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為什麼我當初能獲得軟銀的2000萬投資 新聞 第1張

提及馬雲今天的成功,很多人都會想起他和軟銀的聯姻傳奇。多年前,軟銀的孫正義給馬雲投資了 2000 萬美元,馬雲的阿里巴巴才崛地而起,最終成就了今天的阿里帝國。

一,500 萬美金,換走了阿里 50% 的股份

其實,阿里最早的投資方不是軟銀,而是高盛。那時,高盛證券的合夥人林夏如也曾投資過阿里。

1999 年 3 月,馬雲就開始創業了,那時馬雲的網站還叫做“中國黃頁”。當時,馬雲在北京尋求投資卻失望而歸,急需一筆投資擴大企業的規模。

林夏如當時正擔任高盛集團私募部門亞洲區的主管,她從朋友那裡聽說了馬雲後,就對他的企業產生了很大的興趣。而這位朋友,就是後來的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當時的蔡崇信放棄了 70 萬美元的年薪,剛剛加入馬雲的阿里巴巴——而當時的馬雲每個月只能給他 500 元。

1999 年 10 月,在林夏如的對接下,高盛聯合富達投資等首輪投資阿里巴巴 500 萬美元。正是這 500 萬美元幫助馬雲撐過了創業初期最艱難的時光。

那時,阿里巴巴還只是家剛剛創立的小企業,與久負盛名的高盛自然無法相提並論。本來,馬雲打算以 500 萬美元的價格出售阿里巴巴 10% 的股份,但談判的結果是,高盛以 500 萬美元獲得阿里巴巴 50% 的股份。幾年後,林夏如離開高盛,高盛也決定以 7 倍於買入價的價格出售全部股份。

馬雲:為什麼我當初能獲得軟銀的2000萬投資 新聞 第2張二,6 分鐘談判拿到 4000 萬,馬雲卻後悔了

1999 年 10 月,馬雲收到了資深分析師古塔的一封電子郵件,說有一個人對他的阿里巴巴很感興趣,建議馬雲去見見。當時馬雲剛拿到高盛的 500 萬美金投資,正忙於阿里巴巴的建設,便忽略了這封郵件。幾天後古塔又打電話催促馬雲,並強調說這個人對阿里巴巴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讓馬雲必須重視起來。在他的多次要求下,馬雲最終決定去北京見一見這個神祕人物。

到北京後,馬雲才知道,這個神祕人物就是孫正義。在此之前,孫正義已經投資了新浪、網易等互聯網公司,並獲得了可觀的回報。

其實,在高盛投資後,馬雲的手中並不缺錢,對融資也沒有特別急切的需求。所以馬雲見到孫正義的時候,他並沒融資的想法,而只是向孫正義介紹,他未來想做什麼。但在馬雲與孫正義談了 6 分鐘對互聯網的理解和中國電商的情景後,孫正義就決定向阿里巴巴投資 4000 萬美元,但是他要求佔有公司49% 的股份。

很快,孫正義的團隊就隨馬雲一同回到了杭州。20 天後,馬雲受孫正義的邀請,動身前往日本與孫正義面談投資事宜。

馬雲和孫正義第二次見面,他提出了三個條件:一是阿里巴巴只接受軟銀一家投資,不希望其他投資人進來;二是軟銀必須以阿里巴巴未來的發展為重心,不能只看眼前利益,不要對阿里巴巴的經營產生過多幹擾;三是請孫正義擔任阿里巴巴的董事。最終,孫正義決定投資 3000 萬美元,佔阿里巴巴 30% 的股份,並拒絕了擔任董事的要求,只同意擔任阿里巴巴的顧問。

可是回到杭州後,馬雲立刻就後悔了:自己並不需要那麼多錢,而軟銀持股比重又太大,這會造成管理層的話語權被稀釋。於是,他馬上要求與軟銀重新談判。最終,孫正義將投資額度降低到 2000 萬美元,做出了最大限度的讓步。

在這 2000 萬美元的支持下,馬雲成功地挺過了後來的互聯網寒冬,並逐步成長為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零售商。

對於融資,馬雲總能保持清醒的頭腦:“永遠不要讓資本說話,讓資本賺錢。讓資本說話的企業家不會有出息,最重要的是你讓資本賺錢,讓股東賺錢。如果有一天你拿到很多錢,你堅持今天的原則,做你認為可以賺錢的事,我相信有一天資本一定會聽你的。”

而剛剛起步的阿里巴巴,之所以能夠在 6 分鐘內就讓孫正義決定投資,並不斷地進行讓步的原因,一是孫正義看中了馬雲身上的企業家特質,覺得他是一個瘋狂的人,肯定能做出一番事業;二是當時的馬雲因為有高盛投資的 500 萬,所以心態十分放鬆,交流起來也十分自如。

能夠完美地表現自己的特質和企業的未來規劃,是馬雲“一步登天”的最重要原因。

馬雲:為什麼我當初能獲得軟銀的2000萬投資 新聞 第3張

作者簡介:先後就職於多家期貨、證券、基金公司,歷任行業研究員、首席分析師、總經理等職務。從業十九載,以出眾的預判與精準的把握在業內贏得了口碑,曾創造出連續七年業績倍增的好成績。現為中金能投基金董事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