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和處置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處置是指把放射性廢物與人類生活社區隔絕開,保證進入環境的放射性不超標,說白了就是埋起來,埋得遠遠的,深深的

處理是指對廢物採取一些物理/化學措施,以達到向自然環境排放的限值標準。

一、放射性廢物處置

極低水平放射性廢物:雖說是極低水平,但也高於解控水平,不能肆意排放。核電廠退役產生的放廢中,極低水平放廢佔了一半,這部分廢物處理方法簡單,只要簡單包裝簡單填埋就可以了,處置成本也很低。

中低水平放射性廢物:處理方式就是"埋!埋!埋!",一般包容隔離300年以上就能達到安全水平。埋也不需要很深,人工挖設的混凝土壕溝、地窖、井穴就可以,或者找個天然巖洞,埋到幾米至幾十米深即可。也有國家利用廢棄的礦井,來處置中低水平放廢,這時要注意礦井的水文地質情況,避免污染地下水。值得指出的是,有部分中低水平放廢含長壽命核素,這時應埋得更深些,百米左右。

高放廢物和α放射性廢物:這部分是最難搞定的,處理方式是「深埋!深埋!深埋!」。必須縱深防禦,掘地百米,隔絕萬年。目前只有美國建了一座設施,名叫WIPP(Waste Isolation Pilot Plant,廢物隔離驗證設施)。

二、放射性廢物處理

三個基本目標:減容,除放,改成分。

減容:減少廢物的體積,降低儲存、運輸、處置的費用。除放:去除放射性核素,降低放射性總量和活度。改成分:回收復用。

三種處理對象:放射性廢氣、廢液、廢固

  1. 廢氣

  • 高放含氫廢氣:用儲存衰變法處理,主要問題是氫氣易燃易爆,比較危險。方法有:①壓縮機加壓儲存:這是最傳統的辦法,壓縮儲存60天左右,等把氪、氙衰變得比較充分,再用過濾器凈化。②用活性炭,選擇性吸附氪、氙,滯留衰變,氫、氮則直接排放;③氫氧複合,生成水,可減少氫氣排放量,提高可靠性。

  • 低放含氧廢氣:通過HEPA和活性炭處理,和家用空氣凈化器原理差不多。

2. 廢液

分類:按照來源不同,可分為工藝排水,化學排水,地面排水,服務排水等。各類排水放射性濃度、pH、含鹽量等參數差異較大,因此要分類管理,分類處置。

處理方法:

  • 沉澱-過濾

  • 蒸發
  • 離子交換
  • 儲存衰變
  • 膜技術:反滲透、超濾、微濾、納濾

3. 廢固

幹廢物
  • 焚燒:焚燒減容效果好,甚至能減到百分之一。但缺點是成本高。
  • 壓實:壓頭壓力都是幾十噸、上百噸,或者上千噸的大傢伙,能將廢固連同金屬桶一起壓扁。缺點是減容效果一般,最多能壓到十分之一,但成本比較低,因此用得也比較普遍。
  • 去污:去污之後就可以當非放射性廢物處理了。
  • 固定:不同於固化,固定是把指廢物裝在鋼桶、鋼箱內,塞得滿滿的,再灌一些水泥砂漿固定起來。

濕廢物

  • 固化:這招主要針對濕廢物,以及幹廢物焚燒後生成的灰。有各種固化方法,如水泥固化、瀝青固化、塑料固化、玻璃固化,目前最常用的是水泥固化。目標是把零散的固體廢物加工成緻密堅實的整體,要求抗浸出(一遇水就化掉可不行)、耐壓、耐熱

    歡迎掃碼關注!貼心的科技圖書出版服務等著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