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臺灣獼猴被列保育類動物已近三十年,歷經多年保育,獼猴族羣數量穩定成長,農委會日前召開「野生動物評估分類作業要點專家會議」,專家羣認為獼猴族羣已成長近三十萬隻,可將從保育類調降為一般動物。

檢視相片

▲臺灣獼猴(圖/翻攝自pixabay)

農委會表示,將針對保育類動物名單進行調整,但即使臺灣獼猴降為一般動物,還是受到動物保育法、國家公園、保護區等法律規範,除非受到生命危害、學術研究目的或是農作損害,否則任意獵捕將受到6至30萬罰鍰。

檢視相片

▲臺灣獼猴(圖/翻攝自wikimedia commons)

據瞭解,過去研究臺灣獼猴數量約十五萬到二十萬隻,現已超過二十五萬到三十萬隻,代表保育成果顯著,臺灣獼猴數量的確已增長到可調整為一般類野生動物。

但另一方面,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指出,全臺獼猴數量評估依據皆為農委會2000年所公佈的調查研究,但至今林務局並無更新、全面性的獼猴數量調查,因此目前有關獼猴數量的科學數據並不充分也不完整,若以此數據為依歸調降臺灣獼猴為一般野生動物,恐導致農民濫殺獼猴。

對於農作物猴害,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表示,雖然農民未來可用農作損害的原因殺死獼猴,但首要解決方法還是林務局必須清查土地所有權和非法林地佔用,才能確實保障農民和野生動物的權益,不應只考慮農業產值,而是農作土地是否合理合法的使用。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太魯閣邀三代同遊 山水紋石間探生態
太魯閣獼猴抓狂!女遭追趕慘摔30階
泰國猴災難解 政府擬移送小島放養
野放獼猴保果樹? 學者:非長久之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