 

平民保險王有另外提醒幾個觀念..是"意外險"和汽車的"第3責任險"..都是費用不高但是保障很高的險種..

1.產險公司意外險500萬+定期壽險500萬, 1000萬的保障, 家中經濟之柱者應該要有的保障..依序纔是配偶孩子

2.汽車第3責任險加保至1000萬, 行車如不小心造成他人傷害時, 可以較無後顧之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